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化镇是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重要商镇。该镇兴起较早,明嘉隆年间已相当繁盛,清代继续发展。汇集清化的客商以晋商为多,实力也最强;清化本镇和怀庆帮商人也为数不少,其实力在清代逐渐增强。该镇地处河南、山西二省交界,是豫、晋二省间的商货转运枢纽。由山西南下的商品以铁货为最大宗,主要销往河南各府以及山东、直隶,兼及江南、湖北;从清化北运的商品以南方杂货为主;粮食、药材、花炮、竹器是清化本地输出的重要商品。该镇商业以南北商货的转运为主,故为流通服务的行店业、金融业也具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2.
洪山真人原是一位仁慈及于牛马的孤苦农夫,殁后被乡亲们奉为牛马牲畜的保护神。明代中期洪山庙已经遍及中原各地,香火旺盛,其祖庭密县洪山庙庙会也因此成为一处大型的药材交易市场,是同期沿太行山、伏牛山东麓南北分布的众多药材市场中最为繁荣的药市之一。然而,当乾隆初期洪山庙药市臻于鼎盛之时,却被禹州取而代之。禹州迅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型药材集散地,密县洪山庙药市却趋于衰落。两地药市的消长变化与洪山信仰相互交织,显示出专业市场的独特性,非施坚雅市场理论所能概括。此个案研究也对许檀市场层级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阿丽 《沧桑》2010,(6):104-105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展开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不产茶,因而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就需要晋商南下购茶,北上贩茶,同时也就伴随着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本文以清代恰克图贸易为视角,通过分析恰克图贸易的规模、路线与形式的变化,探讨在此期间晋商人员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中国疆域稳固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伴随西北地区行政建制的逐步完善,交通体系也形成系统。除京师通西北的"皋兰官路",沿明长城东起京师,西展至肃州、酒泉军站的北边道路也进一步形成。交通道路的开辟,加强了西北与东南省区的贸易往来。清前期在官方贸易主导之下,逐渐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以西安、泾阳、三原为全国性东西货品的加工与转运中心,以兰州为二级货物分销点,以西宁、哈密、宁夏、古城等地为三级批发市场,形成西北地区大宗货品茶叶、布匹、海岱杂货以及西北地区毛皮、药材的东输西运中心。乾隆以后,伴随官方贸易逐渐减弱,商人力量加强,这种市场体系更加稳固,直到近代,开埠通商、铁路运行以及西方商行的介入才逐渐改变了这种贸易格局。西北五省经济上的一体性进一步促成地区行政体系的整合,建国初期中国行政大区规划方案将西北五省作为统一体,主要基于五省经济结构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5.
钧瓷系与禹州钧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器研究中,“瓷系”的概念比“窑系”在某些时候显得更为合理.钧瓷系产生于北宋末年,并一直延续至清代,而禹州钧台、刘家门等钧瓷系窑址很可能就是北宋的汴京官窑所在.  相似文献   

6.
锦州是清代前期东北沿海的重要港口,为山海关主要税口。其腹地范围包括辽西平原和直隶承德府的东部地区,输出以大豆、杂粮、瓜子、药材等农副产品为大宗,输入则以南方的茶叶、布匹、杂货为主。汇聚于此的有江浙以及福建、广东、山西、山东、天津等地的商帮,其商业构成以货栈、金融、粮食等业为主。  相似文献   

7.
大同境内群山环绕,形成许多天然关隘,历史上被誉为“北方锁钥”。从明代开始成为九边之首,其军事重镇的角色,一直延续到近代。伴随着军事重镇地位的形成,从明代开始大同兴起了以军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这一时期“商旅幅辏,货物涌贵”[1],“民物繁辏,号西北都会”[2],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由于晋商兴起,大同成为晋商通向蒙古、俄罗斯经商的最后一个补给站。贸易的逐渐兴盛,大同城逐渐改变了以军事人员为主的人口结构,到了清代逐渐由边疆城市向内地过渡,民国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内陆城市的特色。大同由封建边疆重镇向内陆城市转变,其城市救…  相似文献   

8.
清代晋商茶叶贸易定量分析——以嘉庆朝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底是何等规模的利润,驱使着清代前期的山西商人在与家乡相隔万里的福建、恰克图之间跋山涉水从事长途贩运?有关清代晋商茶叶贸易的利润和经营绩效问题,引起了国内国际经济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尤以刘建生、吴丽敏的《晋商茶叶贸易绩效分析》为代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但遗憾的是,由于史料阙如,这些论述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究竟清代晋商茶帮的利润率是多少,目前尚没有定量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力图在一个相对纯的环境内,选择嘉庆年作为时代背景,通过对茶路长度的考证、山西茶商每天运程的平均里数、当时人均每日的消耗、船、马、驼的平均运力及消耗,得出运输成本。以武夷山各类茶叶的均价和恰克图茶叶的平均售价进行比较,得出茶商的平均收益,进而推算出清代晋商茶叶贸易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9.
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基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赊旗是清代河南著名商镇之一 ,但文献记载较少。利用该镇山陕会馆保存的碑刻等资料考察显示 ,赊旗的兴起约在康熙初年 ,清代中叶达到鼎盛 ,同光年间曾再度辉煌。赊旗不但是河南中西部及山陕地区与南方数省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 ,也是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重要转运通道。同光年间汇聚该镇的行商、坐贾有千余家 ,年经营额估计可达四五百万两  相似文献   

10.
许檀 《史学月刊》2007,(8):103-108
周村是清代山东著名商镇之一。其兴起在康熙-乾隆年间,清代中叶迅速发展。云集周村的各省客商中,北方商人以晋商势力最强,南方商人则以福建为多。道光年间汇聚周村的商人商号可达八九百家乃至千家。周村从南方输入的商品主要是绸缎、杂货,在本地集散的商品则有棉布、生丝、丝绸、茧绸等。清中叶以降,周村开始从单纯的商业中心向加工制造业中心转化,其所产棉布、丝绸不仅占领了东北、华北的广大农村市场,且有一部分打入城市市场。  相似文献   

11.
清代晚期是我国的药材市场逐渐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不仅各省有药材销售地,而且一些县城、市镇、偏远的农村也出现了药材集散地。此时的药材经营范围广泛,利润可观,甚至出现了专门经营药材的几大市场。因此作者认为药材市场的发展是清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新现象。  相似文献   

12.
清代河南的北舞渡镇--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檀 《清史研究》2004,(1):66-75
北舞渡是清代河南著名商镇之一。该镇商业以粮、油等本地农副产品的集散 ,纸、糖等南方杂货的转运贸易为大宗。北舞渡自身的腹地范围虽然有限 ,但作为周口与赊旗两大商镇之间的水陆过载码头 ,其商货往来范围可及秦晋吴楚乃至湘粤等数省。在清代中叶该镇的鼎盛时期 ,贸易于此的行商、坐贾估计可达四五百家  相似文献   

13.
晋商兴衰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概况 (一)活动范围与经营商品 早在明代晋商善贾就已在全国享有盛誉,据史料记载:“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1);“河以北为山西,……今有鱼盐柿枣之利,所辖四郡,以太原为省会,而平阳为富饶,大同、潞安依边害薄,地狭人稠,俗尚勤俭,然多玩好事末,独蒲坂一州富庶尤甚,商贾争趋”;“秦晋燕同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帛者,必走浙之东也”(2);当时更有晋商“元氏号称数千万两”(3)。到清代,尤其是19世纪中叶之时,山西商人资本之雄厚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亚洲地区商业交易,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4.
晋商意识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选择也发生着变化,晋商作为一个商人群体,利益是其经营活动的根本。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晋商群体理性的有界性,使他们在追寻自我利益时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并使商业活动顺利进行,他们便求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来约束晋商行为。本文试图通过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对影响晋商经营活动的意识形态做出解释。晋商意识形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较大的意识形态拥有量能减少消费虔诚的影子价格,且合乎理性的意识形态信念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使个人违法违规的可能性变小。晋商组织在经营活动中自觉不…  相似文献   

15.
多维视野中解读晋商——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 《文史月刊》2006,(4):62-63
在中国历史上,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代,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执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以雄财善贾饮誉海内外,创造了显赫的业绩。他们在经营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长达近5个世纪的商业活动中凝结而成的晋商文化,为后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期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宗藩关系,朝鲜使团进行的朝贡贸易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清代朝鲜使团的主要贸易形式是“八包”贸易,清朝给予朝鲜朝贡贸易最优厚的政策,朝鲜方面则对朝贡贸易进行多方限制,其中有“八包”定额、用银等制度,抑制了贸易规模的扩大。本对这些制度的形式、内容以及缘起、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左宝 《文史月刊》2005,(4):56-58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在鼎盛时资本雄厚,巨商大贾群多,其势左右全国商业、金融界。在称雄国内的同时,并积极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商贸管理,指定张家口、独石口、古北口、杀虎口和归化城等处为出入蒙古的商贸孔道,由地方军政官员加强管理,给准许出口的商人颁发“部票”(也称“信票”或“龙票”),注明该商姓名,货物数目,经商地点,起程日期,并勒限一年内回转,如欲转地贸易,必须报明该处衙门领取印票。汉人到蒙古…  相似文献   

18.
晋商,由明代“开中制”后的盐粮贸易起家,并在旅蒙贸易、中俄恰克图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茶叶贸易兴起后,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商业资源、开拓进取的信心与坚韧不拔的信念,开拓了由中国南方茶产区至恰克图的“万里茶道”,带动了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开拓进取、诚实守信、改革创新、和衷共济的晋商精神,则是晋商留给后世的精神给养。  相似文献   

19.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于晋商的研究中,泽潞商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晋中票商几成晋商的代名词。实际上,明清泽潞商人以经营盐铁、丝绸等闻名天下,同时在地区性贸易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从区域社会史的视角,即在区域社会变迁的具体情境和脉络中去理解,而非从传统的商业史视角去思考,可能为晋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柴志峰 《沧桑》2014,(4):118-120
清代泽州的拦车镇,地处太行山深处,地势险要,是山西进入河南驿路上的必经之镇。清代晋商贸易活动的频繁使拦车镇的交通职能和经济职能日益凸显,清政府开始重视对拦车镇的行政和军事管理。交通与经济发展使其地位不断提升,以及清政府管理的加强,使拦车镇成为了屏翰晋南的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