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初,中央办公厅考虑到毛主席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吃饭咀嚼很慢。这时毛主席已搬到中南海游泳池住,烧饭的地方离主席用餐的地方有一段距离,所以想为毛主席制作一批质量好既能保温又能防尘的餐具。所以汪东兴打电话给江西省委书记黄知真,将任务下达给景德镇。江西省将此作为一号任务,取代号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中华北路六广门西南侧有一座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毛光翔的官邸,老贵阳人习惯称为“毛公馆”,建于1926年至1930年期间。当时效仿欧式建筑风格,却又保留中式土木建筑的传统,是中欧式建筑结合的公馆。有主楼、跨楼和厢楼,主楼为三层,跨楼和厢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宽走廊、深屋檐、  相似文献   

3.
1949年,我在中共中央社会部便衣保卫队工作,这支部队直接受李克农部长领导,队长高富有,指导员焦万有,副指导员沈平。按照李克农部长指示,我们队负责中共中央驻地香山至西直门公路沿线的便衣警卫工作。队部住颐和园内的东七所,颐和园内的保卫工作也归我们队负责。高富有队长还兼顾和园管理处主任。柳亚子先生是1949年3月底由六国饭店搬进颐和园住的,他的生活管理和警卫工作全归我们便衣队管,因此,我亲眼目睹了柳亚子先生发牢骚、打门卫、骂哨兵和打管理员,周恩来副主席对柳亚子先生的批评及田家英  相似文献   

4.
那是20年前的一个下午,两个30出头的年轻人来到北京海淀区的木樨地,他们在一幢楼里好一番折腾,终于打听到某个人住的单元。敲门,却没有人应。隔壁单元的人说,他们要找的人外出了。于是他们下了楼,坐在摩托车上等。  相似文献   

5.
马腾飞  苏雅 《神州》2020,(4):51-51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的历史中闪烁着光芒。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就位于郑州。本文对隋唐大运河惠济桥段周边艺术文化展开分析,并探究后期艺术文化开发的方法及重点,为惠济桥艺术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花桥随感     
花桥——多么美丽的地名。 我便住在花桥。 至今,我未探讨这地名的由来。想必是因为过去这里是个有花有桥的处所。解放前,这里是富人所占有的别墅区——至今,在解放公园路与建设大道的交汇处,在惠济二路口,还留存着几幢式样各异的别墅,没有资力财力,是建不起来的。我也不清楚过去住的是些什么人,仅知道,解放后,就收归国有,住进了一些市级领导干部,而残破后,随着人事变迁,渐渐成了大杂院了。  相似文献   

7.
1965年2月11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对外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之后此人担任苏联克格勃主席)一行,这是毛泽东自赫鲁晓夫1959年10月访问中国以来,与苏联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也是最后一次。此后,中苏关系越来越紧张,毛泽东再也没有会见过苏共领导。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离开我们整整27年了,27年来,我丝毫没有减弱对伟大领袖的深切怀念之情。1959年12月26日,毛主席66岁生日那一天,我在杭州有幸第一次给主席理发,主席对我还比较满意,就把我带往北京。先是做主席的理发员,很快又当卫士,负责主席生活管理的工作。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我在主席身边工作了17个春秋。与主席朝夕相处17年,要讲的事真是几天几夜也诉不尽。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9.
“水静,这几天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得搬搬家了。” 尚奎对我说,“要抓紧时间,国庆节前一定要把房子腾出来。” “好好的搬什么家嘛。”我说,“要搬,等秋凉以后再搬也下迟呀。” “朱老总要在南昌住一段时间,我想,住我们这幢房子比较合适。”他解释说。 听说是腾给朱老总住,我立时就高兴起来。要知道,对这位名震中外的总司令,我还不曾见过哩。 朱老总是解放后最早来南昌的中央领导人。当时,滨江招待所还没有修缮好,江西宾馆也还没有动工,的确很难找到一幢适合他住的房子。我们住的原是曾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公馆,房子一般,只是院子…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雪峨,父母早双亡,孤苦又伶仃。山上黄连苦,没有雪峨苦,缺吃又少穿,住的是草屋。展翅往下飞,母雀抓去了,卿卿叫声悲。小雀肚子饿,乱叫又乱飞,失去父和母,雪峨也心悲。雀儿虽是鸟,知恩要报答。明天去赶街,二两猪油买,一天买二两,要买一个月。买来拿给我,自有巧安排。”家中没有田,家中没有地,天天去砍柴,买点盐和米。一天不卖柴,就要饿肚皮,不管睛和雨,终年无休息。小雀光溜溜,拿回家中养,棉絮撕一蛇,给它做雀窝。雪峨砍柴卖,勒紧裤腰带。买点豆腐渣,带回喂小雀。天亮太阳出,雪峨去砍柴。柴挑街上卖,猪油买回来。一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11.
掌楼的故事     
在峰峦连绵、景色秀丽的拉祜山寨,布满了幢幢楼房。这种别具一格的楼房就是拉祜族传统的住宅——掌楼。拉祜人为什么住掌楼呢? 很古很古的时候,拉祜人住的房子很简陋,有很多人还住在山洞。那时,拉祜族有一个名叫扎母的青年猎人,长得老熊般腰圆背阔,白鹇样脸红肤白;站着,象棵生气勃勃的大麻栗树;蹲着,酷似一尊威风凛凛的石雕雄狮。他撵山时,跑得好似刮风一样轻快,一天到晚也不疲乏;他射弩时,箭象长眼睛一般,几乎箭箭都中要害。他有扎努扎别一样的刚强性格;也有孝子扎莫一样  相似文献   

12.
正坐落在河西路西侧中段偏北的位置,前后两栋都是3层楼房,坐西朝东,除了隔壁的市委宿舍,它们是这条街最高的建筑;前一栋楼当街,一楼是粮店,23号这个门牌,包括了粮店和前后两栋楼,于是,河西路粮店几乎成了这两栋楼的代名词。住这儿的人在告诉别人自己的地址时,大都说:我住粮店后面。这就是河西路23号。  相似文献   

13.
树之疡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4):170-171
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要细细聆听,就会感觉,树们很烦躁,很不安.我家楼下的那棵柏树,我确实不知它来自何处,但能体会它深深的无奈.我住五楼.一楼的前面有一个小环岛.小环岛上有一棵树.这是一棵树龄大约有几十年的樟树.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但肯定不是从苗圃来.它独自在承担风雨.这是一棵很孤独的树.  相似文献   

14.
(2 0 0 0年 11月 2 1日 )  昨天李兆焯主席作了一个非常深刻的 ,政策性、理论性都很强的报告。蓝日基馆长对我们地方志工作做了全面总结 ,也对第二届修志工作做了部署。高德同志也代表中指组做了指示。刚才徐爱俐部长又在修志、用志和队伍建设方面作了指示 ,留给我的余地就没有多少好讲的了。但是 ,我跟大家一起走了一段修志的路 ,现在 ,我还是在通志馆 ,我的工资还是在通志馆领的 ,与修志还有一段因缘吧 ,讲点感想 ,就一些具体操作上的问题 ,提出来同大家共同研究。一个问题是加强社会人文内容的记述 ,增加志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5.
北京四周和西郊的几处营房,现在有的还有遗址。特别是西郊的外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三处营房修得十分坚固。外面有高大的红色围墙,四面分设四座营门。营内有十字形的宽街。在十字形的宽街的两侧,兵房栉比,一排一排的,都有院子。各级军官的房舍比兵房要大一些,好一些。翼长的房自然又要比佐领、领催等军官的房,又要好一些。分给旗兵房子时,按各旗各佐去住,秩序井然,没有争房、抢房的事。那么军官有没有利用职权占便宜的事呢?也没有。比如我的外祖父是全营的翼长,分给他的房是最好的四合院,后面还有花园。他不要,结果住了一个五间北房三间南房,西边有一个小跨院的一所小军官的住房。我记得连街门前的“上马石”都是用砖砌  相似文献   

16.
再返京钟     
我告别刘邓首长,走出司令部不多远,就碰到几个熟人,他们亲热地和我握手,打招呼,把我让进屋。一进门,就看到郑绍文同志在打电话,他把电话筒一抛,跳过来抓住我猛摇道:“哎呀,老谢,你还活着呀!”的确,从中原突围到南下,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老同志能再相见,其高兴激动之情可想而知。谈了几句话后,他跑出去了,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进来高兴地对我说:“我给你找一个好地方住,去江汉军区供给部,那里有马骑。”原来江汉区党委和江汉军区的机构已经组成,只等命令一下,就开过平汉线,重返江汉。我在供给部见到了部长张旺舞同志…  相似文献   

17.
贾兰勋 《百年潮》2000,(1):9-18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我从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会跟共和国的一位缔造者、国家主席刘少奇联系在一起。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走进了中南海。之后,又来到少奇同志身边,成为他的贴身卫士,直到少奇同志含冤  相似文献   

18.
张军锋 《百年潮》2023,(4):5-15
<正>主席给鲁艺“吃了个小灶”(于蓝,时为鲁艺戏剧系学生)我当时很小,1942年刚过20岁,刚参加演员工作,开座谈会时我没有去的资格,参加者都是一些有威望的老师,或者是来延安前已经很有成绩的一些同志。座谈会后不久,毛主席到鲁艺来,当时《讲话》还没有发表,周扬同志要求主席给鲁艺“吃个小灶”,主席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淮安地区的天妃宫最早建于南宋,来源于福建籍军士征戍两淮的地域流动,此后天妃宫庙在淮安地区的空间展布与当地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山阳、清河的个案研究表明旧城天妃宫曾作为一亦游亦祀的胜境,国家漕粮的转运导致了淮安地区天妃信仰中心的转换,清口惠济祠逐渐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天妃宫庙,从天妃宫到惠济祠的转移,与山阳、清河城市变迁的轨迹基本一致。官方对天妃神灵的标榜和塑造,使惠济祠内呈现泰山娘娘与天妃混祀的信仰生态,而对其庙会的分析则显示出民间信仰意涵的延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我家从祖父那一代开始,清末的时候就从武汉到南京来了,那时候做小生意。我是在南京长大的,就住在现在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后面。我4岁就在那里住,一直住到1967年,单位里给了我一套房子,我就搬家了。现在那个老房子还在,因为我一个人不能住了,那里只好空着,就在朝天宫西街,黄鹂新村。我的亲生父亲叫余必福。因为舅舅家没有男孩子,我4岁时过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