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乃辉 《丝绸之路》2010,(20):13-15
北石窟寺北朝、隋代造像数量众多,风格独特,窟龛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北石窟寺现存窟龛86个,是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缩影,其中北魏165窟是其精华所在。总体而言,北石窟寺造像内容丰富,洞窟气势宏大,石雕艺术精湛,为国内所罕见。  相似文献   

2.
庆阳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其中唐代亩龛约占全部窟龛总数的2/3。本文特唐代窟龛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系统地述评了它们的大致状况及其遗像特征。  相似文献   

3.
北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96个,其中石雕造像2126尊,唐代造像约占整个窟群的三分之二,222窟是唐代开凿的规模较大、造像最多、保存较完整的一个洞窟,堪为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牛耕田 《丝绸之路》2012,(14):49-51
北石窟寺165窟因独特的造型艺术而成为我国石窟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广袤、浑苍的陇东黄土高原上闪烁着璀璨的艺术光华。它作为北魏石雕群星之一,在造型艺术上承汉启唐,气势宏大,浑厚雄建,粗犷拙朴。其雕刻手法洗练概括,严谨老到,细致生动而富于变化,在造型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北石窟寺的崖面上遗留有许多凹槽、柱眼和凿孔,这些凿痕大小不一,零乱地散布于窟龛之间,是历史上修建窟前木构建筑所留痕迹。本文根据这些遗迹对窟前建筑作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谈北石窟寺165窟的加固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寺岩体加 固工程已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本文就其工程中的重 点洞窟165窟涉及到的具体技术细节及其维护思路谈 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炳灵寺上寺洞是炳灵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窟龛13个,塑像龙尊和大量壁画。本文对13个窟龛的种种情况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炳灵寺第13龛造像保存完整,雕刻精细,造型独特。龛内仅石雕一尊像,造像特征在石窟中比较少见,没有榜题,因此,对此造像的辨识比较困难。关于此尊像,之前有关专家学者有所涉猎,但没有专门考证。本文通过比照敦煌及四川地区石窟中的番禾瑞像,对炳灵寺第13龛造像作一辨识。  相似文献   

9.
宋金时期北石窟寺的信仰功能较唐朝已有所削弱 ,主要成为士大夫游览、会友和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本文依据宋金碑铭和题记的有关材料 ,对这一历史时期北石窟寺的文化风貌以及它对特定民族关系的折射进行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巴中石窟分为隋、初唐,盛唐,中晚唐,宋至民国四个时期.巴中石窟的龛窟多为双重龛,外龛呈长方形,内龛有素面圆拱形龛、带纹饰龛楣的圆拱龛、佛帐龛三种形式.外方、内二重檐的佛帐龛存在于巴中石窟各个时期.盛唐时期巴中石窟精美的佛帐形窟龛与精湛造像相结合,形成了巴中石窟独有的艺术风格,被专家学者誉为——“巴中样式”.  相似文献   

11.
卜小翠 《丝绸之路》2013,(22):10-11
北石窟寺现存的隋唐窟龛261个,占窟龛总数的80%以上。其造像形式多样,造型精美,雕刻技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佛与菩萨、弟子、力士、供养人都雕造得丰满圆润,生动健美。其中有四处窟龛以阿弥陀佛为主尊,从窟内题记可以看出,阿弥陀造像的功德主都是地方的中例、官史和一般平民百姓,他们显然都有超生西方净土的强烈愿望,足见在隋唐时期阿弥陀净土信仰已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2.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09,(16):34-38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早期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是佛教艺术的精品。它有着千年历史,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本文从多方面梳理了北石窟寺建所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对社会各界研究、保护北石窟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必经之地、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甘肃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石雕、泥雕佛像800余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56座,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4.
北石窟寺是甘肃的重要石窟群之一,是陇东的佛教文化中心,创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衰落于清末。  相似文献   

15.
王琰 《丝绸之路》2011,(17):50-52
北石窟寺因与其南45公里处同时代开凿的泾用南石窟寺相对应面得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覆钟山下,蒲河与茹河交汇处之东岸二级阶地处。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宋。清末废弃。  相似文献   

16.
宁夏须弥山北周洞窟建筑及造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弥山北周洞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洞窟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中心柱窟、方形禅窟及僧房窟三种类型,造像风格与北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雕刻手法纯熟,形式变化多样,表现手法趋于写实。须弥山北周洞窟的形成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来自麦积山、巩县石窟的影响,并融合了北齐石窟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北周时期都城长安新型造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窟顶西披“舍身饲虎”浮雕的释读存在争议,虽大部分学者认同“萨埵太子本生说”,但也有学者提出“睒子本生说”等观点.此文结合西域、敦煌及中原地区的相关资料,并将图像与文献记载进行比勘,对现有的观点进行了辨析,认为该铺浮雕的内容并非常见的萨埵太子本生,而是栴檀摩提太子本生.  相似文献   

18.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无论是窟龛数量和类型,还是造像和壁画,在中国北朝石窟寺的研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55窟在麦积山北魏早期窟龛向中期窟龛演变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出现众多经变壁画,题材内容丰富,篇幅绘画场面宏大,其中《西方净土变》等,是国内石窟寺中同一题材出现最早的经变相之一.它对我们研究中国石窟寺,不论是图像艺术,还是佛教思想弘传,都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佛教像教弘传重在思想教化,此文首次就这一方面对此窟造像壁画作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探析其像教佛教思想的如是教化,具有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礼泉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