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运昌 《神州》2008,(3):48-51
1925年秋天,我17岁,刚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乐亭县党组织就派我和另一个人到苏联去学习。党的负责人把一封介绍信交到我手里,说:"到北京去,找李大钊同志!"听说要去找李大钊同志,我心里非常高兴。他的家大黑坨村离我的家只有8里地。他在我们那一带相当有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许多有关他的故事。他少年时就才思敏捷,能文善诗;他出洋留过学,是个大学者,大教授。我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又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想起了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889—1927)的著名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生动地表达了他肩负变革社会的重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英姿雄风,很值得认真地学习和领悟。其实,李大钊的“铁肩”是从小开始磨练的。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的父亲李任荣,在他出生之前就因息肺病而撒手人寰了。可怜的李任荣的妻子拖着身孕,艰苦度日。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生了。他的母亲苍白而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然而,因为过度的感伤和劳累,她实在支持不住了,在李大钊一岁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同志批注过的两本讲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文物春秋》2007,(4):74-76
现收藏于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的两件珍贵文物——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时的讲义《豫科法学通论》和《正科刑法讲义》,内有学生时代的李大钊所作的标识和批注,是极为珍贵的革命文物,经全国近现代文物鉴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本文对这两件文物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曹小林  于海英  李敏 《文物春秋》2005,(3):76-76,78
<正>在河北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东展厅的展橱内,陈列着一只李大钊童年时代在家乡大黑坨村谷家私塾读书时用过的小书箱,是由他当时的学友谷兴三的家人保存的,1997年征集入馆。书箱为木制,长方形,呈棕红色,长69.5厘米,宽40.3厘米,高41.2厘米。为国家二级文物。  相似文献   

5.
刘晓艳  杜全忠 《文物春秋》2002,(1):75-75,62
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东展厅的展橱内,陈列着一条毛毯,因为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这条毛毯已经没有完整的边角,显得非常破旧。现存的毛毯长196、宽86厘米,颜色已由原来的浅褐色变成现在的土黄色,边缘有多道黑色条纹。可以看出,这条毛毯除多处补有粗布补丁外,还有一些破洞,并经过了重新拼接。然而这块极其破旧的毛毯却记载着李大钊关心革命同志的一段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郭东曙 《文史月刊》2007,(7):F0004-F0004
从唐山市走高速公路到乐亭县大黑坨村,用不了3个小时的车程。汽车开过一条很长的街巷,便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故居。该故居全为平房建筑,系李大钊之大祖父于1881年监造的,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1010.1平方米,建筑面积434平方米。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当地政府于1958年将它修复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又将破坏严重的故居于1978年照原样作了修复。故居分东西两院,李大钊生前住在东院,为大祖父的遗产,西院是三祖父的住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生于中院之三间东厢房的北间,东正房三间是长期住过的房子。前院东三间厢房是其伯父教私塾的学馆,李大钊曾在此上过学。  相似文献   

7.
正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出生于河北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参加“研究系”活动质疑朱志敏已出版的多部有影响的有关李大钊的年谱、资料集和著作几乎一致断言:李大钊曾参加过研究系的活动①。这一结论的依据均来自于白坚武的日记。白坚武在1916年5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研究会开会,到会者有孙伯兰、李大钊、王法勤...  相似文献   

9.
我在苏联的风雨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9月初,李大钊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华北分会主席名义,在北京组织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考试,我有幸参加并得以通过。这年10月5日,经段纯、颜蔚辅同志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北大”支部书记李国瑄的主持下,我在镰刀斧头旗下宣誓入党。在欢送赴苏留学的茶话会上,李大钊指定我为小组长。10月中旬,我们一行五人离开北京南下上海,准备乘“得富利”号轮船赴苏俄。 经过长途旅行,我们途经海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08,(3):68-73
李大钊纪念馆座落于河北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1997年8月16日建成。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纪念馆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其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牌楼式南大门,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馆名"李大钊纪念馆";8根功绩柱,象征着李大钊同志的8大功绩;4根导向柱,示意分散人流和起装饰作用;8块浮雕,展示李大钊同志主要革命实践活动足迹;38级台阶,寓意李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历程;序厅两侧镶嵌工农革命浮雕;瞻仰厅正面设李大钊同志汉白玉坐式雕像,雕像后衬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两侧是其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东西展厅,配以现代化的设备,全面系统地展示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其它建有书画厅、电教厅、研究室、资料室、接待室、纪念广场等。纪念馆建筑风格融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并与园林绿化相结合,朴素、简明、大方,体现了李大钊同志的精神风范。李大钊纪念馆是李大钊同志生平业绩的展览中心、研究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宋霖 《神州》2008,(3):76-81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平山县西柏坡村进抵北平。当远远看到古都城墙时,毛泽东激动了,他感慨地对同行的同志们说:"30年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此时,李大钊已经壮烈牺牲22年,他和他的忠贞  相似文献   

12.
胡适与唐山     
1930年,《胡适文存》第三集出版时,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词——"纪念四位最近失掉的朋友:李大钊先生、王国维先生、梁启超先生、单不庵先生。"李大钊长胡适3岁,胡适与李大钊相互知名当是在1917年前后,1919年胡李二人共事于北京大学,1919年至1924年联名发表的各类启事有16件之多,1920年8月联名发表《争自由的宣言》,1922年4月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显示了政  相似文献   

13.
<正>明年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可以说,没有早期党的创始人和缔造者,90年前也就很难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起码我们党不会有长达90年的光辉历史。而提到党的创始人和缔造者,可以说出多位一大代表的姓名,但众所周知主要是两位:一是陈独秀,一是李大钊。其中李大钊已于1927年4月6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38岁,名  相似文献   

14.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1926年2至4月间李大钊写给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处工作人员的三封亲笔信.其中标为4月10日的一封是写给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1889-1937)的.标为2月1日和3月2日的那两封是写给某位"亲爱的同志"的.显然,应该也是写给同一个人加拉罕的,因为在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处,对李大钊信中提出的问题,只有加拉罕一个人有权决定处理.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同志(一八八九年——一九二七年),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他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入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史学家。五四运动前,大钊同志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时候,他的历史观比起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活动家已经有明显的优点。这是他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很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因。五四运动后,大钊同志成为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同时,坚决主  相似文献   

16.
今年12月22日是王炳南伯伯逝世15周年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王炳南伯伯是和蔼的长者,是我的忘年交。我认识王炳南伯伯是在1971年4月4日,当时我和哥哥一起随父亲到江西上高县外交部“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我们父子三人被安排在一间九平方米的房子中,张灿明夫妇、焦若愚夫妇就住在我们的隔壁。父亲带我熟悉环境,走到住所旁的一片小树林时,我看到有三个人迎面走来,父亲惊喜地小声告诉我:我是王炳南。父亲和炳南伯伯同时紧走几步,炳南伯伯一把拉住我父亲的手,大声说:“希禄同志,你好吗?我好想你,我想你会来的。”“王部长,你好,裕云同志好吗?”炳…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正因其政绩显赫的缘故,以致学术界对这位先驱在“五四”前后作为文化哲人的一面淡化了。由此,笔者的选题不无拾漏之嫌。然而,这里的拾漏并不等于说本题“前无古人”,事实上,学术界间或提及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笔墨多少有之,只是我们感到总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当一些对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素的知名学者将李大钊的文化内核归为“折中调和”时(比如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就持这种观点),我们感到有种隐隐的不安。还李大钊这位文化先觉以历史本来面日势在必行,笔者就这一课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留学日本的热潮,李大钊也随着这股热潮,于1913年踏上了日本的国土.李大钊的家乡所在地——河北省乐亭县,濒临渤海,距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的唐山较近.1889年他出生时,那一带的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唐山至天津的铁路修成后正欲向秦皇岛、山海关延伸.这使他自幼就受到近代思想的影响,极想富国强民,使国家早日实现近代化.基于此,他接触新学较早,在永平府中学读书二载后,就在京奉铁路全线通车的1907年夏天,“感到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天津当时为直隶总督府所在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袁世凯创立的一  相似文献   

19.
张厉生传     
张厉生,字少武,原名维新,字星舟,河北省乐亭县人,1901年6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二)生。和李大钊同乡。张家世代务农,其父张绳武弃农经商,常远赴关外的吉林、长春及辽宁公主岭一带做生意,目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暴行,极为愤慨,常有激愤言词和行为,因而招致日本人忌恨,一度被抓进监狱,倍尝苦楚。张厉生幼年时常听到其父对他讲述这些事情,并在心里留下极深刻印象。张厉生8岁入私塾,在其父的严厉督责下,养成了勤奋学习、一丝不苟的习惯。1914年,  相似文献   

20.
安若 《炎黄春秋》2001,(6):22-23
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27年被军阀张作霖下令绞杀,举世震惊。尤其是他被害后,停灵六年不能安葬,直到1933年春,在社会名流学者的奔走呼吁下,在进步群众的捐助下,终于在4月23日举行出殡和安葬。我的母亲刘静君和表兄刘导生都是这次治丧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我得以跟随母亲耳闻目睹了这段经历,并在我家里保存了近七十年的李大钊出殡的照片。李大钊原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牺牲后,校方每月发给家属50元抚恤金。这次治丧活动由地下党组织领导,由北京大学公开出面,校长蒋梦麟任治丧募捐委员会主任,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等名流学者任治丧委员,其中一些人虽然在政治观点和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