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改刊以后,我已读了五期。不仅我读,而且因为我办了个家庭图书室,先后有十来个人读过这几期。借阅的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青年人。这说明贵刊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大家都有一种新鲜感。像文史资料一类刊物能在农村获得这样的厚爱也是不多见到的。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10月,我从朋友那里第一次读了《旅游纵览》,被文风所吸引,被文章所撼动,尤其是一篇题目为《野性甘孜,新龙寻兽》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16年全年的刊物,并从网上搜索到杂志的网站。之后的每个月,我家门前的信箱都会收到你们寄来的刊物。阅读时我发现,《旅游纵览》杂志的中文章,无论哪一篇,都必是仔细选择或编辑过的,文字也必是认真审阅或润色过的。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10月,我从朋友那里第一次读了《旅游纵览》,被文风所吸引,被文章所撼动,尤其是一篇题目为《野性甘孜,新龙寻兽》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16年全年的刊物,并从网上搜索到杂志的网站。之后的每个月,我家门前的信箱都会收到你们寄来的刊物。阅读时我发现,《旅游纵览》杂志的中文章,无论哪一篇,都必是仔细选择或编辑过的,文字也必是认真审阅或润色过的。  相似文献   

4.
贺越明 《世纪》2022,(4):15-18
<正>7月1日将届,临近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个重要日子,我不禁想起有关那座半岛城市的一些人与事。那里有好些朋友和熟人,以文化界居多,其中最令我钦敬和怀念的一位,是爱国爱港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时事评论家徐四民先生。想到这位前辈,多年前与他交往的点滴往事相继浮上心头。读时评初闻大名了解经历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在上海攻读研究生时,有机会不时读到香港政论刊物《镜报》月刊,深为这份期刊上的文章尤其是署名“徐四民”的时评所吸引。他的文章紧扣时事,论题重大,言必有据,分析精辟,  相似文献   

5.
日子如水流过,我像一个孩童在不经意中打了个盹,一梦归来,便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想想少年奔放的日子,青年热切的光阴,中年负重的时候,老来未知的岁月,我在回首往事中蓦地感到,朋友在我的生活里是何其重要。但我又在体味自身的经历和掂量社会的世俗中觉得:精减朋友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炎黄春秋》创刊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每期都要认真地看。我周围一些关心政治的朋友,我都介绍给他们看。我认为,这个刊物有两大特点:一个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刊物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反映其真实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史学月刊》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喜欢并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它不仅给我以知识,还扩大了我的治学视野。《史学月刊》的前身是《新史学通讯》,是我国著名学者创办的。当时史学刊物很少,在河南省有《新史学通讯》,在天津有《历史教学》。新史学从那时进入我的记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今日的收获,《史学月刊》成为我国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箴言     
《环球人物》2012,(26):95
平庸是活着的死,吝啬是富有的穷。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两强相遇勇者胜,勇者相遇智者胜,智者相遇仁者胜。  相似文献   

9.
<正>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提出中国史学上的"反思"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偶然因素:从史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有青年朋友提出这样的论点:中国史学长于记述,是"记述史学",而缺乏理论,甚至没有理论。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由于我自己在20世纪六十年代读研究生时,是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因此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此发达的中国史学,怎么会没有理论呢?但是,要说中国史学有自己的理论,那么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郭弘 《丝绸之路》2013,(6):119-123
本文从李清照"春愁"里的闺音原唱,勾勒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生境遇与情感轨迹,揭示她的人生情怀、生命意识之演变。李清照的伤春词在表现女性的爱情悲喜、角色苦闷、精神风范、家国之情等方面其有积极的开拓与超越,其蕴涵的美好词性高贵而朴实。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炎黄春秋》2012,(2):25-27
我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到的香港。原计划到香港后再经越南去昆明读大学。但是有些人劝我,内地(指重庆、昆明)经常遭日本轰炸,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在我拿不定主意时,一位《大公报》的朋友给我写了个便条,介绍我先去看范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命犹如一条河流 ,少年时涓涓水珠 ,清流晶莹 ;中年时奔流峡谷 ,浪遏行云 ;待到老年 ,河流已近大海 ,水面宽阔了 ,波涛平稳了 ,乃包容万物 ,吐纳日月 ,一种人格的力量则以宁静而恢弘的方式显现出来。在我的心目中 ,夏衍就是一条阔大、平静而充满人格力量的大河。我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际认识他的 ,那时他已经 78岁了。从那以后直至他辞世 ,我见到他许多次 ,或听他娓娓叙述 ,畅谈一两小时 ,如坐春风 ;或者见面时仅得只言片语 ,也能有所感悟。他的一生 ,经历多矣 ,磨难多矣 ,或者可以说 ,在有了太多的经历和磨难之后 ,欣慰也多 ,深…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14.
<正>当朋友把青年画家宋崇明的作品拿在我眼前,我被幅幅生动的画面打动了。宋崇明虽出生在江苏睢宁县,但他画的却是皖山皖水,表现的却是"徽墨""黄梅调"。我很纳闷,细问才知他青年时期从苏北考入安徽省黄梅戏校美术专业。安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多少名流志士,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可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圣地  相似文献   

15.
刘及时 《百年潮》2014,(4):50-53
正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在河北老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和《斯大林传》,在学校里与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办了本油印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和粗浅的共产主义理念。在参加学生爱国救亡运动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组织上的帮助下,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热血青年一步步成长为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战士。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开始对华北地区乃至中国进行全面侵略,我的家乡也沦陷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经组织安排,我告别了故乡,一路向西,几经辗转到了西安,又在那里的同志们的帮助下,终于到达了我日  相似文献   

16.
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干一行爱一行。我被吓着了。我自己,简直是干一行恨一行。比如做学问,以前远看时,就觉得这事多优雅多清高啊。坐在烟雾缭绕的书房里,读些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妻女欣喜有了属于三个人的家,因为妻子和女儿邀请各自的朋友同学到家玩时喜欢说:我们家是二号楼三单元二楼。然而说到家,我一说就说的是离县城二十多公里,坐落在叫泽林的一条山沟沟里的那座黄土小院。 两居室的单元房比泥抹的农家小院有它的方便和舒适,我努力与这钢筋做架红砖做墙的建筑物进行着感情上的沟通,比如我用一些花草打扮它,在各个房  相似文献   

18.
掐着指头去看戏 杨源是福建省政和县极其偏远的一个乡村。每到农历二月初九这天,村里总会来一些城里的客人,上这儿来看戏。今年的二月初八,我和几位朋友就约好早早来到了杨源,却不期与几位来自省城的大报记者及省内的一些摄影师相遇,彼此相见,格外高兴,还相互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里有戏? 杨源的古戏演得还是颇有名,也很有味的。我一位曾在这里当过两年县委副书记的朋友也是位摄影师,曾组织福建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到此采风过。看过也拍摄过这戏的朋友都说好,竭  相似文献   

19.
1986年的夏天,我刚调到省志办。主持工作的朱锡通副主任告诉我,我的主要工作是编《江苏地方志》。当时,担任编辑工作的只有我一个人。刊物的出版已经筹备了一段时间,征集到了一些稿子,但是数量不够,还要再组织一些稿件。朱主任鼓励我先要好好学习,并叫我先领一本来新夏先生的《方志学概论》让我仔细读,他说,每星期三下午都有业务学习,每个人都要结合这本书,讲一课,谈学习体会。面对方志编修和编辑杂志这两项陌生的工作,我感到了压力。  相似文献   

20.
正侥幸存在的《农村青年》文革是"革"文化的"命",不用说,也就是"革"文化的载体——刊物的"命"。到1966年年底,除了《红旗》等几家刊物外,大批的刊物都先后停刊。有一份叫《农村青年》的刊物,居然办到1967年底,发行量高达30万份。《农村青年》怎么会如此幸运?它原名《农村知识青年》,文革前由上海办的。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后,第一书记柯庆施认为,未来是属于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