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后,亦称天妃,是妈祖的封号。近代民间信奉极虔,尤以沿海及台湾为甚。传说天后不仅是海神,能保佑航海人平安,而且还兼有送子娘娘的职司。妈祖信仰兴起后,关于其来历、身世却有多种说法。现将古今有关妈祖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汇总,以飨妈祖信众。《夷坚支志》戊卷一“浮曦妃祠”条:绍熙三年,福州人郑立之,自番禺泛海还乡。舟次莆田境浮曦湾,未及出港,或有人来告:“有贼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在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及京津地区的妈祖信仰 ,随着漕粮北运自东南沿海传播而来。代表妈祖信仰存在的第一座天妃宫在元泰定三年出现以后 ,至清代 ,天妃或天后宫庙的数量已达 35处之多。这些宫庙绝大部分为元、明两代所建。根据这些宫庙的形成时间及分布情况推测 ,元代的妈祖信仰是沿海河、北运河及天津以北渤海沿岸地区传播的。到明代 ,沿海继续向北推进到山海关 ,沿滦河向内地推进到长城南侧 ,并由天津向南沿南运河两侧扩展。妈祖信仰在河北及京津地区分布的时空特征 ,是由于当时全国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分离 ,需要东南大批漕粮北运而形成的。元、明海、河运输路线的差异 ,以及两朝国都所在地区军事形势和军事力量布置上的差异 ,使明代妈祖信仰分布的范围与元代有所不同 ,并比元代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妈祖信仰源于民间,初期仅在闽、粤一带流传,是专司海上安全的女神。经过宋、元、明、清诸代王朝的20余次褒封,而成为中国官方、民间共同祭祀的诸神之一。自宋宣和五年赐“顺济庙额”始,标志妈祖信仰开始得到官方认可。至明末,已经加封至“青贤普化感应碧霞元君”,其爵位由夫人爵上升到天妃爵,身份日尊。清代更是继承历代对妈祖褒封的传统,且远远超过以往,至同治年间褒封时,已经是“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一‘嘉佑’二字”,总计达18次之多,封号达64字之多,还有4次赐匾。由此就可以折射出清廷对妈祖信仰在台的传播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神妈祖信仰在元朝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跟元廷对妈祖封赐次数的进一步增多和祭祀规格的提高有关。元世祖于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从此大都人口剧增.粮食紧缺,故需要从南方大量调粮.于是兴起了以运粮为主的漕运。漕运最初是通过运河进行.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改作海运.至元十九年(1282年)试航成功后.漕粮就主要由海运完成。为了祈求漕粮海运的顺利.妈祖这位现成的海神、水神顺理成章地受到了元廷的重视。元朝不但提高妈祖封号级别.而且每岁派使臣颁发祭文.举行隆重官祭。自至元十八年(1281年)首赐妈祖“护国明著天妃”封号后,在其后的大德三年(1299年)、延祜元年(1314年)、天历二年(1329年)、至正十四年(1354年),还有四次重大加封。福建僻处东南.在元代本无朝廷的漕运任务.但妈祖信仰在元代并没有停滞.而是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笔者以为.大抵可归纳为以下三条。  相似文献   

5.
位于水西门升州路488号的清代天后宫经过重修,近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继下关天妃宫修复后南京市恢复的又一处纪念妈祖的庙宇。这两处妈祖庙-南-北,相互呼应,显示出妈祖文化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南京史学界一直认为南京妈祖建筑共有六处,它们分别是下关天妃宫、水西门内天后宫、莫愁路天妃宫、龙江宝船厂娘娘宫、上新河北岸天妃宫、大胜关天妃宫。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南京还有一座最早建于元代的妈祖庙。加上这座鲜为人知的妈祖庙,南京共有七座妈祖庙。现将南京妈祖庙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双凤“维新遗址”考古显示,太仓文化的源头已经前伸至4500年前。当今郑和航海文化在太仓,已被视为太仓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与郑和航海关系密切的妈祖文化在太仓,至今尚未被认识到同样是太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浏河天妃宫为核心代表的太仓妈祖文化,应该而且无疑是太仓市文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如何认识并演好这部大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许多军事家信奉妈祖,在军中供奉妈祖,战前祭把妈祖,以求保佑。他们信奉妈祖,一是顺民心,因为当时的军队,特别是南方水兵许多是虔诚的妈祖信徒;二是信奉妈祖为作战的精神支柱。施琅也是虔诚的妈祖信仰者,在征战台湾中多次祈求妈祖庇佑。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施琅率三万舟师驻平海澳.其时“天时肠吭,泉流弹竭”,军中缺水。在天妃庙前距海数十武之处有一井,“至隆冬泽愆水涸”,施琅“乃弹抒城愫,祈吁神聪。拜祷之余,不崇朝而泉流斯溢,味转甘和,绠谈提取之声,昼夜靡问”,“凡三万之众,成资饮活,而无呼癸之虑…  相似文献   

8.
《神州》2006,(1)
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岁次庚戍。夏日大旱,妈祖示梦于郡邑官员:“某日有雨”。及其果然,郡邑交章陈奏妈祖救民奇勋,光宗颁诏晋封妈祖为“灵惠妃”。诏书云:古今崇祀祀岳渎,怀柔百神,礼所不废。至于有功国家,有裨民社者,报当异数。灵慈福利夫人林氏,灵明丕著,泽覃敷累,有御灾捍患之勋,今具救旱恤民之德,参赞既宏,爵宠应尊。兹特进封为灵惠妃,秩视海岳之崇,典叙春秋之重,尚其服兹,徽命以懋,鸿庥于勿替。钦哉!金研注:这是历史第一次封妈祖为“妃”。妈祖本是一青年女子,为什么封为“妃”呢?因为按照古代褒封制度,女子成神后,首先是称”神女”、”灵女”,嗣后进封为“夫  相似文献   

9.
从有关古籍记载中,人们只知道清代以前南京有三座祭祀妈祖的庙宇,两座名为天妃庙,一在安德门外的大胜关,一在江东门外的上新河。还有一座就是永乐五年(1407年)建在仪风门外的天妃宫。现今这三座庙宇均无存。此外在定淮门外明代宝船厂中有座妈祖庙,当地居民称其为“娘娘宫”。解放后尚存庙屋数间,殿内有神像和一只宝船模型,当时庙内有一老和尚姓孙,法名龙本,现已去世。娘娘宫完全拆除是在1976年前后,现遗址上多为住宅,临街部分今为“南京中保木材经营部”。  相似文献   

10.
天妃,在闽、台及广东潮汕地区习称“妈祖”或“娘妈”,是我国古代的航海保护神。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区域性的民间海神崇拜,后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传播。其影响不仅遍及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甫洋和欧美。本文就天妃信仰的起源、属性、传播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俗     
《文史月刊》2012,(11):F0002-F0002
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8,(7)
一解放初期,我馆从本县涵江镇天后宫收集到明代星图一幅(图版陆)。据民间迷信传说和旧籍记载,天后为林姓孝女,在我县湄洲岛学道升天、自宋迄清被尊为海神,迭受历代封建统治者褒封祭祀,其封号自夫人而天妃以至天后。清乾隆《勅封天后志》收辑的明万历礼部尚书林尧俞所撰的前序写道:"天妃吾宗都巡愿公之女也,诞降于有宋建隆元年。""自宋兴以来,  相似文献   

13.
太仓刘家港天妃宫是妈祖信仰北传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在郑和下西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现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今人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始建时间与变迁等历史地理的认知多有错误。文章从史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考证后认为:路漕天妃宫即刘家港天妃宫,刘家港天妃宫始建时间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而非官方宣称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也不是一些地方史专家认为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亦不是一些史料记载的至正三年(1343年)或明永乐初年。至正二年(1342年)刘家港天妃宫迁建的原因是刘河河道"北徙"而非长江南岸崩坍,不能用张寅《海塘论略》中所言元代刘家港天妃宫三迁来论证明末清初长江口南支南岸的崩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宋代以来信仰海上守护神天妃.伴随着后来航海的频繁,更见其兴隆.于明末传入琉球(明嘉靖四十一年册封使郭徐霖等建祠称之,现在将上下天妃宫址迁入那霸的久米村).在清初带来日本.(康熙十六年即延宝五年,心越禅师归化之时将至,后崇祀于水户侯德川光固领内.现在常陆国茨城郡石(石叉)滨祝镇有天妃神社.在同国多贺郡矶原之天妃山有天妃祠).天妃即天后,民间所谓妈祖是也.关于天妃的解析,赵翼《陔余丛考》天妃条所记,颇简明扼要,曰:“江淮之间,操舟者率奉天妃,而海上尤甚.张燮之《东西洋考》云:天妃,莆(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之湄州岛人,五代时闽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晋天福八年生,宋雍熙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化去,后尝衣朱衣往来海上,里人虔祀之.宣  相似文献   

15.
佃燕婉  孙静文 《旅游》2010,(3):36-41
她墨海上的护航神 中国南方福建地区的人们对妈祖都非常熟悉。在整个中国的沿海城市,包括台湾和澳门,几乎都能寻找到妈祖的印迹。说起妈祖,民间也叫她为天后或天妃。可以说她是南方沿海人民心目中的海上保护神。  相似文献   

16.
1900年,英、法、俄、德、日、意、美、奥八国列强组成 联军,打着剿灭义和团“匪乱”的旗号侵略中国,7月 14日攻陷天津进行了最疯狂最野蛮的大屠杀、大焚烧、大洗劫,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在俄军火烧大直沽中,闻名世界的天津妈祖庙被焚烧得成了一片焦土,荡然无存。 天津大直沽天妃宫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妈祖庙之一。第一是建于北宋的福建湄州妈祖庙,即祖庙;第二是建于元代的天津大直沽天妃宫;第三是建于明代的台湾台北妈祖庙。天津大直沽妈祖庙由于位居第二而在世界享有盛名。多年来不时有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到天津旅游…  相似文献   

17.
南京下关天妃宫在历史上称为龙江天妃宫。自从郑和下西洋回国,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闻于朝,建龙江天妃庙之后,沿江沿海一带,如太仓、长乐、贤良港、泉州、湄州等地,普遍建立天妃庙宇,并遣使致祭。在明代,南京奉祀天妃的庙宇,共有三处,一在下关,一在上新河,一在大胜关,而以下关天妃宫规模最为宏丽,廊下宫内都画满了精美的壁画。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6,(1)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岁次戊寅。八月,以海运得妈祖神佑,下诏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诏书云:惟昔有国祀为大事,自有虞望而下,海岳之祀,日致崇极。朕恭天庥而有四海,粤若稽古,咸秩无文,惟尔有神,保护海道,粮舟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赫,应验昭彰。自混一以来,未遑封爵,有司奏请,礼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  相似文献   

19.
一、妈祖和妈祖信仰 1、妈祖的生平和传说。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州岛港里村人。根据《敕封天后志》与《天妃显圣录》等书记载,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九日。林默短暂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一生。传说中她是其母吞食观音菩萨所赐药丸所生,出世时祥光异香充溢整个房间,且一声未哭,故而取名为“默”,  相似文献   

20.
正妈祖也称"娘妈""娘娘""神女""灵女""灵惠夫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相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之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信仰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十七个褒奖"相传妈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生于五代宋初,是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