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南京史志》2023,(5):26-27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学”指的是幼儿的自主学习,“做”指的是让幼儿亲身实践、感受,进而获得丰富的经验。将教育、学习及实践相互融合,能够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一、“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价值(一)组织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幼儿喜欢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丰富认知,促进成长。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幼儿游戏中,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重要教育思想与方法论的精髓,运用好这一教育思想是当前创新变革中职旅游实训教学的重要途径。从"教学做合一"的概念界定出发进行溯源,厘清当前中职旅游实训课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探索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路径,进而实现中职旅游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郭留毓 《南京史志》2022,(12):65-66
<正>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生涯中关注的中心和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引领下,以农耕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以最淳朴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感受乡村教育,体验“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自然资源,特别是农田资源,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促成农耕课程的形成。本文以大班农耕课程《萝卜》为例,谈一谈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幼儿在农耕课程中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季晓花 《南京史志》2022,(41):88-89
<正>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应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出发,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使书本上的理论活起来,才可以真正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这一观点就是“教学做合一”。教育只有从“教学做合一”出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无论是教师自身学习还是教别人学习,都应该通过“做”来实现,生活中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体现“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陈 《南京史志》2022,(27):44-45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亲身实践、直接感知的,“做”是一个问题呈现、探索解决、新旧知识不断融合的过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幼儿的“做”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在“做”的过程中呈现的学习状态是乐观、主动的。幼儿小组项目活动作为“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另一方面推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内涵,对幼儿园实施开展课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时期教育指导思想及实际的联系密切,对当前幼儿教学指导意义重大。"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有其全面性、理论性和本土性的优势。我们认为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策略化上通过顺乎自然,重视过程;淡化所得,尊重经历;严谨扎实,习惯自成以及分门别类,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对幼儿良好发展性创造力养成具有重要的优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羽双 《南京史志》2022,(34):40-41
<正>随着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放与聚焦”的科学游戏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中,开放包括内容的开放、探究过程的开放、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聚焦则指向能使幼儿深度探究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等理念不谋而合。本文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大班科学游戏“光影实验”为例,谈谈“开放与聚焦”科学游戏的思与行。  相似文献   

9.
邹璐 《南京史志》2024,(5):50-51
<正>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他认为,“相较于理论知识来说,老师更应该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其掌握学习的策略,老师要依据学来定教,以改变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固定角色,老师也可以是学习者,学生也可以成为教授者”。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开展游戏教学,能够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晶 《南京史志》2024,(5):62-63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本文以大班“乐享散步时光”活动为例,探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一、活动来源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课程。在创设课程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幼儿,耐心地倾听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每天都会了解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相互交流的话题。在这些问题和话题中,有的及时解答就可以,有的需要幼儿通过探索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南国社曾于1929年一月间在南京举行大公演,演出盛况空前。位于远郊的晓庄师范学校的师生们也很想一睹南国社的演出风采,于是请校长陶行知先生写了邀请信。陶行知是20世纪初杰出的中国教育家,主张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普及乡村教育提高,提“倡教学做合一”“和小先生制”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要求我们将"教"和"学"运用在"做"中,通过"做"来实现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对学生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本文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教、学和做的一点思考,强调教师要牢牢掌握因材施教、生活教育和师生共做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有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在做中学。这三大内容对现代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柴丽慧 《神州》2012,(21):253-254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学识渊博,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百折不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他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一轮课改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知识面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神州》2014,(18):57-58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核心就是"生活教育",在他提出的教学论中,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先生的生活教育,在其理论、方法和目标上都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初中语文教学从师生共学共情入手,从广泛生活中寻找方法和源泉,践行生活教育,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充满了浓厚的解释学色彩,尤其契合伽达默尔后期的解释学思想,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思想,这些想法就是一种实践解释学的表征,其中生活、社会、做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的,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法上主张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与解释学的效果历史意识是一致的,在考上中增设口试这一环节及他大部分的演讲证明他对语言交际的重视,在解释学看来语言是联系自我与世界的中介,陶行知先生对于语言的重视就是对生活、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宋笛 《南京史志》2022,(34):12-13
<正>幼儿园班本课程是基于“园本课程”而产生的,立足于班级,源于班级幼儿的兴趣,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也产生于教师对本班幼儿了解的基础上。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从生活中来的课程才是“真”课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也是幼儿园班本课程创生的三大关键策略。本文以小班《有趣的影子》班本课程为例,浅谈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创生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如何将该理念科学的融入到平时的教育和生活中去,是值得广大幼师去探讨的重大课题,"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同时又有着极强的科学性,是今后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以及"社会及学校"的教育思想,谈一谈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李文开 《神州》2011,(12):59-5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大多数职高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足,英语利用能力差。因此,在职业中学中,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教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切实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