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修志中,除了精心修改篇目外,就是如何处理志书内容的合理交叉。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志书的质量。 新方志内容交叉问题,是指方志各篇章中互相交叉重复的内容。一部志书,其内容的交叉,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种类繁多,形式多异。较普遍的内容交叉,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属性的交叉。即一事物既属于甲,也属于乙,又属于丙。以水系而言,既属地理,也属水利;既属交通,又属水电。以过去的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而言,既  相似文献   

2.
《福建史志》2002,(2):63-63
王复兴在《续志应记载静态事物》文中谈到续修志书对静态事物应予记载。主要理由如下:一是记载静态事物是由方志性质决定的。作者认为由于我们要续修的是一部完整的独立的志书,它应该能够脱离首届新方志而单独存在,所以它的内容要求全面,不能有大的缺漏,否则,就和方志“综合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不相符合了。为使续志符合方志性质,续志内容达到全面、完备的要求,编修续志时就必须记载静态事物。  相似文献   

3.
论方志批评     
《沧桑》1993,(3)
在我国志苑中,志书多评论少,志评专著更少。新方志编修十多年来,也是志书多评论少,专论志评的文章更少。缺少的东西,恰是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 (一) 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应当是一门社会科学性质的、对以方志志书为中心的一切方志范畴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评论的科学。方志批评的对象,涉及方志领域一切范畴。包括方志志书,方志学家,方志思潮,方志流派,方志理论,方志实践。一切方志范畴都是在志书基础上产生的,又随志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方志批评要以方志志书为中心。方志批评与方志,是同时出生的“双胞胎”。  相似文献   

4.
方志实体论     
这期方志论坛发表了张乃格的《方志实体论》和朱晓京的《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两篇文章,都是在议论第一轮新修志书的基础上,提出续修志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方志实体论》指出:不能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事物的宏观概括”上,“强调地方志记述的主体是实体性事物”;《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则分析新修志书系统结构的利弊得失,提出优化志书结构的问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我们续修志书的编纂决策和编纂质量。同时,首届修志我们只能借鉴旧志,而旧志离我们相对遥远,时代差距较大;续修志书,却不能不吸取首届修志的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对续修志书的研讨,欢迎大家参加议论首届修志的得失和借鉴意义,欢迎大家撰写这样有实例有分析有主张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专业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而编辑出版地方志书又直接涉及到出版专业,所以方志工作如果具备出版专业的知识,就会得心应手,使志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更令人满意。下面试就上届志书(纸质载体)的编辑出版规范化问题作一初探。以就正于出版界、方志界的专家、同行,并有利于续修方志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人总结志书编纂有“八难”,其中之一就是“处理交叉重复难”。由于事物之间,尤其是异源同流事物之间,相邻相近事物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性和渗透性,因此,交叉重复现象难免。无论卷篇之间,还是章节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现象。为完整记载某一事物,方便人们应用,适量交叉记述是允许的,但不恰当的简单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精力和劳动,而且使内容臃肿拉杂,损害志书质量。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交叉重复问题。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志书分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志书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分类不仅便于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更能增强志书的逻辑性和可读性.因此志书分类历来被方志学家和方志编纂者所重视。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家李泰菜认为:“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一部志书的优劣,知其门目,便知其有无鉴别之力。这说明了志书篇目的设置及其重要,而志书分类又是篇目设置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续修和重修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方志编纂史上续修和重修的具体情况 ,并指出 ,续修和重修关键取决于前志的质量 ,续修是方志编纂的主流。新方志的编纂也是如此 ,下届修志是续修还是重修 ,涉及到对首届志书的总体评价问题 ,而首届志书从总体上看是值得肯定的。因而下届修志主要是续修 ,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志书则要重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方志要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梁汉坤对于社会主义新方志与规律的关系问题,修志工作者经过十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和深入探索,比较一致认为,志书是资料书,不负有研究探讨规律的责任。但在志书记述事物中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通过...  相似文献   

10.
詹跃华 《新疆地方志》2012,(2):33-35,44
地方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述某一地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性,记述各门类众多事物的志书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现象。地方志书的交叉是允许的,是志书体例的必然,也是逻辑性、科学性的反映,但是,面对交叉现象出现的内容重复是不允许的。编纂人员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内容重复。处理志书内容的交叉重复,应根据不同的类型作出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相应的办法,这样才能避免重复。  相似文献   

11.
方志的文化品位是人们对志书学术价值、信息含量、语言符号等综合审美的整体评估。一部高质量的志书,必然会是学术价值大,信息资源丰富,数据性强,审美价值高。提高方志文化品位,丰富方志文化蕴含,不但是全面落实志书质量标准的需要,增强志书文化审美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志书功能的需要。提高方志的文化品位一是要努力提高志书的科学性,保证志书的科学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资料性,增大志书的信息含量;三是努力提高志书的著述性,提高志书的学术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可读性,增强志书的普及性;五是努力提高志书的审美性,增强志书的审美意识。要提高志书的文化品位,一要合理采用升格法,注意突出地方特点;二要抓住记述的重点;三要加强对事物深层次的记述;四要努力提高志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存真求实,是指方志记事真实准确,实事求是,符合事物本来面目。这是首届修志中提出的编写方志的重要原则,修志人员主观上也是努力照此原则去做的,从大的方面说,首届志书也基本达到了这一要求。但按高标准来衡量,尚有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内从不同渠道来统计数据不一样,有的差别较大,志书统一规定用统计局的数。  相似文献   

13.
新方志交叉多的原因在于:事物密切联系的客观反映;各类体裁交叉重复记述;新增门类过多,升格不当;贪多求全,同项兼容;分类层次过多过细。规避分志间交叉重复要科学设计纲目、力避重名标题,按照事物性质取舍资料,保持实体的完整性记述,正确处理好志书诸体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谈方志批评     
方志批评是一种方志现象,它伴随着修志活动而产生,并与志书编纂共同发展。方志批评以志书和修志活动为对象,没有志书编纂,就不会有方志批评。志书编纂可以从方志批评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离开了方志批评,志书编纂中的经验教训就难以总结,志书编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易解决,志书质量也不易提高。因此,研究方志批评的作用、规律、性质和任务,探讨方志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明确方志批评者的修养等问题,不仅是新志书编纂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方志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方志批评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志界…  相似文献   

15.
交叉与重复有质的不同,交叉是指志书在记述同一事物时以不同方式在多个地方出现,以体现事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联系,是行文的一种艺术。重复是指相同的事物在志书中反复出现,是行文的失误。省志中的交叉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事业)交叉,二是分志内部各篇章节目之间的交叉,三是不同体裁之间的交叉。处理各分志之间的交叉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确定事物的主要归属,坚持事以类从,行业归口,详略互见,详主略次,同中见异。处理分志内部各篇章节目之间的交叉,其处理方法有二: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篇目,二是根据从属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归类记述。处理体裁之间的交叉,要准确把握各种体裁的功用和特点,并结合所要记述的内容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学者喜欢用“方志”一词作为所有志书的统称,然而,是否准确值得研究。传统地方志都是记述地方(地域)或地方(地域)之上事物的,或者如梁启超所说地方志是主流。用方志一词反映了这种状况。当代地方志的记述对象已超出了记述地方(地域)范围,就不应再用“方志”一词。再说,“地方”是与国家(中央)相对应的概念,并无超出地方甚至广及地球的所谓“广义”。在方志出现之前已有分类记载名言警句的志书,应以“志书”作为所有志书的统称,地方志书只是志书大家族之一支。  相似文献   

17.
<正>志书内容的重复交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复,是指同一内容,在同一部志书的不同地方,两次或两次以上出现;交叉,是指在同一部志书的不同地方,出现了又相同又不相同的内容。从我省两轮修志实践看,志书内容的重复交叉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修志工作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往往文出多人,众手成志;加上方志体例要求以事分类,横分篇目,各篇章内容相互独立,缺乏联系,因此,在编纂过程中,如果编纂者之间缺乏沟通,定稿者又缺乏总纂,志书内容就极易出现重复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文插图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修志都十分重视图体的运用,以充实志书内容。宋代史学家郑樵认为,图与书相辅组成,必兼而有之,为书者,不可以无图。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图可得形象”,志书无图不可以表形象,图可以使览者一望而周知也。现代绘图技术、摄影技术,为新方志运用图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新方志对图体运用极为重视,一般志书都配有大量彩色、黑白图照,无疑使志书增色不少。然而,不少志书的图照都集中于卷首,随文插图极为少见,极少数志书甚至没有一幅随文插图。这些志书编者忽略了运用插图表达事物,似乎随文…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电力工业志》质量的体会张大廷编写志书是方志事业的主体工程,志书的质量如何,是关系到本届修志成败的关键。志书质量是个综合概念,其要求涉及到观点、资料、体例、文字等诸多方面。在编纂出版过程中还涉及到各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到志书的质...  相似文献   

20.
志书一般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地图在"图"中非常重要,大多排在志书之首。从志书的历史渊源看,一些学者认为方志来源于图经。志书所记之事为一方地域时空之事物。可见作为体现一方地域情况的地图在志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首轮、第二轮志书中,存在着对志书地图不够重视,特别是地图标注方面问题较多,地方志工作者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