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上地下现存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已有500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多数属于文物建筑的范畴。可以说文物建筑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护与维修工作十分重要,管理和治理好其周围的环境在今天也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瑰宝,它见证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对研究我国历史的朝代更迭,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人物的出现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因而文物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谈到文物的保护,与之相关的文物环境因素是不容回避的话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大气、水、辐射、水土流失、人为因素等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并就文物考古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古文物建筑     
《文物》1953,(8)
敦煌石窟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其中的壁畫、塑像、唐人寫經,和很多歷史文献的资料都是世界知名的。在建築上它還保存着唐末至宋初的六座木造窟檐,是我國建築史上的重要遺物。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個偉大的歷史文物,特撥款修繕,圖為四三七窟窟檐修理復原後全景。  相似文献   

4.
正一什么是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物看作是"文化财产",印度、希腊认为是"古物",西班牙认为是"历史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来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价值的古迹遗存等。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  相似文献   

5.
浅谈文物     
谢枫 《文物世界》2009,(1):45-46
所谓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了当时特定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和物质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7.
文物记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搏,为现代考古人员追溯文化发展、朝代变迁、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媒介。文物考古工作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文物考古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与瓶颈,不利于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分析环境对文物造成的影响以及文物考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文物考古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文物考古工作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宝奎 《黑龙江史志》2013,(15):154-154
随着中国古代艺术品不断地被人们发现,文物考古文化与文物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文物鉴定市场在这两者的促进下也在逐渐的兴起。,就使文物考古和文物鉴定界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将在简述文物考古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后,分析一下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然而,由于文物管理方法的不善和不规范的定级方法导致许多文物并没有得到妥善管理,本文分析了文物管理中的缺陷和漏洞,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及文物定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29日下午,成都市文化考察团一行8人在德国莱茵州文物局进行了考察。莱茵州文物局位于科隆市近郊的布劳威勒(Brauweiler)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恬静。莱茵州文物局在‘座叫圣尼姑劳斯的罗马式修道院内办公;这座修道院始建于公元12世纪,1803年曾被拿破仑占据。现有两个庭院和一座花园,占地约有30余亩。  相似文献   

11.
瞒报的原因,一种是因为地方长官担心管理文物建筑责任重大,万一出事,会误了仕途,不如不申报文物为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摄影技巧的角度,包括摄影器材的选择,拍摄过程中的构图、灯光、文物的不同质地等方面,从个人角度浅谈多年来从事文物摄影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文物修复就是将残缺不全的文物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的本来面目,文物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韩晓颖 《神州》2012,(10):311-311
文物鉴定,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科学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打下比较科学的材料基础。同时,文物鉴定又是保护、收藏的基础,其道理很简单,不辨明真伪,或把赝品当成真品,就失去了保护、收藏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幢古老建筑可以有多方面的价值。它可以有实用价值.还能住人:可以有经济价值,还卖得出一笔钱:可以有情感寄托价值.引起一些人的怀念之心。这些价值都不稳定.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它们都会渐渐降低甚至消失。但它有一种价值是不会降低和消失的,那就是历史认识价值,它们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也主要是在艺术史和科学史的框架里体现。就是说.古老建筑都携带着历史信息,而这信息的价值只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越来越强。一幢古老建筑,当它携带的历史信息比较丰富、独特,在所有历史信息的系统中占有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它就可以被审定为文物建筑。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好历史物古迹,建立一个丰富而完整的物保护体系,发挥社会保护物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物保护。成都市在保护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物建筑的保护,体现在《成都市物保护管理条例》里,“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建筑、构筑物。并强调了对物建筑的依法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重要基石。人为破坏是威胁文物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建筑结构、文物价值维度建立文物建筑定损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重点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文物损坏程度进行评估。希望通过专题研究和探讨,为整个文物定损评估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为文物督察、执法和处罚等提供更为科学、专业的裁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三到此一游!”、“李四一游到此!”这些标识曾经屡见不鲜——在旅游景点中文物建筑的砖墙上刻着、木柱上写着。随着社会的进步,《文物保护法》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现象已不多见。这样一种变化对从文物建筑与旅游的关系这一维度出发,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考察文物建筑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是一种问题已不存在,因而不再需要关注的消极性否定,而是一个富有启示性价值的切入点和一个积极性边界限定,像数字方程式中的一个已知条件,有助于对所要探究的问题求得一个有意义的解。那种主动留下印迹的行为反映了人性的一种基本趋向,而这种不留印迹的行为是对留下印迹这一行为的超越和提升——“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变化在提出留下什么样的印迹以及如何留下印迹的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在理解和欣赏的层次上,通过精神小康趋向大同理想的努力中,去达到留下印迹的最高阶段。武学的最高境界摒弃了刀剑,佛学的最高境界归于无言。像珠宝般点缀在中华山河间的文物建筑,有它源于自然、物质性贴近大地、可直接为人的感官感知的客观实在性的一面,同时也有源于精神、理念性高扬向上、可间接为人认识的主观思辩性的一面。前者的谦卑使一个伟人的平凡更...  相似文献   

19.
文物建筑保护均方法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建筑保护,从19世纪初萌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逐渐成熟并形成体系。成熟的标志是1964年由ICOMOS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它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饱含着过去年月的信息而遗存至今.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这就是说.文物建筑的价值,根本在于它能见证历史。形成体系的标志是第一.1976年.UNESCO第19次大会通过了《内罗毕建议》,建议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建筑群包括城镇和街区,其中当然会有就个体上看并非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普通的”房屋,  相似文献   

20.
对个人的文物收藏、鉴赏,一般称之为民间收藏。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在奴隶社会的商朝就已重视收藏,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殷人收藏典册的“府库”,就是一个例证。到了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收藏、研究文物成为朝野的风尚。收藏学同金石学、鉴定学等也逐渐发展起来。清朝是我国收藏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民间收藏的兴盛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从贵族官僚到殷实富户,都以收藏古物为时尚,并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和一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文物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