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风刚 《神州》2011,(5X):181-181,183
课堂教学气氛的优劣直接作用于学生,它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客观环境,是构成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种轻松愉快的体育心理环境,正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姚全保 《神州》2012,(6):313-3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青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何向宾 《神州》2012,(10):197-197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充满着个性、人情和审美,有充满灵性的变式。所以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有规律可循,又“教无定法”——没有固定的程序。现代教学提倡“以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导”既是引导、启发和领入,指示一个正确的认知方向。教师应从“独奏者”角色,从学习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改直接教学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为此,可进行“导学——学导”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陶晓蕾 《神州》2012,(9):346-346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神州》2012,(19):313-313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过程中,男生在19岁以前,女生在11-14岁,五项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后增加缓慢,高中时期五项素质基本稳定,此时,高中学生有进行体育选修课的身体素质能力。青少年初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不同,这也使高中体育选修课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杨卫芳 《神州》2011,(2X):157-157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不少,但运用科学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关健。只有运用科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房秀玲 《神州》2012,(34):67
高中体育教学方兴未艾,随着近年来对体育教育的逐步重视和国家大发展体育教育的方略,高中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高中体育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也是今后我们教育事业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芷萌 《神州》2013,(35):108-108
随着现代化社会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其早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尤其是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成长的过度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都要求了必须根据此时期身心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教育。而高中体育教学恰恰肩负着帮助学生人格塑造,提高学生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角色。所以说高中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做好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剖析,以期让更多的人清楚的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体育行为与体育心理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校园体育文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在今后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中势必会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靳利彬 《神州》2011,(6X):198-198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着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教学反思作为终身学习的习惯,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杨林林 《神州》2012,(25):50-5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不断提高,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等,更重要的是要求人才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而学校在注重文化培养,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特别是体育方面的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要面临高考的检验,而高考多侧重于文化课方面的知识的考察,体育方面很少涉猎,所以学校要加强对高中生体育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本文简要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为以后高中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郝延成 《神州》2014,(14):60-60
在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高中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会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经验,对新时期高中体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震宇 《神州》2020,(5):210-210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出现了快速增长,相对应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素质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局提出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期间,精力正处于人体最旺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内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快速的增长,高中正是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高中体育课堂打造成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主战场。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对应的培养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国军 《神州》2012,(24):219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活跃的气氛中,欣然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冉贤辉 《神州》2014,(8):110-110
近几年来,高考政策不断放宽,进而大学的路也更加多,其中,以特长生身份进入大学就是一种。选择走特长生途径进入大学的学生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就是文化成绩不好,进而通过特长生这一途径弥补成绩上的差距。针对越来越多的特长生,以及特长生所具有的特点,老师如何培养成为了目前高中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这篇文章就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应当如何培养体育特长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探索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以保障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据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曾文凯 《神州》2013,(7):42-42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体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尴尬。尤其是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升学等原因,存在着学生与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模式不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对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对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瑞峰 《神州》2012,(15):315-3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全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同时也为每一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提供了决好的机会。有许多体育教师都在探索新《标准》发展思路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会有一些人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标准》的理解上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标准》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归纳总结了几点,以供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杜玉芳 《神州》2012,(22):213-214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身体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因此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此,我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进行了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杜玉芳 《神州》2012,(19):202-202
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运动竞训、群体活动三部分组成。而群体活动,各校除课间活动和为配合校园活动组织体育节或活动周外,主要的活动形式有在课表中反映的并能保证的体育活动课。传统的理念认为,体育活动课是体育课的延续,故活动课不管是场地器材的安排,还是班组活动都是统一性的,其管理模式制约了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态度与传统体育课的态度一样,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活动课。课程改革把学生从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带入了充满活力激情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来了,那么体育活动课是否也需要改革呢?传统的理念是否要改变呢?这是摆在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值得探讨。我校就新课程理念指导创设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已作了尝试,并在实践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