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纳名 《丝绸之路》2005,(12):18-21
重庆大足县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人景观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其中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就达六处之多.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总称。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安岳县有“石刻之乡”之称,现存石刻造像10万余尊,300余处。安岳石刻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几处重点石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足石窟,近年来随着旅游、宣传、研究工作的开展,已蜚声中外。而与大足接壤的安岳石窟,较之大足石窟无论在旅游、宣传、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差距都很大。加之安岳石窟的造像太分散,有些分布点交通又不方便,因此尽管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但在海内外却几乎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从造像的数目、分布点、开造年代、保护级别等方面来看:大足石窟约有摩崖石刻造像五万余尊,分布点有四十余处,最早开创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安岳石窟约  相似文献   

4.
河南为全国文物重点省之一。现存于地面上的古代建筑、古代碑刻、石窟造像等历史文物异常丰富。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古建筑10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67处(包括范县、台前划归河南后,县境内14处山东省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石窟造像8处,石刻及其它46处,古建筑及纪念建筑物6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00余处(少数地方未公布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石窟、石刻和其它地上  相似文献   

5.
1983年3月,四川省忠县物资局在临江岩畔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一处唐代摩崖石刻。这处摩崖石刻共有五个龛窟,三十三尊造像(部分造像头部早期被盗),龛窟彼此相连,均凿于整体岩石上。现分述于下: 第一窟,造像三尊,本尊为菩萨,两旁为侍者。窟高63、宽55厘米(图一)。第二窟,造像三尊,本尊为佛,两旁为侍者。窟高67、宽55厘米(图二)。第三窟,造像十七尊,本尊为释迦牟尼佛,左右为迦叶、阿难。两侧壁为侍立菩萨。近窟口处,左右各二天王,外面二天王脚踏夜叉,与奉先寺天王类似。阿难、迦叶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龛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在重庆市范围内尚存有元、明、清时期佛教摩崖造像200余处,其中元代造像4处,明代造像60余处,清代造像180余处。这些晚期造像主要分布在重庆大足、潼南、合川、江津、荣昌、南岸等25个区县(图一),是研究唐宋之后石刻造像的珍贵材料。很久以来,由于晚期造像一直不被研究者和文物保护部门重视,许多造像  相似文献   

7.
安岳石刻,主要是指摩崖造像,据统计:全县有石刻点143处,有摩崖造像两万尊。 圆觉洞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东南2公里的云居山岩,造像集中分布于山岩之南、北面,有龛窟编号72个,造像1933尊。造像始凿于唐开元年间,历前蜀、后蜀、北宋,终于南宋绍兴,经四百余年开凿而成。造像内容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造像和佛道合龛。它是安岳石中造像规模大、数  相似文献   

8.
安岳,地处四川省中部。据最近初步统许,安岳全县石窟造像有数十处,其中列为保护单位的大型石窟已达十五处,几乎乡乡都有石刻造像。造像总数有数万躯,其中三米以上大像近百尊,如果把安岳县所有造像龛窟联接起来,总长达五千多米,约合十华里长。 安岳石刻和大足石刻一样,都是以佛教造像为主的宗教艺术,但是前者的造像年代一般均早于大足石刻。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和碑文考证,安岳石刻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但主要以唐、五代、宋初为多。其中以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山摩崖造像是一处规模较大、造像数量多而集中的石刻造像群。1982年12月和1985年4月,笔者两次详细考察了重龙山摩崖造像,对现有像龛进行了编号、测绘、拍照和记录。现将该造像群的概况和主要像龛作一介绍,并就有关的年代、分期、类型及特征等作初步的探讨。一、地理环境和概况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图一),属内江地区,东距著名的石刻之乡大足、安岳不到100公里,全县亦有多处摩崖造像。重龙山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与县内其他几处造像,如东、西、南岩摩崖造像相比,为规模最大、雕刻最精、年代较早的一处。重龙山造像按编号共有一百六十二龛,保存较完整的约九十龛,造像一千六百多身。像龛的形制与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大致相同,主要是平顶敞口长方形或正方形龛,深浅不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河北出土的北朝隋唐石刻造像河北省历年出土的北朝隋唐时期石刻造像集中在河北中南部,以保定曲阳修德寺遗址、邢台南宫后底阁遗址、邯郸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三处最为著称,此外石家庄灵寿幽居寺塔内北齐皇族赵郡王高睿造像亦是极为珍贵的图像资料(图一)。这四处出土石刻造像,纪年明确、时代连续、工艺精湛、数量众多,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史学界曾有石窟“造像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之说。而大足石刻。则是在晚唐之后出现的一处大型摩岩群雕。大足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与昌州同置,史称“石刻之乡”。全县有摩岩造像五万多躯,分布于四十多处,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十三处,习惯总称《大足石刻》。大足,是古昌州的首县。县城象一叶扁舟浮现在大足川的濑溪河畔,依偎于群山环抱之中,大足石刻就在这四面丛山之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安岳石刻造像数量达数万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及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或佛道合龛造像;以唐宋时期的为主,具有上承北方石刻,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均为石刻造像),有"古、多、精、美""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等盛誉。地方志自古便有"一邑之志,载一邑之事""志信物也"等特点。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借助《安岳县志》及相关志书,对安岳石刻(寺观)进行略考,对厘清其历史状况,具有探索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甚至能为我国著名石窟(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位于四川中江县苍山镇的大旺摩崖石刻造像,是一处重要的唐代摩崖造像。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对露出地面的20龛造像进行了编号、测绘,并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文物》1998,(11)
1995年5月,成都市文物部门在该市西安路发现一处石刻造像窑藏坑,出土南朝石刻造像9件。其中1件为道教造像,是迄今四川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道教造像;8件为佛教造像,1件圆雕阿育王立像为中原同时期造像所不见。造像中5件有明确的纪年铭文。这批造像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近年发现的最重要的一批南朝造像。本期刊发了简报。山西天马——曲村J6、J7区遗址属周代居住址,1984年以来,这里经多次发掘,得知  相似文献   

15.
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是成都市境内唐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最丰富的县,其境内沿长秋山分布着数十处古代摩崖造像,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准备与北京大学博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县境内的佛教摩崖石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利于当地物部门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促进我省乃至全国佛教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研究,促进中外化交流。因此,2002年1月,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蒲江县管所联合先期对该县境内的摩崖石刻造像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杭州飞来峰发现元代梵汉合璧六字真言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天兵 《文博》2006,(4):78-79
浙江省杭州市灵隐景区的飞来峰麓存有五代吴越国至宋元明诸朝的石刻造像102龛、330余尊。其中,开造于元代(约1282-1292年)的33个藏传佛教龛与35个汉传佛教龛共117尊造像构成了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藏、汉石刻造像群,部分造像至今仍保存了造像时  相似文献   

17.
山西乡村佛教石刻造像最初源头已不可考,据《山右石刻丛编》所录石刻造像及其碑记可以看出其形制与石窟造像形制相似,其所制年代集中在南北朝时期,也是石窟造像流行的年代。可以推论,石刻造像是石窟造像在乡村的变体,是民间乡社自发开展的崇佛运动的产物。通过石刻造像的研究,可以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乡村传播的路径及其组织方式在乡村政权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徽亳县咸平寺发现北齐石刻造像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6月,亳县政校于成平寺旧址建筑房屋,发现砖塔基和残石刻。经清理,出土了北齐天保、河清、天统、武平等年号的石刻造像碑十一件,北宋石棺一具,《砖塔记》一件。安徽境内发现如此大量精美的北朝石刻造像碑,实属少见。现将出土情况和出土文物追述于后。这批石刻出于北宋一座八角形砖塔(直径10米)基下。塔基中间有砖砌长方形地宫,东西两壁作阶梯式向下收口,武平造像  相似文献   

19.
《淮安东魏石刻造像考》质疑窦修林张适1993年,淮安市出土一块东魏石刻造像。次年《东南文化》第四期刊登了王锡民、陈锦惠《江苏淮安东魏石刻铭文造像碑》(以下简称《调查报告》)和张同标《淮安东魏石刻造像考》(以下简称《造像考》)两文。最近,笔者对其进行考...  相似文献   

20.
安岳县属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依重庆潼南县,北接遂宁市中区,西连本市雁江区、至县,南邻内江东兴区。地跨涪江、沱江两江流域。境内现有古代石刻造像70多处,是四川石刻造像地点最多的县。其中卧佛院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一处石刻佛经,同时还有造像和墓塔等遗迹。对卧佛院的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关注卧佛院的学者日益增多,也有文章涉及卧佛院的内容,但从来没有完整系统地进行资料调查。2007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合作对安岳卧佛院进行了全面的考古东乐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