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杏芳 《神州》2012,(21):79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提高学生素养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创设文化课堂情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审美教育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谭彦宾 《神州》2012,(15):257-258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之中,对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注入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一名教师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会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同时进行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使得每位教师会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满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了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对满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分析,强调了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体能增强,人力资本扩大的一种积极表现,逐渐转变为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特征的显现.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参与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民族体育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等美术教育是一个将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顾及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文化性,又要反过来将其置于现代艺术教育的结构中,尤其是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更要重视对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长此以往,逐渐培养学生欣赏传统美的意识和能力,加深美术在其头脑中的文化属性,促进学生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这样在高校教育中,既教授了美术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深化艺术教育的人文性,而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在创作时有更多灵感和源泉,才能逐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传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发展旅游又往往使传统地区过快地抛弃传统,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传统文化发生非正态变异。本文结合案例研究对传统文化如何应答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图对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保护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放 《民俗研究》2007,(4):50-61
21世纪是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信息技术与快速的交通方式将广袤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共处的地球村落。原本天地悬隔、各自分离、独立自足的族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声息相通的"邻里街坊"。原本各自独立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经验,使族群拥有各自的文化传统,这些有着独立文化传统的族群在全球化过程中猝然相遇,彼此之间的冲突与不适不可避免,因此互相的磨合、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相似文献   

7.
孔社春 《神州》2012,(6):139-139
我在《情感教育:语文教育的核心》一文中从语文课程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区别中界定了初中学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的概念。初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盲。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初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  相似文献   

8.
蒋宏 《黑龙江史志》2014,(3):277-278
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其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仍是牧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一、语法教学存在"偏颇"现阶段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存在的各种"偏颇"现象也是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重视英语语法教学而轻视汉语语法教学,使得学生对母语语法的掌握受限,在日常的学习考试中,出现了使用英语语法分析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甚至古代汉语语法问题的情况,得出的结果令人无奈。重视教材理论、举例而轻视联系实际也是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的一个硬伤。语法教学本来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能力,而中学教材语法的讲解例子选取目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上不断扩展、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上不同价值观相互激荡的过程。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经济霸权是其在网络时代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根源。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复兴本国的经济,不得不融入全球化中,于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伦理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2)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从时间的角度认识灾害文化,认为灾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它,便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凸显了以时间为坐标轴的灾害史研究对灾害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韩毓华 《神州》2014,(9):18-18
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宏伟 《神州》2013,(20):31-3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五千年文化灿烂,博古通今,诸子百家齐争艳,横贯中西。中国是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散发着耀眼光芒,令世界瞩目。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中国人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因战火屡遭浩劫,但由于对人们道德修养的指导作用而一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流变过程中,清末民初是更迭、突破最为集中的一个关键时段,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催生了传统文化转型的关键因素:社会主流知识结构转型和文化价值观念转变。二是促进文化多元化态势生成:以政治文化为核心的精英文化发展和变迁,新型民众文化的生成。由此促进了新式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的成长,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和操作空间。与此同时,这一时段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又使文化整合与重建陷于困境。由于目标和价值判断不够清晰,合法化知识未能重新有效构建,从而加剧了传统文化整合及重建的混乱和迟滞。  相似文献   

17.
国民性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品质和个性特征,孤傲、传统和理性是英国人最为显著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正中原地区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谱系,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单是一个地域文化,也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玉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19.
齐海娟 《神州》2012,(30):14-14
日本茶道文化根源于中国,但如今却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吸收中国的饮茶文化之时并不是简单地完全照搬与模仿,而是经历了一个与日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即本土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模仿复制与反岛、消化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不经历这一过程,就没有后来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南社创立酝酿过程中.后来成为南社创始者、骨干和一般成员的“南社人物”.他们在承袭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学术文化思潮非常崇拜向往,竭力从西方学术文化中为反清革命和文化创造吸取力量和营养。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汇之一景.也是南社人物文化性格的一个特征。本文对此试作管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