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徐文惠 《纵横》2010,(8):16-20
关于徐海东,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曾经这样写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而蒋介石和毛泽东对他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蒋介石曾经称徐海东为“文明社会的一大害”,必欲除之而后快;毛泽东则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徐文惠 《纵横》2012,(3):20-22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相似文献   

3.
出身世代窑工之家的开国大将徐海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不仅被毛泽东高度赞扬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而且在民间还素有“红色窑将”之称。徐海东除了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外,在生活中也堪称是淳朴、执若、坦荡、正直的一代典范,这从其生前二三小事中足以体现,故记录下来以供今天乃至后世人们体味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述一位机灵可爱的“山西娃娃”:“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己能照顾自己,……我问他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相似文献   

5.
1936年6月,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来到我国陕北苏区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参观访问。之后,斯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历史篇章——《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这部巨篇"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向全世界揭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所在地——陕北,有着一片全新的天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这一边,它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远渡重洋"寻找东方魅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孙健三 《百年潮》2011,(6):71-72
关于斯诺的延安之行,世人最熟知的莫过于《西行漫记》。他在延安拍摄电影之事,鲜有人提及。笔者在多年中国电影历史史料搜集与梳理中,发现两份关于在国统区播映斯诺在延安拍摄电影的史料。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用电影向苏区以外的世界,直观地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和中共领袖们风采的记载。恰逢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百年潮》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根据上述史料撰写此文,与关注中共党史和中国电影史的人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7.
《西行漫记》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的力作。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曾评价说:“《西行漫记》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样本,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武际良 《纵横》2012,(2):4-9
作家萧乾曾这样回忆斯诺:有的外国记者比他待的时间更长,经历的更多,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活”的中国。他们的见闻是浮光掠影的,只是生活在当天的“热消息”里。由于鲁迅的指引,斯诺这位外国记者未停留在“热消息”中。他以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9.
焦白 《史志研究》2001,(3):21-26
“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是在科学地分析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全面深刻总结。在建党80周年之际,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与时共进,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先进性、始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我们深人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带人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帮助中国革命的苏联人中,却没有中共领导人的私交;而在敌对的美国,却有毛泽东的知己。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公映的电影《秋之白华》讲述了瞿秋白光辉而短暂的传奇人生,以及他与杨之华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马飞海同志为总主编的《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全书分为十二卷,其中革命根据地货币单列一卷,定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卷。  相似文献   

13.
方继孝 《收藏家》2005,(7):29-32
徐国源先生在所著《丰子恺传》的引言,他是这样介绍和评价丰子恺的。  相似文献   

14.
蔡福源 《江淮文史》2000,(2):91-103
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自问世以来,历数十年不衰,当今正是出版发行的旺盛之际。他的名字像插上翅膀似地逾越国界,飞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5.
晓岷 《世界历史》2002,(1):121-121
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祖熙教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出版的《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1 861— 1 91 7)》 ,是一部一系统、全面阐述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专著。全书分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 ,共九章 ,3 7万余字。本书通过分析 1 861年农民改革和 1 90 6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评估地主经济向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农民分化和富农经济的发展 ,揭示了俄国农民问题的症结。通过对俄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问题的分析、论证 ,指出了俄国赶超型工业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阶级君主立宪制过渡的复杂性。再…  相似文献   

16.
袁喜生 《史学月刊》2002,(10):121-123
中国传统目录学发展到清代,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目录学作,不仅质量有明显提高、体例有重大突破,而且数量之多也远非前朝可比。据范凤书先生统计,这一时期仅私家所编目录,就有670种之多,其中至今仍然存世的,还有350种左右。(《中国私家藏书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我以为,这个数字,也只能大致反映当时的情况,真正确切的统计并不容易做到。由于条件的限制,统计时有所缺漏实在是难以避免的,例如本在这里向读介绍的清初周在浚的《访求中州先贤诗集目》,就不在范先生的统计数字之内,而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起来,对军事思想的研究一直是较为薄弱的一环,专门的研究著作为数不多。正因为如此,当于化民、胡哲峰的新著《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作为一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面世时,我们感到格外的高兴。检读此书,在如下几个方面留下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宗拉杰画师一生最难忘的日子,是1999年12月3日,那天他收到了英国伦敦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发来的入选证书。上书“最长的唐卡——《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长618米,宽23米。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的“外交新思考”的讨论,作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年,是1871年中日直接交涉以来最好的30年,在当前国际关系背景下,提出联合日本对抗美国是无的放矢,因此“撇开历史”或“搁置历史”不是解决当前中日关系的良策。近几年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如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都是日方引起的,不是中方引起的,为了进一步密切中日关系,推进亚洲和平,首先要解决日本政治领导人的历史认识问题.改变“脱亚入欧”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