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目标上变工业化为四个现代化,开始摆脱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的影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决策怎样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了三步发展的战略目标,使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兴旺起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与时俱进,使第二步目标提前实现并开始向第三步目标迈进,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勃勃生机;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邓小平设想的50年发展的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寻找到一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而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寻找到一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而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2021,(2):29-3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追求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有的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宁 《攀登》2001,20(4):27-30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寻找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中,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断求实,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中的两个里程碑。然而,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思想认识有所不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途径、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储艳玲 《神州》2011,(29):1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作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任务的企业同样也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两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电力公司多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重点抓好的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储艳玲 《神州》2011,(12):118-1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作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任务的企业同样也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两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电力公司多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重点抓好的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而实现的现代化.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三代共产党人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带领亿万人民群众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社会主史的题中乏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1979年3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就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深刻论断,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民主目标.邓小平一贯强调,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所在,为现代化的实现探寻了民主化道路.他还指出,发扬民主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民主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卓越的思想家和设计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艰苦奋斗的进程中,邓小平坚持将中国实际与现代化一般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全民族整体动员、奋起直追的现代化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的观点,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他确定中国式的百年发展战略,设计了从温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知识和人才,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回答了怎么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发展战略和步骤方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周前程 《攀登》2014,(2):43-5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现代性、现代化的共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林元昌  董四代 《攀登》2004,23(5):28-30
世界明的发展把现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发展,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化的最高成就。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动力和目标.按人的发展要求评价社会变革.把人的发展提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4.
周前程 《攀登》2023,(4):15-22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于其始终的逻辑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紧紧围绕“走自己的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具体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科学分析并解决了不同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形成并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新形态。新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尤西虎 《攀登》2009,28(3):51-5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提出过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目标。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小康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理解。在19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到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之际,完全成熟。由"大同论"向"小康论"转型,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理论与文化的根源。"小康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社会化大生产与工业市场文明为目标诉求,在强调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下,显示出对个人利益的认可、宽容与疏导,强调"法治"、"市场""、共同富裕"与"民主"。注重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吴玉敏 《攀登》2022,(1):42-48
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21世纪初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个发展历程不仅显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念与方式上的不断升华,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将对以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为主的社会治理从重点到思路再到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规划了更具现代蕴意的运行逻辑和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引导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变革,而且引发了中国法治现代化价值目标的重构。在社会主义法的根本价值目标体系中,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特定时期的阶段性和特殊性角度而言,法治建设必须与新的发展理念相适应,重新调整和确立自身的价值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丽荣  李庆堂 《攀登》2023,(3):13-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纵观百年党史,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贯穿于党的发展全过程,始终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和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将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过程中,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苏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建设方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得失成败,成功地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