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峰 《神州》2012,(17):117-117
诵读法是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其神奇的力量,是最为紧扣汉语言母语的特征,最为遵循汉语言母语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很好的突出诵读教学的作用,本文通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作用,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探究一条有效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燕 《南京史志》2023,(35):29-31
<正>吟诵,即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代表。用吟诵的方式学习经典诗文,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记忆更深刻。在“双减”背景下,将小学生经典诗文吟诵课程引进校园,将品德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审美教育等融入其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用“悦”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滋养孩子们的幸福童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优美的韵律,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够激发师生丰富的情感,而且能够使学生在理解感悟与吟咏诵读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欣赏诗歌,领会  相似文献   

4.
熊忠英 《神州》2014,(9):128-128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所谓诵读就是通过放声朗读,使文章熟读成诵。诵读不仅要求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对反复诵读的魅力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马翠玲 《神州》2011,(10):82-82
中国古典诗歌优美的韵律,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够激发师“生丰富的情感.而且能够使学生在理解感悟与吟咏诵读时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欣赏诗歌,领会意境,提高品位,培养鉴赏能力,概括地说,主要是“三步曲”。  相似文献   

6.
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作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还能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7.
周小春 《神州》2012,(9):119-1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粟的指导是不客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训练,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8.
黄艺琼 《神州》2012,(14):52-52
蕴含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古代先人所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小学阶段是人生启蒙的关键时期,要重视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诵读经典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栗明 《神州》2012,(18):137-137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孙丽华 《神州》2012,(18):112-113
在自主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必须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诵读。课堂的诵读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来做保证,决不能匆匆的让学生看了一遍,就急于探究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秦华 《神州》2012,(21):126-127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诵读,这能够让学生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教师应该把这样的教学方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到各种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这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遏制讲风太盛的现象,还语文课一片朗朗书声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李霞 《神州》2012,(12):93-93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今天倡导经典诵读活动,旨在通过诵读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感受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对经典的推崇对于国人民族文化的教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不可置疑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有着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经典诵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艳花 《神州》2012,(9):84-84
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目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  相似文献   

15.
正诵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对巩固字、词、句,提高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很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是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课程,而语感是学好语文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语感的培养完全通过诵读能力来完成。著名教育专家马智强老师指出:"也许人们忽视了汉字汉语与文化关系,现在的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王晓娟 《神州》2013,(16):89-89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就是教育工作的只要内容之一。最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发挥本身的优势,弘扬民族精神,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优秀文化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诵读则是加深学生对优秀文化理解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讨论了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诵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涯辅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生涯规划,已成为我国高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生涯辅导的含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生涯辅导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涯辅导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贾佩霖 《沧桑》2010,(5):200-201
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成员更好地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以及成员之间的模仿和迁移,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积极情感的产生。地方院校团体辅导的准备环节应当重视辅导团队的选拔与优化,在实施过程中应区分室内和室外等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地方院校团体辅导中存在辅导团队专业素质不高,活动实施条件的软、硬件缺失以及活动中学生的精力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苗素敏 《神州》2012,(12):91-91
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培优补差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常规管理工作,更是初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那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呢?现在我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正确理解认识培优补差的意义和作用
  培优补差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又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培优就是对学有余力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或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辅导和培训,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加优秀,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扶困就是对学习数学有困难且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较差或个人身心、思想品德、行为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加身心健康,数学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较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通过培优补差,我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发现和培养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同时通过培优补差,从多种渠道获得了各类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反馈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及时不断地加以改进、不断地自我提高,这对于自身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我的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副很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