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皇命乞丐     
(上海)九亩地万竹路昨有一丐,年七十余,须发皆白,穿黄布衣,前后有方块补子,书"皇上钦赐"四字。头戴金顶红缨帽,手执长竹片,亦有字书,皇上钦赐,耋民祁全,安徽歙县人。一手执竹,铃摇时声若蛙鸣。沿门求乞,旋向小北门一带而去。  相似文献   

2.
吴思 《炎黄春秋》2001,(1):74-77
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二月的一天,皇都洛阳的南宫起火。这场大火烧了半个月,烧掉了灵台、乐成等四座宫殿。皇宫的这场大火搅乱了帝国的财政预算。皇上要给自己家盖新房,这笔额外开支从哪里出?  相似文献   

3.
古代给帝王看病,可是件玩命的事儿。不仅病治得好坏关系医生性命,而且给皇上诊断时的礼仪也马虎不得,稍有疏忽,便有生命危险。给皇上号脉叫盼‘龙卧’。给皇上看病不能坐下,而是跪着诊断,足见做医生的艰难。明《谷山笔尖》有这样记载:嘉靖皇帝朱厚熄,一日召太医令徐伟“人盼龙脉”。徐伟一进殿便“匍伏膝行”,见皇上靠在床上,“龙衣曳地”,徐不敢以膝压衣,奏日:“皇上龙衣在地上,臣不敢迎前”。朱厚熄将衣提起,出腕让徐盼脉。徐末发现异常,叩拜而去。随后,朱厚熄手札赐内阁日:“伟适盼脉,称‘衣在地上’,足见忠爱。地上…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17,(10)
正1921年,退位后的溥仪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内。担任他英文老师的英国人庄士敦发现,溥仪的眼睛已经近视得很厉害了,以至于看不清面前书桌上的小闹钟。庄士敦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内廷相关人员和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没想到他们对此全都漠不关心。庄士敦自告奋勇找了一个眼科医生,可是端康太妃(瑾妃)严令手下人不让医生接近溥仪,理由是:"皇上"的龙目非常珍贵,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看的。她说:"假如让这个外国大夫检查,结果是近视眼,那皇上就要戴眼镜。这太不像话了,你看一下,我  相似文献   

5.
吃早饭这个事儿,中国人其实一直以来是不太重视的,重视都是近几十年的事儿。古时候大约只有富贵人家早上起了床,才会吃些点心什么的,而皇上身边的文武百官,早上起床想吃两个点心也来不及,因为上朝的时间很早,大家起了床,就得提着灯笼去上班,空着肚子去见皇上汇报工作,贯彻指示。有些朝代,皇上一般会在上朝完毕后。  相似文献   

6.
古墓·幽灵     
自古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土地埋皇上。陕西是十三朝古都.自然埋了不少皇帝,也埋了许多后妃和大臣。  相似文献   

7.
正贞观十九年(645年)的冬天,唐太宗东征胜利回师,途经易州,该州司马(唐代州郡佐官)向皇上呈献了一些新鲜蔬菜。寒冬天气,尤其是在古代的北方,是很难吃到新鲜蔬菜的。在当时,还没有像今天拥有多种样式的暖棚,这位司马费尽心机,驱使农民在地下烧火增温种出蔬菜,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谁知,唐太宗不但不领情不嘉奖,反而免去了他的官职。  相似文献   

8.
一、世道变了万历十二年(1584年)冬,蛰居十四年的海瑞奉召出山,承担了为帝国监督和考察官员的重任。这年海瑞七十二岁,其顽梗刚峻却一如既往。他没有按照惯例推辞谦让一番,而是立刻上路。海瑞把自己在垂死之年赴任比喻为"尸谏",这等阴沉刚烈的意象恐怕也只有他才想得出来。正如众人预料的那样,海瑞很快就向皇上提出了爆炸性建议。他  相似文献   

9.
1924年11月5日,早晨9点多,宣统帝溥仪正在储秀宫和王妃婉容吃着水果聊天,突然,内务府大臣们踉踉跄跄跑了进来,为首的绍英手里拿着一件公文:"皇上,皇上,冯玉祥派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签字!"  相似文献   

10.
皇庄考略     
分布在北京、天津、保定周围的皇庄,名传久远,它比一般村庄都大,至今多为乡一级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皇庄,作为明朝特有的社会现象,已引起不少史学工作者的注意,对它的产生、分布、发展、衰落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当今发展经济产生借鉴作用。明朝景泰年间,皇上把原属东宫的宅邸和土地硬是立庄称“皇”,于是出现了皇庄的名字。这一称谓,在当时就有大臣反对,上奏曰:四海之内皆属王土,为什么单把这块庄田称为皇庄呢?这不是有损于圣德之光吗?但金口玉言,是不能更改的。其实,皇上是别有用意的。1465年,宪宗继位。将抄没顺义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宫廷档案中,记录了一桩雍正年间学臣俞鸿图收受钱财,贿卖秀才一案。学臣贿卖秀才,明清两朝文献均有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河南学政俞鸿图的包揽贿卖案较为典型。俞鸿图,浙江海盐人,其父亲俞兆晟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进士。俞鸿图本人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进士,旋授翰林院编修。他曾于雍正四年(1726年)任江西乡试副主考,正主考是查嗣庭。这次乡试,因为出题有诋毁皇上之嫌,被言官参奏,正主考查嗣庭被斩,副主考俞鸿图亦受讯问,但得以免罪。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司马光著《涑水纪闻》,保存了不少正史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其中有关宋太祖赵匡胤几则轶事,看了就很有“嚼头”。且看这一则:有一天,宋太祖没事偷着乐,在后宫苑里用弹弓打雀玩。忽有侍御史张霭说有急事要见,皇上听罢汇报,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很是扫兴,愤而质问为何小题大做?这老张是个直肠子,便实话实说:臣以为这些小事,也比打雀要紧。皇上更老羞成怒,抄起柱斧柄敲掉他两颗门牙。张慢慢俯下身,捡起落齿揣在怀里。  相似文献   

13.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湖北武昌金水闸客店忽然来了一主一仆。主人20多岁,白皙长身,长得跟光绪一样;仆人则四五十岁,无须,说话似女音。两人均操北京口音,租住在旅馆中,很少出来,但服用豪奢,而且还有御用禁物,绝非平常人。仆人给主人端茶送饭必跪称“圣上”,自称“奴才”,这自是皇上与太监了。  相似文献   

14.
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突然接到时任南京“江宁织造”官曹寅(据说,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的奏折,奏折的内容并非是说自己所辖的有关织造方面的事务,而是向皇上反映自从清兵入关之后,江南的汉民读书人多有不服,时刻企盼着“抗清复明”,表现较为强烈,经常聚众到东郊的明陵去吊唁哭庙,少时数十人,多时上百。  相似文献   

15.
一著录木工册鼎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颁赐孔庙之后多有著录,较早的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曲阜县志》、嘉庆九年(1804)《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及道光四年(1824)《金石索》。其中乾隆本《曲阜县志》对乾隆帝颁赐"商周十供"有较详细的描述:乾隆三十六年,皇上临幸释奠,特降圣谕:前岁修葺太学告成,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爰择镌藏周范铜鼎、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用备礼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后汉时所造,且色泽亦不能甚古。  相似文献   

16.
正徐溥(1428-1499,明朝内阁首辅)自幼天资聪颖,读书勤奋。明朝景泰五年(1454),26岁的他在廷试中高中榜眼,随后授翰林院编修,从此踏入仕途。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不久,他被任命为首辅。刚上任,徐溥就遇到一件考验他的事。那年,张皇后的父亲去世了,明孝宗想给老岳父找一块风水好的坟地。此时,一个曾因错被贬的官员献上一块宝地,解决了皇上的心头大事。明孝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爱     
惠心禅师还是个15岁的沙弥时,因为聪明伶俐,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得到不少赏赐。惠心托人将皇上的赏赐送给故乡的母亲,以表孝心。不久,母亲写信来说:你给我的东西,是皇上的赏赐,我当然十分喜欢。但我当初送你学道为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1000多个县市中,以古代皇帝年号命名的县还不多,江苏省宝应县就是其中的一个。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寺尼真如偶获"八宝"献与皇上,代宗视为祥瑞,遂改年号为"宝应",改县名"安宜"为"宝应"。除了这段  相似文献   

19.
<正>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帝亲政,十五年慈禧太后归政,二十四年戊戌政变,这十余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晚清政治史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前此研究,或者概而言之,或者置之不顾。戊戌变法的重要参与者梁启超说:"皇上虽有亲裁大政之名,而无其实,一切用人行政皆仍出西后之手。"~①这一论断为后来的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既定前  相似文献   

20.
周洪才 《文献》2007,(2):161-164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皇上南巡,讲经称旨,蒙特用,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