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2.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学生要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形象、表达技巧和语言构成,弄清命题形式,找准鉴赏的入手点,掌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正一、欣赏作品的分类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  相似文献   

4.
孙犁是我尊敬的老作家。且不说他解放前的作品——我教书时,便教过他的选人中学课本中的《荷花淀》,这在抗日题材的作品中,虽是短篇,却不一般,清新,有诗意,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对学生讲起来,有许多可讲之处。  相似文献   

5.
赵静 《神州》2012,(14):123-123
我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照顾到中下游的学生,只要有进步的作品,都分期分批地张贴出来。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胜心和责任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喜欢语文实践活动了。  相似文献   

6.
史辉 《神州》2012,(33):66-67
肖邦创作的夜曲旋律有一个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在音乐当中,具有一定的"歌唱性",在他创作的19首夜曲当中,作品的主题明显,在听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更易找到分辨的感觉。学生可以模仿旋律的进行并通过自己的内心感觉尽力将旋律哼唱出来,通过钢琴伴奏的提醒,能够明确旋律的主题,同时这也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音乐记忆。学生在训练之初能够得到满足感,势必会激发他们练耳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级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从关注作品的背景信息、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品位作品的语言特征、辨析作品呈现的价值观并从中获取教益四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李瑛 《沧桑》2010,(2):217-218
《高级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从关注作品的背景信息、关注作者的谋篇布局、品位作品的语言特征、辨析作品呈现的价值观并从中获取教益四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     
这里既有满街的仿古工艺瓷、堆积如山的行货,也有小众的学生、艺术家实验作品;然而更多的是大师小匠们或坚守传统追摹前贤,或创新变革前无古人,默默地推动中国瓷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鲍捷 《神州》2012,(12):275-275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王洪学 《神州》2012,(24):159-160
语音是口耳之学,如果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玲芳 《神州》2011,(6X):82-82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既抓住诗歌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又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我认为,诗歌教学乃至整个文学教育,不能单纯看作是学生就一篇篇单个作品的学习积累。教材所选作品仅是范例,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这些范例的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苗锦伟 《神州》2012,(12):145-14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萃     
本刊从2001年夏季号起新辟“校园文萃”新栏目,集中选发土族学生的作品。凡在大学、中学、小学和其它各类学校就读的土族学生均可投稿,也希望土族地区的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给本刊推荐学生的作品,使这个栏目办得更好。本期发表的是互助土族自治县什巴小学8名土族学生的8篇文稿。读者可以中看到土族新一代的写作才气。文稿篇篇清新稚气,使人能想起科花的气质、春蕾的丰采,从中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5.
李铁夫先生是目前所知中国直接到西方学习美术的第一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中国式油画的樊笼,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可他的生平与事迹有争议之处颇多,其作品款识内容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四川峨嵋》是李铁夫的水彩写生作品,其款识中有“1947”的字样,但当时与李铁夫同游峨眉(嵋)山的学生温少曼与陈海鹰对此画的创作时间却另有说法,而如果从峨眉游的组织者李济深入手,则很快能还原出事情的真相。  相似文献   

16.
马菊霞 《神州》2012,(10):57-5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阅读课上做到关注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意识,关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达到其目标。  相似文献   

17.
廖光琴 《神州》2012,(16):65-6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像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促进思维能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蕴。  相似文献   

18.
正不少中专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加强小说的朗读教学,可加深他们对小说主题、人物性格、环境描写、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一、朗读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段落,加深主题思想的理解,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有的小说思想意义较深刻,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而小说中一些段落,如抒情、议论的语句,大多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感情、作品主旨。抓住这些段落,集中起来让学生或集体诵读或个别诵读,通过刺激加深印象,把握作者感  相似文献   

19.
美的三维形     
杨浩 《神州》2013,(1):175-176
在长期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提出“这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好看?”等疑问,让大多老师无从回答;在当前的鉴赏教学活动中,普遍的老师都只是对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一些故事的罗列,作品内在的美却鲜有深究。什么是美,在艺术鉴赏教学活动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闫书良 《神州》2012,(16):199-199
高中美术课以鉴赏为主,美术鉴赏是在对作品感性认知后的理性追求,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和判断。在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中薄得审美体验。美术鉴赏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动。但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单纯的美术鉴赏课教学过于枯燥,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分析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但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