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  相似文献   

2.
迟娟 《神州》2013,(31):181-181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科学创见始于提出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为此必须提倡独立思考,提倡怀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传统的观念质疑、向权威质疑、向现实存在的事物质疑,从小培养学生怀疑事物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因为没有对事物的怀疑,就没有对现实事物存在的问题、弊端的探讨和发现,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措施和方法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正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与陶行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吻合。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幼儿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使数学教育不再单一、不再枯燥无味,让  相似文献   

4.
赵红 《神州》2012,(12):58-58
前苏联教育家卡特金曾说过: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人说“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慧之母”。从实践上看也是如此,没有学习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一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烈火,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到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上。  相似文献   

5.
程燕萍 《神州》2012,(16):306-306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后天形成和变动的一种心理现象。任何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边芳 《丝绸之路》2010,(4):122-123
新课程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意义,对数学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学,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成人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契机,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有益发展。家庭就如一台电视机,每天上演着不同的生活剧,摘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反思成人不同的表现对于孩子学习生活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8.
许寿凤 《南京史志》2022,(12):83-84
<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累生活经验,经验的积累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此,个体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园以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此,我园开辟了“小农人生活园”,生活园里有“小磨坊”“木工坊”“农贸坊”“编织坊”“面点坊”,旨在让幼儿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一体论的提出有它的针对性和依据,它不是就中国地方史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是就其中的某一个领域问题,而是就中国地方史的整体研究提出来的。中华一体论不只是讲一体,是在讲一体和多元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强调一体。在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没有多元事物于其中的一体,也不存在没有一体而存在的多元事物,一体和多元是统一的。现就《中华一体论与中国地方史学》讲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鲁德政 《黑龙江史志》2003,(2):13-17,19
何谓特色 ?特色是指事物的特殊性 ,是指事物总体状况的基本特征 ,即能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从哲学角度上讲它和一般性、共性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而且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特殊就没有一般 ,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特点和特色的关系 ,许许多多特点构成特色 ,特点是特色的一部分。特色是整体 ,特点是局部 ,只有在每个局部上全面反映特点 ,整体上就反映出特色来。地方志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述范围 ,以特定的地情为记述对象并以地方名称命名的志书。由于记述的区域不同 ,领属关系不同 ,形成了省、市 (地 )、县 (市、区 )三级不同的志书。由于自…  相似文献   

11.
李银凤 《神州》2012,(18):292-292
幼儿学习的特点要求幼儿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不断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地方志事业也一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不能创新.就不能适应不断演变中的地情与时情.也不能适应变化中的社会和人们的需要。”目前,全国第二轮修志全面开展.如何将创新贯穿于续志编纂工作始终。修出高质量的志书.成为摆在每一位修志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孙洪梅 《神州》2014,(6):186-186
在时代的发展下,信息技术,网络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走向创新,走向改革。而作为一名从事初中历史教育的工作者,今天要针对初中历史课的教育方式就新型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来进行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4.
王欢 《南京史志》2023,(13):52-53
<正>课程资源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质、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因素的总和,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实施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直接因素来源和必要直接条件。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课程资源的互动实现的,儿童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任何活动从来都不应该是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儿童的学习特点决定了课程资源需要更加直观地帮助他们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现场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建国 《神州》2012,(7):270-27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号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董叶 《南京史志》2024,(2):28-29
<正>“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我园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提出“让绘本融入生活”的绘本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绘本活动。本文从“看什么”“玩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冯光福 《神州》2011,(7S):63-63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现在学生的情感波动大,主要表现为直觉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他们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郑虎林 《南京史志》2023,(17):82-84
<正>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观察是学习者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获取事物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观察能力对学生而言,是不可缺乏的素质能力。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曾将观察力较弱看作导致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因素之一。观察力好,他们才有机会去获取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学习资源,从而得出更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更准确的认知理解。有了素材,有了感性认识,分析事物的准确性也就会相应地有所提高。相反,如果观察力薄弱,即使瞪大了双眼去观看,所总结的内容也不一定精准而有效,有时甚至还会南辕北辙。基于此,  相似文献   

19.
曲二辉 《神州》2011,(6X):158-158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0.
孙小堂 《神州》2012,(21):223-223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很多研究内容来自生活,很多规律的掌握依赖生活经验,很多理论的创立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加强物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从而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学的教育价值,扩展物理教学的职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