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风事件中何干之幸免被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7,(5)
谈到干之与胡风的关系,还要从三十年代上海文艺界那场笔墨官司说起。当时胡风作为党外进步作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同鲁迅先生交往甚深。周扬当时是上海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领导人。1936年,鲁迅、冯雪峰和胡风等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受到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党内文学工作者的“围攻”。干之知道周扬与胡风的私人关系不好,但始终认为这桩“公案”应作为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分歧来解决。干之时任上海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的党组成员,周  相似文献   

2.
《流火》是荣县抗日战争初期,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成都分会有密切联系,并受到老舍、胡风、常任使、赵清阁、周文等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一个抗战月刊,与当时内江的《文化动员》(不定期的文化综合刊物)为姊妹刊,在川中都办得有声有色,胡风同志认为“在地方能出版这样的杂志,很不容易”。1987年3月,我们在内江拜访了《流火》编委之一的、现任内江市政协副主席的刘石夷同志(即砀叔),他不仅热情地介绍了当时出版杂志的  相似文献   

3.
一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国运昌隆,突然掀起一场整肃胡风及其友人的政治风暴,从城市到乡村,有人可能没听说过鲁迅,但没有人不知道胡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悄悄卷了进去,严格说,他还不是文学圈子里的人。二1955年6月10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26节收了欧阳庄写给胡风的信,信上有这么一句:“苏州有一同志可谈(在市委工作,党员)……”《人民日报》编者在按语中不客气地指出:“他们已经称这人为‘同志’了。”于是,“苏州一同志”名扬天下,这在小小的苏州引起一阵惊慌,深恐此人就在自己身边,沾亲带故,那就说不清楚了。三“苏州…  相似文献   

4.
大妹 《炎黄春秋》2006,(11):50-54
这是徐雪寒先生女儿回忆徐老的一篇短文。徐雪寒同志是一位令人十分尊敬的前辈学者和带有传奇色彩的职业革命家。他是新知书店的创办人。16岁时就任中共杭州地委组织部长。是解放后接管上海的主要成员。曾任多种重要职务。50年代初任国家外贸部副部长。徐老在1943年出任党在华中地区的情报领导机关——中共华中局联络部副部长。作为潘汉年的主要助手直接参与领导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工作。解放后因潘案蒙冤入狱。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平反。2005年4月徐老以94岁高龄去世。[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央成立胡风专案审查小组,我被派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我于1955年5月16日参加审查“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重大案件。那天,作家协会的刘白羽同志到胡风家中,配合公安部人员进行搜查。17日清晨.公安部人员把胡风抓走。与此同时,中央宣传部机关负责拘捕两个“胡风分子”:一个是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绿原,一个是中宣部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李嘉陵(“胡风集团”骨干、作家芦甸的妻子)。当时,我担任中宣部文教干部处副处长,具体分工协助部领导管理文化艺术系统的干部。组织上分派我参与传讯和拘捕李嘉陵的工作。拘捕绿原则由文艺处处长林默涵和国际宣传处副处长胡伟德两同志负责进行。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1999,(12)
中央成立胡风专案审查小组,我被派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我于1955年5月16日参加审查“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重大案件。那天,作家协会的刘白羽同志到胡风家中,配合公安部人员进行搜查,并于17日清晨由公安部人员把胡风抓走。与此同时,中央宣传部机关负责拘捕两个“胡风分子”:一个是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绿原,一个是中宣部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李嘉陵(“胡风集团”骨干、作家芦甸的妻子)。组织上分派我参与传讯和拘  相似文献   

7.
赵勇田 《百年潮》2011,(6):79-80
《百年潮》2011年第2期刊登的《协助白求恩锯臂救彭清云将军》一文中,白求恩同志给彭清云将军截肢的惊险场面和将自己的鲜血输给彭清云将军的感人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着读者,很有教育意义。我与彭清云将军有过一段交往。他在总参通信部任政治委员时,我在他领导下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他调任总参政治部主任时,我在总参政治部文化部任副部长,工作关系非常融洽。我与该文作者李朝选同志,30年前在组建中央军委直属队体工队时曾共事5年。对于他文章中提及的彭清云将军“击毙”常冈宽治一说,我认为不准确,应该是“击中”。  相似文献   

8.
《文物》1963,(5)
今年三月中旬,文化部邀请了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汪季琦,桥梁专家茅以昇等,由徐平羽副部长等陪同前往河北省赵县、正定等地,检查了隋代李春主持修建的安济桥(即赵州桥)的修缮工程和永通桥、隆兴寺、广惠寺花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14,(12):94-94
正贾植芳与胡风是1930年代通过文章认识的好友。他在"该"认识胡风的时候说不认识,在"不该"认识胡风时,却又偏偏死不改口。1947年,贾植芳因写了一系列针对国民党政府的短篇小说和杂文而被当局关押。在狱中,特务以"提供胡风地址"为释放条件引诱他就范,但他却坚持说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胡风,特务没办法,最后只能将他释放。1955年,全国正在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他却一口咬定自己跟胡风是朋友。他被捕前,华东局教育部一位副部长代表组织与他谈话,问道:"你和胡风是什么关系?"他回答:"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李敏的女儿),在其《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一书中,谈到了这么一件事.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问在外交部担任礼宾和记录工作的王海容(其祖父王季范是毛泽东的姨表兄和启蒙老师,即她算是毛泽东的表孙女,1974年36岁即任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那个王十姑——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胡风案件”50周年,也是父亲胡风逝世20周年。关于“胡风案件”中涉及的这一群体的情况,我曾编过一本《我与胡风———增补本》,里面有“胡风分子”或他们的友人们感人的回忆;至于有关我父亲的情况,我母亲曾写过《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和《胡风传》,详细地回忆了他的一生,并为他说清楚了一些情况。甚至我也写过一本回忆我父亲的著作《虽九死其犹未悔》。现在,我只想从鲜为人知的另一角度来谈一下“胡风”一案中的另一部分受害者。他(她)们是主动撞进枪口的,即在“反右”运动中坚持正义为胡风说话的一大批学生,他们因为替“反革…  相似文献   

12.
张月江 《古今谈》2009,(4):75-77,15
一、五十年前的文物书画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即1948年冬至1949年春这段时间,一大批文化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上海进入东北解放区待命,等待进京分配工作。当时胡风与郭沫若都在沈阳。  相似文献   

13.
胡风(1902-1985)本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出身贫寒。1921年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开始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192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清华大学英文系。1929年东渡日本,入庆应大学英文科学习。1931年参加日本共产党及反战同盟,加入中国左冀作家联盟东京支部。1933年春被日本"驱逐"回上海,任"左联"宣传部长,不久继茅盾任书记。抗日战争开始后,胡风历任"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常委、研究主任及由郭沫若主持的军委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先后创办大型文学刊物《七月》、《七月诗丛》、《七月文丛》、《希望》等,同时撰写了大量文艺评论文章。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1949年,胡风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并出席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7月,胡风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约30万字,并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久,发生"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定为"首犯",判无期徒刑。1980年,中央为胡风平反后,先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后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给后世留下了440万字的《胡风全集》。  相似文献   

14.
沈尹默(1883-1971,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更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尹默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也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然鲜为人知的是,沈尹默如此杰出的书法成就,竟然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杨飞  黄炜信 《湖南文史》2012,(12):33-33
沈尹默(1883-1971,中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更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尹默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也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然鲜为人知的是,沈尹默如此杰出的书法成就,竟然是被陈独秀“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杨孟衡 《炎黄春秋》2013,(12):60-62
1955年我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山西人民出版社任文艺编辑,不久,即听到省委文教书记王大任同志作报告。“文革”初期,山西省副省长刘格平在康生“授意”下,迎合上海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人掀起的“一月风暴”,组织起“山西省革命造反总指挥部”,以十三冶金建设公司工人杨成效为总指挥,一举夺了山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党、政、财、文大权,整死了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卫恒,  相似文献   

17.
1948年3月,在香港的中共文化战线的领导人乔冠华等创办了《大众文艺丛刊》,发起批判胡风所谓“主观战斗精神”的思想,在中国进步文坛引起一场重大而激烈的文艺论争,又间接地引发了胡风1954 年上书中共中央的“三十万言书”,进而酿成“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乔、胡本为至交,缘何龃龉分道?“文艺论争”中政治色彩几何?详情请看《文艺论争中的乔冠华与胡风》。  相似文献   

18.
严麟书 《古今谈》2002,(4):23-24
诗人阿垅,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比较陌生;但是,上六十岁的人都记得,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阿垅是我国坛上较名的人物,1953年在那场席卷全国的所谓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中,他被作为“胡风集团骨干分子”被捕入狱,判刑十二年,于1967年3月17日病逝狱中。  相似文献   

19.
怀念张邦英     
陈日昇 《炎黄春秋》2010,(10):31-34
<正>2010年6月29日13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邦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1959年张邦英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不久,中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同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张邦英同志被任命为中  相似文献   

20.
黄源(1906-2003),浙江海盐人,鲁迅先生晚年的学生和战友,20世纪20年代后期投身于中国新文化运动,1933年开始在茅盾先生领导下编辑全国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文学》,1934年下半年起又在鲁迅直接领导下编辑《译文》月刊,而誉满文坛。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1938年黄源毅然投笔从戎,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与朱镜我、李一氓、彭康等同志一起从事新四军文化工作,任军部文委委员,《抗敌》杂志编委,《新四军一日》主编。1941年初在“皖南事变”中却突然失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