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昭通端公戏泛指由端公主持和表演傩祭傩戏和傩舞,这三者往往互相交融结为一体,祭之为舞,舞之为祭,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傩戏文化对文化学、民俗学、戏剧史的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剧发源甚早。在唐代,已有所谓"歌舞戏"与"参军戏"。宋代有南北"杂剧"。至金、元时期,则突破宋杂剧早期以诙谐为主的程式,而发展为以人物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这就是金代"院本杂剧诸宫调"和元曲,即元杂剧。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了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由一行(小旦)唱“独角色”,到增加了小丑的“两小戏”,而“三小”戏的产生,又增加了小生。随着正本戏的出现,行当分工就较为细致和规范了,虽然不象汉剧分一末到十杂,京剧生、旦、净、末、丑那么严格,但它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需要分为“上四角”和“下四角”。上下角是从剧中人的年龄来划分的,35岁以上的人物(不包括正旦),由“上四角”来扮演,35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要求的提高,戏剧表演及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者与学习者.而戏剧表演作为一种传统艺术,集合了舞台表演、戏曲与歌舞等艺术,是我国文艺界地位极重的艺术形式.而为了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就需要表演者具有很好的表演程式功底,并把握好其与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项戏剧表演的成功与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他们俩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宿彤姝 《神州》2013,(23):240-24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要求的提高,戏剧表演及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者与学习者。而戏剧表演作为一种传统艺术,集合了舞台表演、戏曲与歌舞等艺术,是我国文艺界地位极重的艺术形式。而为了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就需要表演者具有很好的表演程式功底,并把握好其与塑造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项戏剧表演的成功与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他们俩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马光星副主席送给我一本他和赵清阳、徐秀福二位先生合著的《人神狂欢——黄河上游民间傩》一书。书内介绍了他的故乡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在农历七月至九月“纳顿会”上表演的五个傩戏。其中的压轴戏《杀虎将》,使我想起了中国戏剧史上所介绍的两千多年前的“角抵戏”《东海黄公》。这是因为“角抵戏”被戏剧界认为是中国戏剧之源。而民和县三川土族的《杀虎将》近似“角抵戏”,所以笔者将本文题目叫做“戏剧艺术”的活化石——土族傩戏《杀虎将》。”先说啥叫“角抵”。司马迁著的《史记·李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二…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20,(6)
正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与绘画艺术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二者都历经岁月而焕发新生,并因都追求写意传神而意趣相通。水墨戏曲人物画是20世纪中期以来,将中国戏曲与中国水墨画贯通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伴随中西文化融合的大潮而生,关良先生开创了中国写意人物"以戏入画"的先河。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不但为戏曲艺术提供宽广的舞台,还致力于延伸舞台艺术的展示空间。戏曲的内核是"以歌舞演故事",绘画则是对"故事"二度创作的过程。画家对于戏画题材的选择不可  相似文献   

8.
刘德宾 《神州》2012,(34):192+194
戏曲人物画是记录戏曲舞台上鲜活人物形象的绘画表现形式,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舞台上美的要素都可成为画家笔下的创作素材。画戏曲人物画应常看舞台艺术表演并学会有效捕捉对自己创作有用的各种信息,为创作服务。戏曲人物画家看戏应看得精博,画戏应画得深刻,努力使二者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姜鸿文 《神州》2013,(11):217
中国戏曲舞美的发展乃至中国戏剧舞美的发展不是空中楼阁,深厚的艺术传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是维系其生存的命脉体系。发展戏曲舞美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从传统出发。传统戏曲舞美形式与戏曲艺术整体密切相联,无视戏曲整体的艺术特征无异于取消戏曲艺术本身。在现代戏曲中作为表情达意的视觉因素,文学描写、形体动作不能取代舞台美术的独特视觉表现功能,因此,现代戏曲舞美设计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本文探究传统戏曲舞台的时空表现。  相似文献   

10.
满族戏曲与戏曲家胡音一、满族戏剧(1)、朱春戏。朱春戏是满族传统民间戏剧,有的地方称“朱赤温”,融汇了民歌、说唱文学、倒喇(歌舞演唱)及“百戏”、散曲等精华为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关于“朱春戏”的源流,未见史书有明确记载和原始剧作。仅有几种传说。其一,...  相似文献   

11.
正戏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山西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享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美誉。戏曲是由人来扮演人物,以人物故事为主线,通过唱念做打表现手法,配以音乐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指出:戏曲"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山西戏曲文明的孕育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戏曲行当,人们常谓“生、旦、净、末、丑”。京剧中的“末”行久已被“生”行所替代。保留“末”行并成为一个主要行当的剧种,仅有汉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等,而其中唯汉剧“末”行成就最高。百年以来,可谓人才辈出。最名的应为被誉为“汉剧泰斗”的余洪元,其后还有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王长顺、袁双林等。而至今仍被人称之为正宗汉剧名“末”的,无疑当首推贾振南先牛。  相似文献   

13.
何君 《民俗研究》2009,(3):166-177
乡村戏曲表演在中国农村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且内涵丰富。乡村戏曲表演在社会变迁的不同历史阶段既保持着传统功能的延续并同时嬗变生成新的功能。通过对河北省易县乡村戏曲表演的实地研究发现,北方农村社区中村戏的发展在经历传统阶段(建国以后至文革之前)、文革时期并发展至今,其功能特征经历了一个由从仪式性到社会建构性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河北武安市固义村的元宵节,因表演傩戏而格外红火热闹。武安傩起源于夏商时期,原先很多村都表演,就数固义村从古至今坚持演唱。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元宵节“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在武安召开,观摩研讨固义村傩戏表演。固义傩是以“捉黄鬼”和傩戏两条线索进行的,把“娱神”与“娱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捉黄鬼”以正月十四日上山请神为始,包括驱邪、捉鬼、审判、斩鬼等仪式。在捉鬼中斩鬼后,穿插进行大规模的戏剧、高跷、旱船、舞龙、武术、花会表演。其气势神圣庄重,惊心动魄,锣鼓喧天,…  相似文献   

15.
张志炎 《神州》2011,(29):178
"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在表演中,眼睛是刻划人物,表达思想感的重要器官。演员在展示其高超技艺和美妙身段动作的同时,要"手眼通心""心到、手到、眼到"眼不到动作就是机械的组合,没有神韵,没有美感。  相似文献   

16.
清代贵州戏剧文学,除民族戏(布依戏、侗戏)、地方戏(贵州梆子、傩戏)外,传世的作品仅存乾隆时贵州籍作家的两部:一部是傅玉书的《鸳鸯镜》,另一部是任璇的《梅花缘》。  相似文献   

17.
表演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演员要把艺术中的虚构通过创造成为令观众相信的表演,如同我国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所说的"虚戈为戏",剧本的格式情节,规定情境的设定,以及剧中的人物关系乃至道具和布景,都是虚构的,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也都不是完全的真实的实景拍摄,电影和电视使用的真实场景和道具相比起戏剧舞台来说要多一些而已,总的来说,电影电视也是一种艺术虚构,而演员的任务就是‘以假为真’的把这种艺术的虚构改造成观众相信的真实艺术,这需要演员在对剧本任务的创作过程中有良好的信念和真实感。  相似文献   

18.
池州傩戏     
正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贵池、石台和青阳一带,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池州傩戏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池州傩戏由傩仪、傩舞、傩戏三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音乐、舞蹈、宗教、美术、考古和民俗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2006年,池州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9.
张志炎 《神州》2011,(12):178-178
“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在表演中,眼睛是刻划人物.表达思想感的重要器官。演员在展示其高超技艺和美妙身段动作的同时,要“手眼通心”“心到、手到、眼到”眼不到动作就是机械的组合,没有神韵,没有美感。只有眼到,才能表达出人物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只有眼到,才能使“唱、  相似文献   

20.
邱进财 《神州》2013,(24):216-216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塑造好剧中的每个人物,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浸润真情的抒情表演让人一看就永铭心怀,而只会模仿、复制、而不懂得创造的表演让人觉得乏味索然。黄佐临大师曾说:“不像不成戏,太象不成艺;悟得情与理,是戏也是艺”。因此,我认为,一个好的演员在塑造每一个舞台人物时,要尽力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用心去雕塑每一个剧中人物,通过多种表演载体、手段、程式和自身感悟,以及充分利用虚拟的舞台时空,去正确塑造每一个剧中人物。产生完美的舞台艺术效果,去感化和震撼在场的每一个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