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巍 《神州》2011,(10):12-1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几对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描写,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讽刺资本主义婚姻关系的同时,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婚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理想的婚姻是爱情的蓓蕾所开绽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巍 《神州》2011,(23):1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几对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描写,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讽刺资本主义婚姻关系的同时,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婚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理想的婚姻是爱情的蓓蕾所开绽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5世纪英国帕斯顿等三大乡绅家族的书信,是研究经济社会史的重要史料。以1469年玛杰里·帕斯顿的婚姻个案为切入点,并以中世纪基督教的婚姻同意原则为大背景,对15世纪英国乡绅的婚姻观念与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同意原则对于基督大众的规训和支配作用,不宜作过度解读;同样,对于同意原则下婚姻所突显的自主、自由和爱情等现代性特征,不宜过分强调。乡绅书信为我们描绘出充满画面感的日常婚姻,其中偶有如玛杰里"爱情和自主"婚姻的另类点缀,但就乡绅的日常婚姻而言,仍然是土地财产和身份地位等传统要素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爱情的源泉,婚姻是爱情的果实。古往今来,无论仁人志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对爱情婚姻的伦理道德问题存在不同程度困惑。在解决这些困惑时不免存着个人标准与社会标准的一致与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爱情本质与婚姻道德的分析,指出有爱情的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文明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毕玉秋 《神州》2011,(10):1-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品中的贝内特太太代表着当时保守封闭乡村的无知妇人,她以金钱作为衡量爱情的标准。然而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则有胆识、有智慧、有主见,她尊崇建立在平等与相爱基础上的婚姻。作者将两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观念进行对比,向读者展现出人物所持的不同的金钱爱情观,体现当时的社会环境特征以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毕玉秋 《神州》2011,(23):1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品中的贝内特太太代表着当时保守封闭乡村的无知妇人,她以金钱作为衡量爱情的标准。然而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则有胆识、有智慧、有主见,她尊崇建立在平等与相爱基础上的婚姻。作者将两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观念进行对比,向读者展现出人物所持的不同的金钱爱情观,体现当时的社会环境特征以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皇族婚姻问题初探陆可平,程大鲲在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婚姻以门第为基础,服务于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他们的婚姻具有社会和政治的双重意义,清代也不例外。皇族的婚姻对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清政权建立前,婚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  相似文献   

8.
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婚姻形态的若干变化王勤榕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西欧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均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势必会在当时的婚姻形态方面有所反映。影响过渡时期婚姻形态的两个因素在西欧...  相似文献   

9.
李瑞生 《沧桑》2014,(1):145-147
根据地时期,晋西北妇女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动员下,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婚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的婚姻变化在剧烈冲击传统婚姻的同时,为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婚姻政策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以《晋绥日报》所见一些与女性家庭婚姻相关报道进行论述,试图对当时晋西北妇女婚姻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时期,晋西北妇女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动员下,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婚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的婚姻变化在剧烈冲击传统婚姻的同时,为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婚姻政策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以《晋绥日报》所见一些与女性家庭婚姻相关报道进行论述,试图对当时晋西北妇女婚姻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1.
蒙元时期,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关系繁复,婚姻礼俗更是复杂交错、不断变化的。研究蒙元时期婚姻聘财的流变问题,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经》承载着儒家的文化,历来被奉为经典,其因不仅仅在于它是儒家的思想宝藏,也在于它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明和文化面貌,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社会百科全书。《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反映婚姻爱情的,有反映征伐行役的,有反映宗庙祭祀的,有反映社会性质的,也有反映当时农、商业以及其他各种生产活动的。因而,笔者通过对《诗经》的考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文化面貌。因此,本文主要从《诗经》中反映农、商业和采集的篇章内容入手,从文化的角度浅谈中国古典诗集《诗经》背后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3.
唐代小说中写文士与乐籍女子爱情题材的大多是悲剧结局,悲剧的产生与唐代的社会风气有关,最主要的是与唐代的婚姻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4.
裴海霞 《丝绸之路》2013,(12):16-19
黑水城出土文物在西夏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所进行的考古发掘推动了学者对西夏社会的深入解析。额济纳地区史称"居延",西夏统治居延地区时在此建立了黑水镇燕军司。通过黑水城出土卷轴画可以研究西夏服饰,所出经文说明了当时佛教的盛况,户籍册记载了当时西夏社会的基层组织、姓氏文化、婚姻嫁娶等情况,出土的日常器皿反映了其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5.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是审视女性社会权利的重要视角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受传统的封建伦理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本文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后,为发动妇女参加边区建设,将妇女从传统的封建伦理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颁布和广泛实施新的婚姻政策,改变了晋察冀边区旧的婚姻制度下男女不平等、无婚姻自由、买卖婚姻盛行等封建陋习,使妇女的各种婚姻权益受到法律保障,大大提升了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并由此促进了妇女融入边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如何进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无尽的博弈,从而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在婚姻的选择中亦是如此。如何理性选择婚姻是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以选择婚姻的两个目的:爱情、互利为基础,具体分析怎样理性选择婚姻。  相似文献   

17.
铜镜是古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日用生活器具,镜背的艺术装饰和铭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也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力图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汉魏六朝时期的铜镜进观察和探讨,从一方面揭示和剖析当时的社会状况。 一 爱情是人们生活中一项主要内容,因此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这在西汉当时也不例外。青年男女,新婚夫妇,互  相似文献   

18.
林怡婷 《神州》2020,(5):9-9
“一个全是预示着美好的计划,永远不可能实现;只有稍许带上几分特别的苦恼,才可大体上防止失望”,文中的这句话似乎映证着我们当下社会所讨论的“面包和爱情如何抉择”、“彩礼钱是否取消”等将婚姻“庸俗化”的论题,似乎现实将爱情与物质绝对化对立,似乎生活的苦恼强迫大多数的人舍弃曾经“幼稚”却珍贵的浪漫主义因子。在一个个偏激片面的言论下,变得佯装世故、胆战心惊,未曾前进尝试,便后退畏缩。在听多了所谓“过来人”的主观评判,或许,《傲慢与偏见》这部十九世纪初的经典之作,用将他人故事娓娓道来的方式,更能启迪个人婚姻观的思考。当然不可置否的是相较于奥斯汀后来的《爱玛》,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分偏少,戏剧性夸张稍多,对世事也比较乐观,浪漫主义色彩较重。  相似文献   

19.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整体状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门第政治的形成,门第婚姻成为当时的主流婚姻形态,本文就是通过对门第婚姻形成原因、门第婚姻形式的探讨,试图窥探当时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想看这样一部电影,甜蜜下掩藏着邪恶,悬念迭起,不时让你惊呼“天哪”(或者人们更常惊呼的各类粗口),那看《消失的爱人》准没错。但如果你想随着各路宣传提示,去看看平凡家庭生活对爱情的磨砺,探讨一下婚姻的真谛,那你只用看前半段。或者再去看看《革命之路》和《爱在午夜降临前》,前者戏剧压抑,后者日常琐碎,但都是在正常人的范畴内认真展现和讨论爱情婚姻甚至理想的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