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平明 《史学理论研究》2022,(4):115-124+160
作为美国口述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唐纳德·里奇的口述历史研究和实践与美国口述历史的发展同步同频,推动美国口述历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并在各个阶段都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在口述历史研究方面,里奇更多地倡导“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也比较重视口述历史理论的研究;但是,就其本人的口述历史实践来看,里奇自始至终都聚焦于美国的精英和领袖人物,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精英口述历史”。  相似文献   

2.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在2 0 0 4年 1 2月 1 1日“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文中对什么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口述历史学科建设以及口述历史的重要意义等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尤其提出地方志编修中的当代部分是进行口述历史大显身手的时段 ,地方志编修的学者应重视口述历史工作 ,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然而,由于“左”的错误影响特别是“文革”的浩劫,京剧艺术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为了让京剧艺术重放异彩,“音配像”工程应需而生。20年前,可能有人没有听说过“音配像”,现在则是很少有人没有看过“音配像”。这一工程在重现京剧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已将自己写入历史,成为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在享受“音配像”的累累硕果时,谁都会情不自禁对工程的总策划师李瑞环主席和参与到音配像工程的老艺术家们由衷赞叹:“功莫大焉!”为此,本刊专门策划了“我所亲历的音配像工程”,由参加音配像工程的艺术家们口述,纵横杂志社采访、整理,共同记录下这段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毛主席就厌恶见到江青。”这话白纸黑字明白无误地出现在一本很有影响的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口述历史”的书中。他这样说,人们能够相信吗?如果这样,谁叫江青当的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即便别人提名,毛泽东能批准吗?在江青身边工作人员一次聚会时,我说:我们作为江青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证明这不是事实。我们很多人都看到了,  相似文献   

6.
确切地评价中国的口述史学很难。正如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康涅狄克大学教授BruceM .Stave所说 ,“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述史学的状况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北京城的建筑一样 ,一切似乎都藏在城墙后面。如果有人试图寻找口述史学活动或者口述史学协会 ,他一定会碰到漠然的注视或者嘲笑的一瞥———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像西方国家 ,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组织的口述史学协会。”在某种程度上说 ,Stave教授的话确实非常准确和恰当地评价了中国口述史学的现状和独特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内历史学的发展 ,以及与国外口述历史学界交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口述历史受到中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出版的口述历史著作考察基础上,对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冷静揭示口述历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创建中国口述历史学科的基本设想:将口述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二级学科加以建设;强化口述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加强人才培训并组建专业化的口述历史研究队伍;推进口述历史项目的普遍实施;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创办口述历史网站及学术刊物;筹建中国口述历史资料档案库。  相似文献   

8.
邢小群 《江淮文史》2016,(2):138-148
正我是怎么介入口述史的我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的教师,专业是中国当代文学。我的第一本口述历史专著是《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在此之前,1990年代我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的影响,做过关于右派的专题采访,写成一本书叫《凝望夕阳》。这本书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文集。大部分篇章采用了人物专访的新闻体裁,只有少数篇章采用了  相似文献   

9.
正现场2016年11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和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口述历史国际周2016·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传播·传承——口述历史的教育与普及"。在开场环节,75岁的计算机口述史采集整理人徐祖哲、崔永元口述史中心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为恢复和拯救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的“隐藏的历史”,口述史被历史工作坊运动的史学家广泛应用于英国地方史、社区史、劳工史和女性史等领域,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新社会史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工作坊运动日益关注记忆问题,尝试从记忆和意识的角度考察口述史背后的社会脉络及其意义,进而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记忆转向”。  相似文献   

11.
口述史又称口碑资料,是一种以口头和两耳为传递手段而保存历史“活资料”的传统载体和使用工具。它是“存贮在人们记忆或流传在群众口头中.尚未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它是方志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口述史和口述史学既是一门最为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是一种全新而年轻的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力 《史学集刊》2022,(3):16-27
日本口述史起源于公元8世纪。明治维新之后,受近代西方兰克史学的影响,口述资料逐渐被边缘化,以文书档案为中心的政治史占据了历史编纂的中心位置。二战后,伴随着民众史和社会史的勃兴,口述史开始为日本主流史学界所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记忆转向,日本口述史研究的关注点,也从重构历史事实转变为考察历史叙事本身的建构与口述资料背后的语境、权力关系等,口述史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革新。战争性暴力由于其议题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述资料,成为日本口述史的一个中心议题。日本史学界通过聚焦“慰安妇”和“斑斑女”的口述证言,从受害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性暴力,从性别视角推动和更新了战争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佟勇为 《沧桑》2013,(4):13-14,17
近年来口述历史在中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口述历史的概念、特点,以及口述历史与口碑资料的联系与区别,对口述历史做了一点粗浅的研究。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该地方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地情全书,方志界研究并利用口述历史为本领域服务对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研究方志馆收集、收藏口述历史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收集、收藏口述历史的角度,论证了口述历史在方志界的作用,试图摸索出一条方志界运用口述历史为社会服务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系列讲座     
正作为中国最大的口述历史实践机构,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见证了口述历史概念的初步普及和口述历史行业的多层次并荣。为此,中心专门策划了"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讲座,推出了诸多国内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观点、典型案例解析、独特经验分享等,并请他们针对公众的问题做出各自的回应。举办的讲座有: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14日)今天,全国地方志系统口述史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此次培训班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华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授课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方志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借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东风,历史理论研究在2022年气象万千,硕果累累,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的建所及科研步伐明显提速。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解析和批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两大课题后,“‘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研究”“西方历史理论发展史”在2022年也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连续两年共计四个课题顺利立项,这是该研究所建所第四年获得的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17.
窦应泰 《百年潮》2002,(6):66-72
今年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张学良“口述历史”的既定时间。当这位中国人引为骄傲的爱国将领的“口述史料”再次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焦点的时候,保存在纽约“哥大”图书馆内的“毅荻书斋”,也将同时对外开放,公开展示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生前捐献给这所著名学府的若干历史文物。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毅荻书斋”当年是如何筹划和运作的。这些记载着张学良征战一生,特别是秘密幽禁岁月中的珍藏文物,之所以从台湾运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哥大”珍藏展出,决非一件易事。建立“毅荻书  相似文献   

18.
我非常认同印在《经济—社会史评论》封底上的四句话:“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结合,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的结合,关注转型中的中国。”这是本刊明确的宗旨和准确的定位。概括起来说,就是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从事面向社会公众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黄玲 《中国地方志》2013,(10):38-4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在新编志书中增加口述史资料分量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口述史资料与档案文献资料的关系,确定三点原则:1.记述同一类事件,以档案文献资料为主,口述史资料为辅;2.运用口述史资料填补空白,弥补档案文献资料的缺位;3.口述史资料可以结合实物资料来记述历史。二是口述史资料在新编志书中的分量应根据内容需要确定。档案文献资料多的,口述史资料当“配角”;档案文献资料少的,口述史资料当“主角”。三是从三个方面甄别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1.选择好事件中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和当事人进行口述;2.要与档案文献资料互相对照考证,两者在基本事实上不要互相矛盾;3.对口述不一甚至互相矛盾的口述史资料,要多方考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 ,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经过 50多年的发展 ,口述史学成为历史学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但是 ,到底中国有没有口述史学 ?这个问题很少被人问及 ,也很少有人做出明确的回答。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普遍流行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甚至在随后的几年内会有一个发展高潮。那么未来中国口述史学将如何发展 ,以一个怎样的高度作为起点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觉得应该了解中国口述史学的渊源和现状。本文集中探讨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