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的汉口镇与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合称为古代“四大镇”。汉口自古便作为发展商业城镇是有其缘由的,因其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 1905年以后又相继修建了平汉。粤汉两铁路,相聚于汉,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故其从古至今均为贸易集散之地和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 据史料记载,历尽沧桑的中山大道,其路基原为汉口的城垣旧址, 1907年被拆除,修筑了后城马路(即今中山大道)。旋即在京汉铁路以南、前进路以东,将后城马路两边进行了大规模的填土筑基工程,土淌湖和单洞门铁路以内的黄孝河故道逐渐填平,扩为…  相似文献   

2.
在汉口黄浦路临江一端的西南处,有一条芦沟桥路,街道不长,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这条路原是往年日本租界的属地,它一头靠江滨,另一头正对着三元里铁路孔.从前日本人把这条路定名为“大正路”.“大正”是日本的一个年号,它是指“明治”以后即从1912年到1925年的14年期间,日本的历史上曾将这一段时期称为“大正期”.至于芦沟桥路,是 1946年汉口市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更改的路名.  相似文献   

3.
九省通衢的武汉,是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纪念辛亥革命,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其战友的建筑物、纪念物比比皆是.许多马路的命名,也饱含着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之情.北伐战争后,汉口横贯东西的8.5公里长的主干道,由“后城马路”改名为“中山马路”.日伪时期的1943年,中山马路延伸并分三段命名.即硚口至利济路为“中山西路”;利济路至江汉路为“中山中路”;江汉路至一元街、入胜利街至芦沟桥路为“中山东路”.1946年元旦,武汉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市政府将上述三段路统一命名为“中山大道”,并举行了盛大的命名仪式.这一名称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4.
在汉口江岸区,历史上曾经有过五个外国“租界”.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内的街、路名,中国人无权过问,全由“洋人”自定.例如俄租界(1896年6月2日—1925年3月1日)几条主街,叫亚历山大街、玛琳街、列尔宾街、鄂哈街…….当我国收回后,成立汉口市第二特别区,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将街名恢复“中国特色”.由督办沈子良牵头,请了几位“饱学之士”商量一番后,决定将由江边到亚历山大街的五条平行的马路(即今之沿江大道、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中山大道)更名为:一德街、两仪街、三教街、四民街、五族街.由于俄租界在五个租界中面积最小,而它两侧的英、法租界,当时又未能收回,所以这五条街都不长.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中山大道,人人都会提到硚口。然而,马路头呢?在汉口建市90周年的今天,是否还有人依然记得马路头?又有多少人了解,马路头曾经是老汉口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地域?(一)如果说,硚口是中山大道的起点;那么,马路头便是中山大道的尽头、终点。硚口在城西南,马路头在城东北。马路头北边是华界,南面则是曾经的日租界。卢沟桥路作为当时人们出城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三元里附近纵贯华日两界。  相似文献   

6.
六 投身“五四”运动1918年夏,黄负生应冼百言之邀到汉口致忠中学兼职教书。这年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文科毕业后留校任中学部主任。而他的同班同学冼百言在汉口办的致忠中学,地址就设在汉口后花楼街的永庆里(现在叫永进里),过交通路再往上走一条宽大的石头铺成的路巷的顶  相似文献   

7.
近代广州长堤的兴筑与广州城市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堤马路建于1886年,为广州修筑马路之始——似乎这已是广州近代史的常识。但根据《张襄公全集》记载,张之洞于1889年初才批准开筑长堤。“1886年”这个错误,最早见于1931年梁鼎芬等编《番禺县续志》记载中“光绪十二年”的说法。此外,学术界对以下诸问题的讨论仍未充分:长堤竣于何年?为何筑堤?与广州城市发展有何关系?本希望以原始资料为基础探讨有关问题,为这起对广州市政近代化有重大贡献的事件勾划出一个梗概。  相似文献   

8.
春熙路是成都市商业区的代名词。其实,它的历史并不长,仅81年。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杨森任四川督理委任其第一师师长王缵绪筹建时,只把它作为一条“马路”修筑,并未作为商业街道修建。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形成了商业中心呢,它的“源”在哪里?确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10.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闻名遐迩的汉正街已是汉口繁华的主要标志,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口修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后,居民区迅速扩大,河下帆樯林立、市廛日盛,楼馆酒肆进一步发展,汉正街出现“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的兴盛。  相似文献   

11.
汉口的铜器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初汉口便出现了专门生产铜器的专业性街道——打铜街.打铜街是今天汉口花楼街与统一街之间的一条横街,长约70余米,宽约2米.从前这条小街热闹非凡,终日捶打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这一民谚表述了一个奇迹,一个谜.当年与武昌隔江相望,与汉阳联为一体的荒洲,从一片泽国、满滩芦花、鱼跃凫飞之地,崛起出一个名镇——汉口.这是汉口的第一次崛起,时在距今约三四百年的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3.
汉口人口头流传一则歇后语:“广益桥的茶馆——临鹤”.歇后语和茶馆搭上帮,可称得上是汉口人对茶文化的一个创造.广益桥这家颇有名气的茶楼——临鹤茶楼.业主姓马,又说是与他人联合经营的,两层楼房(现在仍可看到).至于这条歇后语,为何选中临鹤茶楼?“临鹤”二字是什么含义?都无法得知其奥秘,可能是“联合”或“灵活”的谐音.  相似文献   

14.
汉口华商总会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汉口华商总会在辛亥革命前由一班宁波籍的洋行买办(也有不少本地人)组织成立。最初,由于隐藏在英租界内,并不为人所注意,直至1922年,经他们自己筹款,在新开辟的“模范区”内动工建造一所宏伟大厦,并将它面临的一条马路命名日“华商街”,才开始为社会所瞩目。至于它的内部情况(包括起源、变迁、性质和一切活动范围),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15.
汉口老天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在武汉主要街道兴建的人行天桥比比皆是.提起汉口最早的天桥.老武汉定会首先想起汉口车站铁路天桥.它虽名气不大,但其繁华热闹却不亚于北京天桥.这座天桥始建于1932年,由当时武汉颇有名气的陈茂盛营造厂承建,耗资11,600元,历时近二年才完工,是武汉最早的一座钢筋混凝土人行天桥.  相似文献   

16.
西安城内东南隅的建国路,究竟是什么时候命名的,至今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一般似都认为是解放后才有的,比如,田克恭的《西安的建国路》就说:“远在辛亥革命后,修筑东大街时开辟了一段南北走向的较宽而直的路,人们统叫“玄风桥”(即今建国路)……西安解放后,这条路改名为“建国路”,只将路北西侧的一条半截巷定名为“玄风桥”(保持原玄风桥的名字),至今未改。”  相似文献   

17.
胡杨 《文史精华》2011,(12):25-34,1
阳夏之战,是指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后,湖北革命军同南下进剿的清廷北洋军在汉口、汉阳进行的一场战争。“阳”为汉阳,“夏”为夏口,乃汉口之旧称,因此史称“阳夏之战”或“阳夏保卫战”。而后一种称谓似乎更普遍些。本文之所以用前称.是因为“战争”一词为中性。对交战双方都是适用的;而“保卫战”一词则含褒义。用在湖北革命军一方自然合适,但战争是双方的,要想弄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必须对交战双方的目的、策略、变化等。都要进行爬梳和认知。  相似文献   

18.
三石头 《旅游》2009,(12):32-33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当时,因为地处古河道,到处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就在泥泞中沿江地段开出一条土道,这就是中央大街最早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汉口“郝梦麟路”,是为纪念抗日将领中国第一军军长郝梦麟而命名的一条小路.郝梦麟原系冯玉祥部第九军军长,于1937年10月16日率部在山西忻口与日军作战中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9岁.与郝军长同时阵亡的,还有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郝军长等人殉国后,灵柩用专车运至武汉.当时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率驻汉文武官员及各界代表4000余人到汉口车站迎灵,11月16日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致哀,万余人参加葬礼,何成浚代表蒋介石主祭.遗体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山麓,国民  相似文献   

20.
滇缅公路在抗战期间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条公路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修筑的?为修筑这条公路云南各族人民付出了多少血的代价?《血肉筑成的生命线》一文向读者介绍了修筑这条公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