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忱 《福建史志》2007,(1):52-52,51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同始县)人.生于唐咸通二三年(862年),卒於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兄弟3人,王审知排行第三,号三郎。王审知少时好读书,有抱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唐末至五代初期,福建在王审知的治理下,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取得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长期以来,人们对王审知治闽业绩交口称颂,也许没有注意到王审知取代大哥王潮掌握福建大权是煞费苦心的,其中谜团至今难解。唐朝末年,朝廷政治腐败,赋税繁重,灾荒连年,黄河以南尤为严重。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在长垣率数千人起义。次年,黄巢聚众数千人响应起义。广明元年(880年),淮南道寿州屠夫王绪  相似文献   

3.
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夫妇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河南光州固始人。唐乾宁四年(897年)任威武军节度使,寻封瑯琊王、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福州,追封忠懿王。翌年三月四日安葬在福州西郊的凤池山,与妻任氏墓毗邻。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王审知次子、闽国第三代主王延钧,以父母坟墓所在山岗风水不利国运为由,将王审知夫妇灵柩迁葬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凿山为陵。陵山覆斗状,俗称斗顶山。 1981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着手对  相似文献   

4.
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5,(1)
刘华字德秀,系南汉南平王刘(?)的次女,封燕国明惠夫人。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嫁与闽王王审知次子、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即王鏻)。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卒于闽。刘华墓在福州市郊战坂乡莲花峰下。莲花峰是福州城北主峰,上锐下圆,形若莲花,因而得名。东西二麓称为东、西室山。墓负山面海,是五代闽王族葬地之一。闽国王审知墓在东、西室山之中,东、西二室山王坟累累,王延钧,王继鹏等相继葬此。五代时特在山南麓建莲花和永兴两寺,立八僧(?)守冢。刘华墓即在王审知墓东  相似文献   

5.
<正>从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自立,至北宋赵氏统一全国之前,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统治福建的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闽国。唐末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随王绪入闽。王氏兄弟依靠崇山峻岭的天然屏障,积极推行"保境安民"的治国方略,"宁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劝谕农桑,招抚流亡,交好邻国,奖  相似文献   

6.
福建许多家藏族谱 ,在追溯入闽始祖时 ,都载明“其先来自光州固始县” ,而且是“随王审知入闽”。民间还相传 ,北方人 (指中原 )原本没有足践趾 ,因随“王公”(指同安北山宫奉祀的王审知 )千里跋涉 ,结果“脚盘”裂开 ,形成了五个脚指头。传说当然不足为信 ,但说明中原移民徒步的艰辛。那么福建各个氏族的祖先是不是都是光州人 ?明代金门人洪受在《光州固始辩》一文中明确指出 :“夫闽祖光州 ,相传之谬也 !”福建是古闽越人居住地 ,据历史学家考证 ,台湾高山族也是古代越族的一支。古闽越人断发纹身(用蚌壳挫断头发 ,在身上挑刺花纹 ) ,凿齿…  相似文献   

7.
晚唐,藩镇割踞,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福建属闽国。闽太祖王审知,字信通,唐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唐昭宗李晔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朱温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又加拜中书令,封闽王。审知殁于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在位二十九年。嗣后由其长子延翰、次子延钧、孙继鹏(延钧之子)、三子延羲、四子延政相  相似文献   

8.
《三山志》载:"高祖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王故地。都冶,今欧冶池山是也。""闽越王故城即此山西北。"此记载如指闽越国晚期宫殿遗址是对的,若指无诸在欧冶池山建都城则是错的。还有甘棠港位置,《三山志》有"福安甘棠港"之说,不符合瑯琊郡王德政碑与王审知墓志铭的记载和史书对甘棠港的记载。五代海船可开到福州城下,为发展对外贸易,王审知没必要到距福州200公里左右的甘棠镇穆阳溪开辟甘棠港。王审知开辟甘棠港碎石处在今琅岐岛金牌门,甘棠港为今琅岐港。  相似文献   

9.
唐末五代闽国时期.福建开启了陶瓷业发展的新阶段.这与王审知入闽及其后的经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德化、福州为例.阐述闽王王审知对福建陶瓷业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纪年表查证,五代通文三年(938年)属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南方闽国康宗王继鹏(通文936年~939年)时期。据史料记载,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审知兄弟攻占福州,并逐渐据有福建全地。乾宁四年十二月(898年)王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审知子王延钧称帝,建都长乐(今福建福州),国号闽,年号龙启。945年闽即为南唐所灭,共历6主37年。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60年),墓葬用俑基本沿袭唐代规制。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发掘的前蜀、南唐、闽等小朝廷的帝王和高官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陶俑,它们除了共同的时代特征外,还各具地方色彩。例如江苏江宁牛首山发掘的南唐二陵,虽然许多珍贵的随葬品虽已被盗掘或破坏,但还是出土了一批宝贵的文物,以男女陶俑最多,共一百九十件,其中除宫女、舞伎、武士等外,还有许多人首鱼身、人首蛇身、双首蛇身等形体怪异的俑,应属镇墓压邪的神怪形象。该墓有明确纪年,且以出土的陶俑最具特色,可分为武士俑、男女侍俑、鬼神俑等,虽塑造较为粗糙,但却栩栩如生,是从心灵出发而又回归于心灵的艺术佳作,诠释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演化和心理活动。另外,该墓还出土有阴刻篆书墓志铭一块,其内容虽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但却可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既是墓葬断代的确证,也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江建敏 《安徽钱币》2007,(3):38-38,62
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中,铜钱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货币流通领域里,铅锡钱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份额。例如,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的开元通宝钱,南汉的乾亨重宝钱等。清咸丰四年,更铸过大小多种铅钱。只是它们多被人以私铸和冥币相论,惟锡母钱方能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以铅铸钱始于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最早以铅铸钱的国家,这己为人们所公认。但是,具体早到哪一朝代?就其说不一了。有“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之说;有始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的永通万国钱,“永通铅钱,旧谱未载。此铅钱之始”之说;有“以铅制钱始于周代”之说等,前后相差逾千年。  相似文献   

13.
陶岳《货泉录》记载 :“闽王审知铸大铁钱 ,亦以开元通宝为文 ,五百文为贯”。道光版《福建通志·钱法志》则进一步认定 :“龙德二年 (92 2 ) ,闽铸大铁钱 ,以‘开元通宝’为文 ,仍以五百文为贯。”而现存实物“开元通宝”大铁钱因背面饰纹不同有两种版别 :一是背穿上“闽” ,穿下仰月纹 ;二是背穿上巨星。人们依据上述文字记载 ,将两种版别的“开元通宝”大铁钱均归属为王审知所铸的五代闽国钱。我们通过对出土资料的分析和现存实物的观察研究 ,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记载等多方面考证 ,确认王审知所铸的“开元通宝”大铁钱仅有背穿上“闽” ,穿…  相似文献   

14.
闽王王审知初入福建时,曾在四十一都一带屯军征战,他的母亲不幸客死他乡,墓地就建在四十一都的昆岗(今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光坑自然村)。新加坡《王氏开宗百世录》和青水龙吴《王氏族谶有相同的记载:“徐氏,封固郡夫人,逝于人闽途中青水龙吴光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论述福建连城"河源十三坊"逐年轮流供奉王审知的情况,并分析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原因、特点、实质以及它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承晋 《福建史志》2020,(5):35-40+72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第5期)曾发表王铁藩《唐末开辟的甘棠港址考》(以下称《港址考》),此后,福建学术界对此展开热烈讨论。质疑者有"连江说""长乐说""福州琅岐说",本文以新发现的史料证明王审知开辟的甘棠港即福安黄崎港;阐明刘山甫曾从宁德东洋迁居黄崎镇对岸的凤澳(今湾坞),《金溪闲谈》的金溪即宁德金溪,刘山甫为凤澳刘氏一世祖。  相似文献   

17.
李玲 《福建史志》2014,(6):56-57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佐王审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率兵响应王绪起义,携母徐氏率军一万多人辗转南下,进入福建。在征讨沙县二十七都十八盂“蝙蝠洞”(今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时,进驻现永安青水乡一带,并在青水昆岗(现青水龙吴村)驻军长达5年(另说3年)之久,建造罗兜祠、上官厅、中官厅、下官厅、兵房、兵坪、马道、练兵场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后立屋官厅为“三王祖祠”。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保存有大量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珍藏在福州市博物馆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便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历史的重要物证。一、孔雀蓝釉瓶见证福州与西亚等国的贸易孔雀蓝釉瓶,1965年出土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莲花峰南坡斗山塔仔里的刘华墓。刘华是南汉国南平王刘隐的次女,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嫁给王审知的次子王延均,唐封燕国明惠夫人,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卒于闽。墓中共出土3件孔雀蓝釉瓶。  相似文献   

19.
沈淦 《文史月刊》2011,(10):34-34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建州.有个诗人,名叫江为。 当时,王审知父子建立了割据福建的闽国,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发展沿海商业,鼓励海上贸易,还设立学校,  相似文献   

20.
唐末五代时期,莆田才士辈出。黄滔(字文江)就是其中的精英代表之一。他工诗、善文,尤擅律赋,是一位全能的文学家,福建文坛公推其为“盟主”。在辅佐王审知治闽的八年间,他力劝闽王放弃称帝,勤政爱民、重教兴学、通海招商,使闽地的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相对安定的地区之一。诚如明黄仲昭在《八闽通志》中所言:“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黄滔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