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聚物置换法是稳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技术是确定热浸置换液的浓度。本文以动态粘度法研究了饱水木质文物尺寸稳定剂PEG(聚乙二醇)2000和PEG4000的粘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抗菌剂壳聚糖、儿茶素和纳米氧化锌对PEG溶液粘度的影响,建立了以动态粘度法测定PEG复配溶液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伊翠娥 《神州》2014,(11):186-186
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水为弱电解质,某些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有影响,从而是使盐溶液表现一定的酸碱性,盐溶液不一定为中性,酸碱恰好中和与溶液呈中性的关系,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铁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脱盐是重要的保护程序之一。通常铁器的脱盐溶液为碱性。本工作主要研究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测定碱性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时,溶液pH值和复配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碱性脱盐溶液或复配碱性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是可行的;(2)溶液的pH值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当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时,其对电位值影响不大;(3)表面活性剂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应配制与待测溶液组分相同的氯离子标准溶液,后期数据处理并绘制标准曲线,以使测量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值。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由此可见,当脱盐溶液为碱性NaOH或复配碱性NaOH溶液时,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实时监测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能较好地反映器物脱盐程度。  相似文献   

4.
榆林窟下洞子石窟崖体表面的风化是西北地区砂砾岩石窟中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PS溶液加固砂砾岩石窟表面的施工工艺,包括表面喷洒渗透加固、小裂隙注浆加固、表面做旧处理等。通过对不同的施工关键参数包括PS溶液模数、浓度、用量、喷涂压力、喷涂时间、渗透深度等进行计算和控制,现场对比试验分析研究得出,加固风化砂砾岩时出现的泛白问题主要由对PS模数控制不当,或者不适宜的加固工艺造成。PS加固风化砂砾岩的最佳模数为3.8~4。喷洒方式可选择低浓度多次喷洒,每次喷洒在前次喷洒充分自然干燥后再进行。  相似文献   

5.
1988年考古学家在匹兹科夫(PSKOV)首次发掘出上了一些乐器部件,主要有3件分别由松木、梨木、冷杉木等制成的竖琴琴头,这些都是13世纪的遗物,中世纪的俄国将这种乐器称做“gu-dok”或者“smyk”。用PEG两步法对这些乐器部件进行了成功地保护处理;首先用PEG1500的水溶液浓度由10%递增到55%,再将其转入浓度为50%的PEG5000水溶液中,处理过程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5-40℃,最终将溶液温度升至60—70℃,这时PEG浓度为86%,用塑料布套封干燥。干燥效果最好的梨木琴头用新木材修复成一件完整的监琴。  相似文献   

6.
陶器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表面容易出现结晶盐。在保护修复陶器的过程中,脱盐是重要的保护程序之一。本工作主要研究了双通道离子色谱法测定一件陶罐表面结晶盐以及脱盐溶液中的7种阴离子和5种阳离子时,淋洗液浓度、流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淋洗液浓度和流速会影响各离子的分离和峰形。当碳酸钠~碳酸氢钠浓度为2.5~1.7mmol/L、流速为0.6m L/min,吡啶二羧酸~硝酸浓度为0.8~1.6mmol/L、流速为0.7m L/min时,各离子峰形好,分离时间适中,分离效果很好。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表明,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由此可见,用双通道离子色谱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结晶盐的离子种类和含量,可以实时监测脱盐溶液中的离子含量能较好地反映器物的脱盐程度。  相似文献   

7.
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器物的质量变化率、绝对含水率、溶液置换率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判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计算乙二醛溶液与水分置换程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有机溶液型加固剂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反迁现象,通过对加固剂性质,被加固材料的性质及加固过程的讨论,指出由于溶剂快速挥速度低的溶剂,设法减少加固剂浓度及减溶剂的挥发速度,可有效地抑制反迁现象。  相似文献   

9.
出土饱水竹木器脱水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PEG一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出土饱水竹木器的脱水原理,冷冻干燥中冷冻和升华条件,为了防止器物在冷冻过程中出现开裂,首先把器物用一定浓度的PEG水溶液含浸处理,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使饱水木质文物脱水以达到稳定状态。同时对用PEG溶液含浸木器会使木器色泽加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晓丽 《神州》2011,(9X):155-156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加强实验课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以“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验,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青铜合金表面晶体棱角处优先生锈的量子力学证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扫描电镜(SEM)观察青铜合金粉状锈生长过程的基础上,应用局部密度泛函(LDF)和电场梯度(EFG)方法,分别计算了σ-Cu-Sn和α-Cu一Sn合金晶体表面上原子的能级,并计算了各合金相的体相凝聚能;而后又分别计算了这四种相应情况的化学吸附活化能和化学反应活化能。由活化能的比较得出;晶体棱角上的Cu原子比平直表面上Cu原子的化学反应性能更活泼,因此生锈应首先发生在晶体棱角上;在同种位置上属于σ相的Cu原子又比α相中的Cu原子更活泼,因此在含有Cl-离子的酸性溶液中首先被锈蚀的是-σ相,而产生晶间腐蚀。上述计算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含氟聚合物加固保护纸质文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用含氟聚合物FEVE和HDI三聚体对纸质物进行加固保护的有效性,用FEVE树脂溶液和HDI三聚体对纸质物加固保护后,分别进行了拉伸强度、光泽度、耐酸水解性及抗干热老化性等一系列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EVE(浓度5%)和HDI三聚体(浓度20%)对纸质物的加固保护后,提高了纸张的机械强度,缓解、抑制了酸和热对纸质物的侵蚀,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年我馆陆续抢救了一批流落散失在境外具历史价值的战国竹简,这批竹简的相对含水率达81.5%,严重朽蚀,有些已散成竹丝状。针对这一特点,本文运用了醇醚法中的部分工艺和真空冷冻干燥原理相结合的脱水方法,采用的GX-PVB-t-BuOH混合预处理溶液分子量小,粘度低,溶液呈中性,可任意配制浓度,用该溶液处理后的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真空冷冻干燥后,脱水定形效果良好。该方法无需高真空设备,具有处理周期短,处理后竹简色泽自然等特点。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这批竹材的归属,变色原因,扭曲整形,竹筒上朱砂印记的保存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材料吸附除盐和加湿喷雾控盐等方法对含盐硅酸盐质文物可能造成的损伤,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阻仪和高分辨摄影仪等实时在线记录具有显色性质硫酸铜溶液在吸附除盐和水雾控盐加湿干燥过程中文物内部盐带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材料除盐法和表面喷雾控盐法均会加速样品内部盐离子的扩散迁移,在样品中形成双层或多层盐结晶带;所形成的盐结晶带与样品结构特性、盐溶液在样品中的运移和蒸发速率、加湿-干燥频率等因素有关,其中溶液毛细上升高度和样品透气性越好,以及环境温度和盐溶液浓度越高,加湿-干燥频率越快,样品内部的盐带分布变化越明显。材料吸附除盐和水雾控盐等方法加速了盐溶液在样品内部的扩散,促进多层盐带的形成。这些结果对于目前文物保护所采取的除盐控盐技术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2017,(14)
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大多数蓝藻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MCs),一种肝毒素和肿瘤促进剂。虽然MCs在不同生态系统的众多水生消费者中已有定量测定,但是否在水生食物网中普遍发生MCs生物放大或生物稀释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鉴于MCs对水生食物网、牲畜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为了确定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物转归过程,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 ,通过综合44个关于MCs在消费者体内浓度的独立研究课题,计算了各个消费者的生物放大系数(BMF),即消费者体内MCs浓度和饮食中的浓度之比。总体上,在水食物网中MCs是以生物稀释作用为主,但不同消费者对MCs的生物稀释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正>脱盐处理可以降低考古出土铁器的氯离子浓度,提高文物的稳定性。然而,对脱氯处理和铁器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从未进行过定量的研究分析。英国卡迪夫大学考古与文物保护学院和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部的研究人员选用英国3个不同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35根铁钉,制作了66个样品进行了实验。在室温条件(20±3)℃下,用0.1mol/L的氮气脱氧NaOH溶液(dNaOH)或0.1mol/L NaOH/0.05mol/L Na2SO3溶液(AS20)对其中的35个样品进行了脱氯处理,另外31个样品未作处理。在75℃、75%RH的环  相似文献   

17.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首个遗址保存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博物馆,但遗址表面仍然析出了硫酸钙(CaSO_4·2H_2O)。本研究通过对汉阳陵13号坑封闭展厅内环境温湿度、土壤蒸发量、遗址本体及地下水可溶盐的长期监测分析硫酸钙(CaSO_4·2H_2O)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3号坑环境湿度长期保持100%,由于遗址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分子在土壤表面不能转化为液态水返回到土壤中,而随着土壤水分蒸发遗址表面土壤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中离子相互发生反应在遗址表面析出白色的硫酸钙。  相似文献   

18.
铁质文物出水后进一步氧化形成的含氯的腐蚀产物主要为四方纤铁矿(β-FeOOH),为了保护铁质文物,必须去除其中的氯。为此,本研究以结晶不好的β-FeOOH和结晶完整的β-FeOOH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和0.5mol/L NaOH溶液作为脱盐溶液,探讨碱液清洗法对β-FeOOH中氯的脱除效果,氯的脱除是否改变β-FeOOH晶型等。研究表明,0.5mol/L NaOH溶液脱除氯的效果要优于去离子水,对于结晶不好的β-FeOOH,0.5mol/L NaOH溶液能促使β-FeOOH相转化为α-FeOOH相;对于结晶完整的β-FeOOH,0.5mol/L NaOH溶液难以使β-FeOOH的晶型发生转变。该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的铁质文物脱氯处理及选择适宜的脱氯时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青铜器保护处理方法,对青铜病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模拟小孔腐蚀实验研究。对青铜模拟闭塞电池内的化学和电化学状态的变化,进行了不同Cl~-浓度和不同的pH值溶液条件下的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证明,青铜闭塞孔穴腐蚀能导致蚀孔内Cl~-浓缩,pH值降低,腐蚀电流增大,局部腐蚀的加速,导致青铜病的形成。青铜病的闭塞孔穴腐蚀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探求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青铜器保护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适合博物馆柃测要求的NO2测定方法,选择分子筛为填充担体,TEA与DEA为复配吸收剂,采样管柱长为5cm,管径为5.5mm,采样流速为100—160ml/min,建立了固体主动采样法。经与常规溶液法和仪器法测定结果比较,三种采样法测得的NO2浓度在精密度和总体均值上均无显性差异,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比性。它们之间的回归直线关系存在,可用于环境现场二氧化氮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