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炳灵寺石窟中保存着自西秦以来的佛教壁画有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兴起后重绘的,占80%以上。佛教壁画是将佛教经典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宣传佛教思想。常见的壁画有:说法图、经变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本生故事、千佛、供  相似文献   

2.
马媛 《神州》2011,(14):16-17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包括了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几个部分。克孜尔石窟是现今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同时也是我国修建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克孜尔石窟由于历史的变化,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其雕塑群已基本无存,但是壁画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主要有三大类主题:佛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以及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壁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内容形式。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由此能够表达出我对佛教美术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马媛 《神州》2011,(7):16-17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包括了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几个部分。克孜尔石窟是现今新疆石窟遗迹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同时也是我国修建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克孜尔石窟由于历史的变化,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其雕塑群已基本无存,但是壁画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主要有三大类主题:佛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以及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壁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内容形式。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壁画进行一番探讨,希望由此能够表达出我对佛教美术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怀平  李春兰 《文物世界》2007,(5):34-35,37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历经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等六个朝代,一直延续至北宋天圣九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石刻内容集中表现了佛教人物、佛传故事、佛教经律、佛教文化艺术及崇佛故事等;形式上可分为塔形造像、个体造像、文字造像碑及刻像石四大类型。品种繁多,可组合移动,造像塔下大上小逐渐收分,五节七节叠垒成方柱形,单体造像多分为佛、菩萨、罗汉,形制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壁画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主要有墓葬壁画、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三种形式。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绘于佛教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内容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兴于汉晋、盛于唐宋、衰于明清,是中国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晋南寺观壁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艺术品,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1,(7)
今年4月6日,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历史研究编辑部、文物编辑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共四十二人,举行了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首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就孔望山摩崖造像的题材内容、艺术特点及其时代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大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些同志认为:孔望山摩崖造像,目前已可辨识出内容的,有表现佛本生故事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和佛传题材的涅槃图,以及五比丘像、立佛、坐佛与胡人形象的供养人等。其构图布置、身后佛光、头上肉髻、手印范式等也都符合佛教造像特征,因此,它属于佛教造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美术中,乌兽动物的形象被艺术家们描写在作品中的很多,占的比重相当大。远在商周的铜器装饰上,秦汉的砖瓦、石刻、铜镜纹饰上,很多都雕饰着形态生动的鸟和兽。另外还有单独用为主题的狩猎图,这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於现实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动物是很早就已发生了关怀和爱好。在南北朝开始盛行的佛教美术中,承继并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不论是雕刻或壁画,却描出了不少优美活泼的鸟兽形象,如敦煌北魏时代的佛故事画或天花图案,其中都能看到这类较为优秀的作品。而在新疆各地,尤其是拜城赫色尔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鸟纹的表现方式,汉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佛像八凤镜可以具体分为三类:A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3世纪前期;B类流行于3世纪中后期,是佛像八凤镜中的主流;C类流行于3世纪末4世纪初,为该镜种的末期,佛像纹饰随着镜种的衰落而逐渐消亡。佛像八凤镜装饰的佛教图案包括坐佛、半跏思惟像及天人像等造型,是以3世纪时印度犍陀罗地区表现佛神通广大的图像及佛传故事图为底本创作的,与中国北方佛教南传初期的整体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佛教图像只是作为一种祥瑞图案,与神仙、瑞兽等形象混用于铜镜纹饰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神仙道教为主流信仰的汉晋社会对新传入的佛教所持有的包容态度。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0,(8)
正佛传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表现题材,主要表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重要事迹。历史上,表现佛传题材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绘画,另一种是雕塑,一般以绘画形式居多。据文献记载和现存遗迹遗物来看,佛传艺术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古印度,而后不断地传播于南亚次大陆及东亚广大地区。在广大的时空范围内,由于经典记载的不同,受容地文化的影响,佛传艺术的表现略有差别,或内容多少不一,或表现形式不同,或地域风格各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因此可以说佛传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佛教传播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各式各样的佛传艺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连故事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目连形象传入中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原始佛教经典中,目连故事侧重表现目连的神足特点。以《佛说孟兰盆经》出现为标志,目连故事开始表现中国传统孝道意识,这一意识在唐代的目连变文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目连故事的这一流变态势,反映出中国特定背景下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调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收藏家》2008,(3):25-30
道释画科中的人物经常出现在顾绣作品中,尤以佛教圣僧题材居多。其内容既有非情节性的佛陀、菩萨、罗汉、高僧等人物,也有情节性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内容;其形式既有李公嗾式的白描人物,也有丁云鹏式的工笔重彩;其风格或朴野可喜,或文风郁郁,所有这些都洋溢着淳厚、静谧的中国情调。这些作品多以名人绘画为稿本,因画施绣,绣绘结合,针法多变,  相似文献   

12.
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主要是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魔鬼以及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各种经变故事,除此之外,在河南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中尚存着其它石窟罕见的一种造像题材一一优填王造像。一、优填王造像的缘起关于优填王造像的故事,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观佛三昧经》、《法显传》、《释迦谱》、《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是早期壁画中佛经与绘画联姻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艺术成就、艺术源流。认为第290窟佛传叙事图式直接来源于北魏时期的墓室漆棺画,而且就其所开创的“首尾连接的叙事图式”代表了莫高窟故事画的最高水平。诞生于第290窟的这幅佛传故事画的图式对莫高窟后期洞窟壁画构图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滕州汉画像石馆藏有一块疑似早期佛教内容的汉画像石。本文通过对其图像志的分析,结合山东地区其他汉画像材料,并将其放置在汉代佛教初传中国的视野中,将其初步定为"胡人礼佛"题材的汉画像石。这一图像与同时期犍陀罗美术中"梵天劝请"佛传故事图像形成可供对比研究的序列,代表了早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神仙信仰和儒家信仰在鲁南地区的碰撞和融合,对研究早期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又为我国外来的第一大宗教。在佛教传入后,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中,其异质文化不断地吸收了我国母体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儒、道、佛思想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间形成的互补关系,奠定了中国思想历史文化的主体内容。两千年来佛教于我国的社会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民间风俗诸意识形态领域,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基本内涵佛教的创始人,系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释迦族的王  相似文献   

16.
佛教艺术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由印度阿育王弘怫而产生,巽伽王朝时代(公元前3世纪-1世纪),佛教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I佛传和本生故事的雕刻。公元1世纪马鸣和尚创大乘佛教以后,特别是陀罗佛教艺术兴起后,“允许民众礼拜佛像,于是开始了佛像的雕塑”①。一种文化艺术的产生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近两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在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根、繁衍,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的信仰和学说曾经对我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学术的许多方面产生过深…  相似文献   

17.
<正>北周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特殊阶段,它上承北朝而下启隋唐,是中国史上的重要一环。同样,在中国美术史上它也依然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然而由于北周历史短暂,其间更遭武帝灭佛之厄等原因造成相关资料缺乏,佛教造像资料亦相对较少。再者,佛教美术研究的从业门槛较高,它对研究者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需具备佛教、美术、考古、历史等多学科知识背景,更兼北周特殊的境况,故学界对北周佛教美术涉足较少,造成该领域研究的薄弱。就笔者所知,  相似文献   

18.
吐峪沟石窟寺第38窟形制大体上与龟兹中心柱窟相同,但细节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吐峪沟第38窟的壁画内容与流行小乘佛教的龟兹不同,整体上表现的是大乘佛教思想,不过正壁上的化佛形象、侧壁的说法图、纹饰图案和服饰等方面都类似于龟兹石窟。总的来说,吐峪沟第38窟具有浓厚的龟兹风,但又有所变化。吐峪沟石窟介于龟兹与河西走廊之间,这对考察佛教美术的传播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装即佛所穿的衣服。在中国佛教艺术中,佛像是主要的表现内容,与其他佛教遗迹相比,佛像的服装最具普遍性和延续性。佛装的形式与演变过程,对于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反映出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原,随之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信仰,不论是皇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佛教十分尊崇。为满足中下层社会人们对于自身信仰的需求,满足其礼佛崇佛的愿望,中小型的造像塔随之出现。半跏思惟像作为造像塔上常常出现的雕刻图案,不仅是佛传故事的表现,同时也代表了芸芸众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了解造像塔上的半跏思惟像及其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于真正了解佛教文化在民间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