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魏元熙墓志记录了他人仕至被杀,一生在官的事迹。本文通过墓志与史籍对照相互印证,搞清了中山王元熙的享年、宫秩情况、被害之事、葬于何地、在军状况及熙妃于氏的一些情况,补足了史料的不足,并对墓志书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北魏《高道悦墓志铭》于1969年出土于德州市,现存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因志主高道悦身世显赫、事迹显著,加之墓志字体古朴厚重,笔意苍劲有力,出土后便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综合考析了志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家族墓地等相关情况,并对高道悦的死因作了深入的分析。此墓志是研究北魏孝文帝时期政治、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二期发表我的《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一文,对宁懋墓志作过录文和浅释。《中原文物》1981年第一期刊登了胡顺利同志的《北魏宁懋墓志释补》,对我在墓志录文中:“妻荥阳郑□女,太武皇时,蒙授服常侍,郑口女遗姬以去。”几句提出不同看法,并在结语中认为:“郭同志所作宁懋墓志录文中的‘太’字,似应作‘宣,字为是,‘太武皇时’实应是‘宣武皇时’。墓志所云当指为北魏宣武帝诏  相似文献   

4.
1984年,唐山市文管处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墓志,(见图)现收藏于唐山文管处。 墓志为青砂岩质,底盖两件,略呈正方型,横为35厘米,竖为32.5厘米。墓志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铭文字迹清晰无缺,志后阴刻从右至左十行,每行十字,末行为九字,共79字,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宗室元延明墓志虽然早在上世纪初叶出土,然尚无专文对墓志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墓志连同传世传记以及其他相关的北魏宗室志文反映了元延明的世系、家族婚宦网络、人文与政治好尚等情况,乃至魏末乱局中隐微的政治图景。其中,元延明服膺华夏文化、长期处于中原名士和迁洛鲜卑内部汉化佼佼者之间的交游圈的经历,是促成其参与元颢入洛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武俊华 《文物》2023,(1):70-77
<正>201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抢救性发掘了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全长约50米,是目前古河东地区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北朝墓葬。墓葬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扰,残存青石墓志一合,为北朝历史及河东世族薛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  相似文献   

7.
1928年在洛阳城东董家村北出土的北魏元爽墓志堪称魏碑中的上品,在书法与雕刻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志文详实地记载了元爽的生平履历,集中围绕仕宦和家学门风展开,反映了贵族主义思想和北魏内徙胡人官僚化、门阀化、文士化的成就。元爽自起家一路仕途平坦,深受皇帝信任,委以重用,却在如日中天时英年早逝,其背后的隐情值得细细推敲。墓主元爽的生平是特定年代的反映,也是北魏社会形态和当朝政治生态的缩影,所以墓志的考释要在考据的基础上将志文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才能挖掘到更多信息,还原更加全面而真实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北魏元苌墓志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济源市发现北魏元苌墓志一方,志文共664字。元苌是北魏王朝的重要人物,《魏书》有传。志文记录了他“历奉五帝”、“内任腹心,外蕃维扦”的生平事迹,是研究北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钧 《收藏家》2012,(6):25-34
概况刻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传1996年出土于河北元氏县。志石正方形,有盖。志石首题"魏故南赵郡太守李府君夫人崔氏墓志铭"。边长六十七厘米、正书三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三十三字不等,计一千零五十七字。  相似文献   

10.
姬静及姬静先祖不见于《魏书》《北史》等史籍,故姬静墓志可补史籍中有关北魏时期姬静家族记载之阙。姬静经历北镇之乱、河北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将其墓志与正史对校,可发现其对于进一步认识北魏后期统治者优待武人政策、中央与地方政局演变、尔朱荣势力发展、高欢安抚尔朱氏残余势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墓志的刊刻时间亦包含了复杂的政治背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2期发表郭建邦同志的《北魏宁懋石室和墓志》一文,对著名的北魏宁懋石室画象和墓志的拓本全部公布,并为其内容进行初步考证。今试就郭同志的宁懋墓志录文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参考。在郭同志的宁懋墓志录文中,有这样几句:“妻荥阳郑□女,太武皇时,蒙授服常待,郑□女遗姬而去。”查所附原墓志拓本(图版柒),此处的“太武皇时”句中的第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元月,孟县城关公社斗鸡台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在修渠取土时,发现北魏司马悦墓葬。墓位于县城西南二公里半的高岗上,南距黄河滩岸边半公里左右,北依丘陵,通往洛阳的公路从它北侧通过(图一)。据说解放前是土冢,高两丈余,因群众不知来历,逐年削小,发掘前高出地面已不到3米了。一、墓室结构该墓葬分墓室、墓道两部分,砖结构,拱顶。墓道向南,高1.85、宽1.23、长2.06米,大砖铺底,小砖砌壁,顶部砖券弧形。大砖长34、宽16、厚7厘米;小砖长31、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代出于墓葬内的石室,最著名的有两座:一座为朱鲔石室,另一座为宁懋石室。这两座石室所刻的画像,对于研究汉魏时期的历史,以及石刻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宁懋石室出土不久,就被窃卖国外,国内现存画像拓本极少,著录图像漫漶不清。现将其全部拓本公布于世,并对其画像内容及墓志进行初步的考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79年元月,孟县城关公社斗鸡台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在修渠取土时,在村内大街路旁发现北魏司马悦墓葬。据说解放前该墓土冢高两丈余,因群众不知来历,逐年削小,发掘前只是高出地面不到三米的土丘。发现后,社员自行发开。经实地调查,询问得知墓葬出土有墓志一合,瓷碗八个,唾盂一个、黑色陶瓯、陶碗各一个、铁环七件、铁钉十余件,现收藏我馆。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河北省唐山市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征集一盒北魏时期的墓志,现藏于唐山市文物管理所。墓志为青砂岩质,有盖。志石略近正方形,长35、宽32.5厘米,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志文阴刻,字迹清晰无缺,从右至左10行,每行8字,共80字,每字径约为2.5厘米(图一)。铭文如下: 大魏神龟三年岁次」庚子二月乙巳朔廿」八日壬申平州辽西」郡肥如县征东大将」军府行参军明威将」军别驾从事史带  相似文献   

16.
辛祥夫妇墓志,1975年2月出土于太原市近郊东太堡(详见《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期,代尊德:《太原北魏辛详墓》),现藏山西省博物馆。辛洋墓志高72厘米、宽75厘米,共931字,志盖作盝顶式。夫人李庆容墓志无盖,高59.5厘米,宽54厘米,共280字。辛凤麟夫人胡显明墓志,盖高45厘米,宽42厘米,志石已毁,当与盖大致相若,1973年冬出土于同一墓地,在发掘辛祥墓时,从太原砖厂梁纪秦征得此拓片,共394字。三墓志镌刻于永平三年(510)至正光  相似文献   

17.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东郊一座北魏墓中,清理出了元淑墓志(录文见本刊本期《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本文就墓志涉及的有关问题略作考释。一、元淑的家世、籍贯与谥号根据墓志可以推知,元淑曾祖父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五子寿鸠。其祖父及父在《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北史·魏诸宗室列传》中均有传。祖父常山王遵,史载其"少而壮勇,……太武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父常山康王素,即元昭墓志所载之"连",元侔墓志所载之"素连"。素袭父爵,史载"素有威怀  相似文献   

18.
赵超 《中原文物》2002,(1):56-63
本文分析了现存的北魏墓志材料,考虑到北魏时期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状况,对北魏墓志的大小类别采取了较宽松的标准,从而揭示出北魏墓志中存在的等级制度,并对个别不符合这一制度的墓志材料作了合理的解释。说明在北魏时期,随着正方形墓志成为主要的墓志形制,结合礼制,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墓志外形尺寸以及雕饰的正式等级规定。隋代以后的墓志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规定,或在其基础上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9.
北魏比丘尼统慈庆,俗姓王,字锺儿。作伪者将志题"慈庆"变成"清莲",志铭"尼"改作"僧",署名"常景"、"李宁民",变成"陈景富"、"王守民",仅仅改动6个字,增加一个字,便使王锺儿"变脸"出一方比丘尼统清莲伪志。文中还列举多个作伪案例。  相似文献   

20.
北魏冀州刺史、博野县开国公苟景墓志,1928年于洛阳东徒沟村西南出土,因非科学发掘,墓葬情况不详。志被关中于右任氏购得,置其鸳鸯七志斋。1935年捐献西安碑林。志石纵68、横74厘米,盖盝顶,四周有铁环(图一、二)。本文依据故宫旧藏拓本进行考证,先谈志石铭文,后谈志盖纹饰。 一 苟景墓志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