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1926年9月,冯玉祥访苏回国,在中国共产党人刘伯坚等及苏联顾问团的推动帮助下,重振旧部,誓师五原,宣称“遵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进行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旋挥师平定甘陕,于次年1月26日进驻西安,设司令部于红城,委许多共产党人以要职,同时接受中共的建议,极力提倡民众运动。“文化落后之陕西,一时妇女运动,农民运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有如雨后春笋之勃发。”对这些民众运动,他均以在苏联学到的革命理论加以指导。是年春,在刘伯坚主持的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冯  相似文献   

2.
正冯玉祥与翦伯赞,一位曾是国民党党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一位是中共党员、著名历史学家。很难想象,这样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的两位名人,竟会在人生的后半程成为亦师亦友的知己。周恩来批准翦伯赞为冯玉祥授课冯玉祥与翦伯赞两人的交往,始自1940年的山城重庆。彼时,冯玉祥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奔波于各项进步文化工作;翦伯赞则按照党的指示,赴渝任"中苏文化协会"总会理事兼《中苏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生前在武汉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在这里的日日夜夜,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他从西安来 邓小平1927年6月从西安来到江城武汉。 邓小平原名叫邓希贤。1927年2月,他结束了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习生活,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国内,当时正值国共合作,依照党组织的安排,到西安担任冯玉祥国民革命军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并任该校党组织书记,这是他在国内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第一站。 岂料,是年4月,中国大地政治风云突变,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制造了“四…  相似文献   

4.
北伐时期的国民军北方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伐战争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战场:从广州誓师出发的国民革命军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进行作战的南方战场,冯玉祥国民军在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进行艰苦战斗的北方战场。两大战场遥相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与吴佩孚,早期有过密切的交往,还曾拜过盟兄弟,又被并列为直系“四大金刚”之一。后直系分裂,冯吴交恶,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公开反吴,二人关系彻底决裂。 冯吴早期交往 冯玉祥和吴佩孚,有着相似的出身和经历。冯玉祥原籍是安徽巢县,1882年出生在河北省青县兴集镇,父亲是一个下级军官,饷银微薄,生活困苦。冯玉祥12岁就挂名当兵,吃一份恩饷,并随父亲在军中干些杂务。14岁正式入伍当兵,在旧军中干了6年。1902年,改投袁世凯新建的武卫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刘伯坚在西北国民军联军中主持政治工作。目前在所有关于刘伯坚的文章、著作中,不但西北国民军中政治工作机构的名称未见一致,而且刘伯坚所任职务也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争议:1.政治部副部长说;2.政治部部长、总  相似文献   

7.
鲁青 《铁军》2023,(1):39-41
<正>大余,8月末的丫山,青山如黛、林木葱茏,山脚下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熠熠生辉,庄严肃穆。穿过宽阔的大厅,穿过连接二楼的历史景观长廊,我站在刘伯坚等人带镣长街行的一组雕塑前,心灵被深深震撼。长长的镣铐却似一把利刃直刺我的心底,心在滴血,默默无言。馆内有陈毅悲壮霸气的梅岭三章,当年陈毅虽身陷绝境,但终究转危为安,死而后生,而等待刘伯坚的却是戴镣砍头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江娜 《湖南文史》2012,(6):27-27
抗战期间,冯玉祥对老舍的生活和经济给予了大力的援助,使老舍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去进行抗战文艺的创作和组织工作。1937年11月20日,老舍抛妻别子,到达当时的抗日中心武汉。冯玉祥听说后,便派王向晨前来约请老舍。于是,12月17日老舍便搬到了武昌千户街冯玉祥办事处去居住。对于这段难忘的经历,老舍曾满怀深情地在文章中记述——  相似文献   

9.
在离四川平昌县城中心不远的佛头山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建筑群,这是为了纪念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高级将领刘伯坚而建造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该碑的建立表达了巴渠儿女对他的永存怀念。刘伯坚(1895—1935)名铸,字永福,号毅伯,国外用名大野(冶),1895年1月9日生于四川平昌县(原属巴中县治)龙岗乡。早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认1919年起先后赴法国和比利时勤工俭学,与赵世炎、周恩来、聂荣臻等共学马列,开展工运。1921年参加“少年共产党”,1922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中共旅比支部书记和旅欧第三届总…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后,敌人对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疯狂地进行“围剿”。 1935年2月,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和赣南省党政机关被敌人围困在江西省狭小的仁凤地区。2月中旬,党政机关、部队分五路突围,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随后一批行动。3月4日上午,刘伯坚在战斗中身中数弹,左腿负伤,不幸被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冯玉祥将军是个传奇而又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从士兵起步,由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一直做到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在其非凡的一生中,先后发动过滦州起义,彻底终结满清王室;讨伐张勋复辟,抓捕贿选总统曹锟,电请孙中山上北京主政;五原誓师,参加北伐;组织抗日同盟军,为抗战募捐等震动中外的大事件。邓小平在接见冯玉祥将军亲属时说:“冯玉祥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且听冯玉祥的嫡亲长孙,现任民革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冯文二先生给我们讲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自1896年投军至1946年被蒋介石解除军职,他戎马生涯整整50年。在50年的军事斗争中,为了探索治军的道路,冯玉祥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曲折而又艰难地向前迈进。本文试从冯玉祥治军思想、治军特点方面论述冯玉祥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有关冯玉祥的研究著作、论文、传记以及冯的口述自传《我的生活》中,都有个共同的说法:冯玉祥一生从未和孙中山先生见过面。冯玉祥在1924年10月23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政权后,虽打电报到广州,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到北京共商国是,但是当孙中山于1925年初扶病到达北京时,冯玉祥已因宣布引退,避居到北京远郊天台山,因此未能在北京迎候孙中山。同时,为避免被政敌们攻击为“赤化”,冯也一直未去探望孙中山。孙中山在北京期间,冯仅派其夫人李德全与部将鹿钟麟去看望与侍候卧病的孙中山,直到孙中山病逝。另外,冯玉祥于1926年春在和奉系军阀斗争中失败后去访问苏联,上述著作多认为冯在苏联期间未会晤斯大林。上述两种说法,几乎已成为历史学界的定论。  相似文献   

14.
武市红 《纵横》2010,(7):4-10
“首长”和“脚掌” 邓小平有五个子女。长女邓林出生在1941年9月。当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军对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军情紧迫,邓小平夫妇无法带着孩子率兵打仗,就在邓林出生后的第七天,把她送到了老乡家。  相似文献   

15.
我祖籍山东,1926年生于郑州。我父亲葛心田于1956年去世,终年78岁。他早年和冯玉祥同班为伍,担任班长。因为他比冯玉祥年长几岁,所以冯玉祥对他常以“老大”相称。后来,冯玉祥逐步擢升。我父亲当过冯玉祥的副官,所以人们都称呼他为“葛副官”或“葛老大”。  相似文献   

16.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为了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北上。长期的艰苦斗争使孙中山积劳成疾,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病逝。孙中山逝世前后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与病魔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又留下了怎样的遗嘱?作者将通过本文向读者一一讲述。  相似文献   

17.
泽川 《文史月刊》2010,(8):18-18
<正>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有一次,冯玉祥在军营里向姬副官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姬是他的部下,对此感到非常惶恐。冯将军解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12,(3):45-45
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中原大战。为了消灭蒋介石在河南的有生力量,阎锡山和冯玉祥召开了联席军事作战会议,会上决定.阎锡山和冯玉祥备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会师,一举聚歼驻在河南省的蒋介石军队。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自光绪、宣统以至蒋介石)的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有他的影响存在。他的平民化与誓死抗倭的精神长存。他的足迹印在巴山蜀水,无论是重庆的旧居,还是川南等地的抗战募捐,乃至都江堰、青城山的碑刻,无不显示了他的抗战历程和意志。至于山东泰山冯玉祥先生之墓的刻记“我,冯玉祥”诗,更是他人生昂扬奋斗大旗的光彩写照。冯玉祥将军多才多艺,善书能会诗通画,特别是他的诗,独具风格,并有时代意义,令人想到中国诗歌史上的“边塞诗”。他留下的作有《我的生活》(上、下册)、《我的抗战生活》、《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打胜仗的方法》、《冯玉祥读春秋左传刻记》、《不忘国耻问答录》、《冯玉祥诗选》、《冯玉祥先生在泰山刻石选》、《青峨游记》等20余部。时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载“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以纪念与中国抗战息息相关和四川息息相关的这位“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冯玉祥将军。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合编的《冯玉祥日记》(1933—1936年),即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65万字。这册日记,记录了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经过和同盟军收复察省失地的壮举以及在蒋介石和日伪军的武力进攻和政治胁迫下同盟军被迫解散的过程。记录了冯在泰山的读书生活,延请李达等著名学者讲学,会见各方抗日志士和各派领袖……身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