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1月,创刊已一年之久的《新青年》杂志在第2卷第5期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月后,第6期旋又推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藏族史传文学三部曲在藏族文学史上有三部史传文学值得一读,这就是《米拉日巴传》、《嘎旦嘉措传》和《夏格哇传》,这三部传记文学都有大量佛家道歌附录其后,它们传记加道歌的体裁,深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影响遍及藏族地区。谢住发表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  相似文献   

3.
1935年至1936年间,上海良友印刷图书公司出版了赵家璧主编的大型文学丛刊《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这套“五百万字选材,二十万字导言,布面精装十大部,定价大洋二十元(预约一次付款十四元)”的丛书,收集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主要资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作品的大型选集。全书由蔡元培作总序,每集前由编选人作导言: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第三集《小说一集》(茅盾编),第四集《小说二集》(鲁迅编),第五集《小说三集》(郑伯奇编),第六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  相似文献   

4.
黄文科 《神州》2014,(11):136-137
本文针对语域理论与文学赏析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说明语域理论的产生、发展、具体应用。其次,具体介绍语域理论的内容。再次,简单的介绍《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提出本文研究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最后,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提出语域理论在文学赏析中的具体应用,即语场角度的文学赏析,语旨角度的文学赏析,语式角度的文学赏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为了积累资料,开展研究,交流学术,每年分类编印《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若干辑,《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概况》上册为第一辑。内容有:《佤族文学概况》、《崩龙族文学概况》、《布朗族文学概况》、《云南蒙古族文学概况》、《景颇族文学概况》、《阿昌族文学概况》、《傈僳族文学概况》、《拉祜文学概况》、《基诺族文学概况》和《白族文学史略》,约二十万字。这些“概况”,是我省各少数民族文学的总的概括,是解放三十年来我省民族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9年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举办"神话学研究院首届新成果发布会暨专家论坛",同时发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成果专著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的《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文学人类学新论》《四重证据法研究》和《希腊神话历史探赜》,研讨会主题是"文学人类学:神话研究的创新——中国本土的文化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建构",会后,举办了第十五次玉帛之路(环太湖)文化考察活动。笔者受邀参加学术论坛及考察活动,并撰写考察笔记。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两位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把陆文夫和汪曾祺,放在一起研究。一位写,《明丽苏北与清隽江南——论汪曾祺、陆文夫作品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李艳敏,山东师范大学),另一位写,《社会民情的不同书写——汪曾祺和陆文夫小说的比较研究》(罗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将汪曾祺和陆文夫,放在一起比较,这不是个例,许多学者都有这种思路。比如,王景科、颜水生《新时期乡土散文的美学精神》(《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吴炫《穿越当代"经典"——文化寻根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刘丹《论新时期小说中的"行业情结"》(《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陆娴《浅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文学史上,《枕草子》与《源氏物语》齐名,被称作平安文学的双壁。《枕草子》是平安时期唯一的随笔文学,它的出现为日本文学在形式上开辟了新的领域。作为最早的随笔文学,《枕草子》以其独有的文学特色,给后世文学如《徒然草》等以巨大影响,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选》与《文心雕龙》作为南朝文学史的双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二者文学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更能窥探南朝的文学风貌与文学的发展。萧统与刘勰在选文定篇、文学思想、文体观等方面的见解都值得深入研究。《文选序》是《文选》的纲领之作,是萧统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指导着《文选》的编撰。将其所体现的思想、文学、文体等观念,与《文心雕龙》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二者在文学认知上的某些内在联系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9月     
《华夏人文地理》2004,(9):18-19
《新青年》 出版 1915年9月15日,留日归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称《新青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抨击封建主义文化。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相似文献   

11.
戴壮强 《贵阳文史》2005,(6):I0001-I0001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和军事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影响了自己的思想与著译。在他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也从军事文学中领会了一些智谋。鲁迅是军事文学的爱好者。他童年时代听过太平军的故事;青少年时代看过《三国演义》、《水济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描写古代战争的中国小说;成年后看过《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战争》等描写近、现代战争的外国小说,还看过《夏伯阳》等军事题材的电影。鲁迅是军事文学的翻译者。他翻译的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中,不少属于军事文学,如长篇小说《十…  相似文献   

13.
读了杨知勇同志写的《崩龙族文学概况》(见《思想战线》1979年第六期),既感到欣喜,但同时也感到《概况》中有的论点不符合实际。现提出两点,与杨知勇同志商榷。《概况》的第一部份提到:“崩龙族没有书面文学,没有专门的歌手……。”这是不合乎崩龙族文学实际的。诚然,崩龙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使用傣哪文。他们不仅用它来记录口头文学,还用它创作文学作品。这些书面文学作品,虽经林彪、“四人帮”的鬼火焚毁了一些,但仍有许多珍藏在崩龙族群众家里。因此,我们认为,无  相似文献   

14.
学归求知心———五十年代文学讲习所学习生活片断□彭悦1956年秋,我作为安徽省《大家演唱》社的刊物编辑,离职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讲习所学习。该所的前身是“中央文学研究所”。从第三期开始,改为“文学讲习所”。我是文讲所的第四期学员,本期的所长是诗人...  相似文献   

15.
王丹妮  吴晓乔 《神州》2012,(36):10-10
“真”、“善”、“美”是文学创作的价值原则。“真、善、美三合一”?创作理念指导着当代小说的创作,三者在文学创作的活动相互融通。在童庆炳老师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的文学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当代作家马晓丽的名作《云端》为例分析文学创作价值追求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将从文学的真实、文学的伦理与情感和文学美的创造,这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揭示“真”、“善”、“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贺伟 《钟山风雨》2010,(3):24-26
<正>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代会开幕式上发表了极为感人的讲话——《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他在讲话中特意提到:"赵丹在  相似文献   

17.
在羊年乍暖还寒的初春,老作家石果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里程。他是贵州湄潭人,本名何恩余,石果是笔名。这个名字属于文学,他的作品的光彩照亮了它,伴随他终生。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结下了,曾发表过长诗《穆家川上》,后来又在遵义《民铎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辅助线》。这些只是发韧之作,他的成名,是在上世纪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他的小说《喜期》,一经《西南文艺》发表,即被《人民文学》转载,编者称之为“标准的短篇小说”。接着,《人民文学》又发表了堪称他代表作的《风波》以及他的得意之作《官福店》。其中《风波》影响最大,《中国文学》译为英文发表,国外译为日文、丹麦文出版,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摄制为电影《一场风波》。他在《西南文艺》发表的《石土地》,也以内容的厚重、生活气息的浓烈而引人注目。当时,全国知名的贵州作家很少,除了老作家蹇先艾,石果成了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曾听北京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其时评论界有“北骆南石”之说,即北方有骆宾基,南方有石果,指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受读者喜爱。以后,石果还用“石梦天”的笔名发表过一些作品,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旧作一起结集为《喜风集》出版。喜,是他心情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杨锦先  关家铮 《民俗研究》2006,7(2):175-189
一、引言中国俗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的,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大批久已湮没的唐五代俗文学作品展示在人们眼前,遂使这一文学传统的源流因革昭然若揭。“俗文学”一词据说是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博士(1868-1947)最早提出的,他在1916年《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的《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料》一文中说“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  相似文献   

19.
志传中运用文学笔法在有关刊物中的争论在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中是否可以运用文学的笔法,这个问题早年已有争论。1991年第5期的《湖南地方志》上曾有人著文,提出以文学形式,即以纪实小说及诗歌的文体形式来写志书的人物传。也有人不赞成这种主张。最近,《广西地方...  相似文献   

20.
李金坤先生《风骚比较新论》的问世,是《诗经》研究和《楚辞》研究中集大成的新成果。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硕果累累。其中许多学者对浪漫文学之源的《楚辞》曾受到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的影响表示认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