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演讲纪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Avon Falkenhausen)于1935年3月来华,1938年7月回国。返国前夕,法肯豪森曾于1938年2月15日至4月28日在武汉作过17次演讲,时国民政府军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抗战以来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内,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当时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顾虑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当时中德双方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大多避而不谈。②随着对三十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目前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③本文主要阐述了德国军事顾问团与当时中国的军事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德国军事顾问团为中国的军事教育发展做了哪些工作,究竟在军事教育方面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康 《民国档案》2017,(1):104-11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对20世纪30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对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1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为抗战开始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在整编军队与战略设计上为中国政府准备抗战做出的具体贡献。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国民政府的军队建设与抗日战略准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与中国抗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喆 《文史春秋》2008,(1):22-25
1927年,随着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原国民政府聘请的苏联顾问遭到驱逐。此时,对于刚刚掌握最高权力的蒋介石来说,极其需要整训军队,以应付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而崛起中的德国所表现出来的军事化、中央化和工业化的特色极大地吸引了蒋介石。经过双方多次接触,1928年底德国鲍尔上校应邀来华担任军事顾问,迈出了中德军事交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黄国伟 《文史博览》2006,(12):22-24
从1928年到1938年,此十年间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民国时期中德关系史上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魏玛共和国犹太人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高度的德国认同。德国犹太人的这种国家认同既有重要的历史基础,也是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环境压力的结果。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犹太教、犹太文化限定于宗教和文化的而非民族的层面,从而减少其与"德国国家认同"的冲突;二是强调犹太人与德国主流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紧密关系。犹太人的德国认同对其族群产生了重要影响:犹太族群中发展出了对东方犹太人的歧视;排斥犹太复国主义;低估反犹主义的危害,以致对大规模地迫害、屠杀犹太人缺乏预见性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随着"世界政策"的推行,德国积极进行对外扩张,争夺殖民地。近代中国的铁路是列强掠取大量财富的载体,掠夺在华铁路路权便成为德国重要的侵略活动之一。通过夺取在华路权,德国扩展了其势力范围,掠夺了铁路沿线资源,并提高了在华的政治经济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国称霸世界提供了资本。  相似文献   

8.
自德国统一以来,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也在逐步推进。然而,在德国国内,一度被断言"死亡"的种族化的地域色彩却经历了一个"复活"的过程。德国的各地域人群一直都在拟制"自画像"和"他画像",而且将其越来越与公民社会运动关联起来。尤其是在政治中心的首都柏林,可以说存在一种"身份认同的游戏"。一方面,都市文化需要多样性和异域风情;另一方面,地域标识也愈来愈成为社会、政治领域内非常重要的包装宣传策略。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倾向于地域研究的政治民俗学绝对具有全新的、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吉辰 《安徽史学》2015,(2):130-135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症结在于学生个人素养不足,集中表现为德语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趋势,部分体现在两年一度的历史学家大会分场话题的量化分析与初步定性描述中:在问题意识上,对于身份认同的追问仍然体现出延续性的特征,不过在结构方面却已显现出多元化的特质;在理论与方法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社会(结构)史向文化史的转向仍在持续,但跨学科的交融态势已经日趋明显;在研究视角上,伴随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是全球史的再度复兴和各类实践;在历史传授方面,德国历史教育学紧跟整个历史学的前进步伐,而且还慎重提出了"史学公众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可追溯到20世纪之初,持续的时间也很长,特别是来自德国的军事装备,在中国的抗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在其小站练兵、入鲁主政、坐津督直、辛亥出山、帝制自为的五个时期,始终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往来.而这种关系的构建及发展给予了袁世凯政治上的极大帮助,从中也可以看到袁世凯"仿德"、"防德"、"联德"及"排德"的政治、外交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3.
正有凤来仪,杏林添彩;以仁相济,德艺传馨。她是留学女博士,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主动请缨下基层进行健康扶贫,在京山市创建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曾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等荣誉。——摘自《2019"荆楚楷模"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撷英》我叫周静,1981年8月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9年,我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2008年起先后到德国、英国、美国留学深造;2013年回国就职,现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聘用的大批德国顾问,以军事顾问为主,经济、警察和法律顾问为辅,最多时迭70余人。每批德国顾问团来华,都有一位总顾问率领。我听曾与总顾问包尔一同工作过的汪云汉说,凡担任总顾问的人,都是德国有名的军事人才,而且凡是德国同意派遣来华充当总顾问的,都是复仇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国总顾问对聘用哪些兵种的顾问、聘多少人、购置什么武器都直接向蒋介石建议,蒋大都是照办了的,但  相似文献   

15.
<正>天下事,纵使是偶然发生的,往往也无独有偶:就在西安事变发生两年后的1938年,德国也发生了一桩类似的德国版"西安事变"。事缘1938年间,希特勒正在中欧准备入侵  相似文献   

16.
张震 《沧桑》2013,(5):188-190
职业教育提升德国竞争力。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职教满足企业需要;多元配置职教机构;企业承担职教投入;科学研究职业教育;法律保障职教质量;中学生青睐二元制职教。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组织严密,责任明晰;重视技能培训;严把质量关;紧跟就业市场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有咨询机构为家长和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7.
德国军事顾问与蒋介石政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人与国民党人的关系可以上朔到孙中山年代。1924年秋,孙中山曾聘请了西门子公司在广东的负责人古斯塔夫·阿曼博士为其私人顾问。通过阿曼博士,孙中山聘请了以凡尔特·契尔鲁滕伯格上尉为首的十多名德国军官为其服务。①孙中山也曾聘过德国前驻华外交官施拉姆迈尔为其政策顾问,负责起草土地改革方面的法令和法规。②但是,德国与孙中山政权的关系是以一种“民间合作”的形式出现的,为孙中山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南京政府建立之际,日患渐重。对此,从1928年到1938年,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协助下,紧跟世界潮流,在武器装备更新、军队编制调整、军事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军事变革,使中国的军事发展适应了机械化战争的需要,也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文史博览》2010,(8):12-12
<正>1939年日苏在诺门罕会战,当时德国派有军事观察团随行。日本有意在此战重显日俄战争的辉煌,打通"北进"路线,同时给德国留下深刻印象,故派出参战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关东军的小松原23师团、"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60余年,作为二战的发起者,日本和德国却在战败投降后呈现迥然不同的认罪态度,日本试图翻案,德国早早谢罪于世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日本、德国在战后军国主义清算程度上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