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蜚声中外的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1882-1982年)斑澜的百年生涯中,曾在国民党立法院担任经济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并作过蒋介石的老师和经济顾问。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他以一身正气、同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进行过顽强的斗争。被中国共产党誉为“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坚决反对共产党,对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烈的批评和冲突。为此,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曾作出决议要求严惩胡适,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胡适认为亡国之祸已迫在眉睫,他的政治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他到南京晋见蒋介石时,批评者变为建言者。1948年末,在国民党大势已去之时,蒋介石曾派人北上邀请胡适南下就任行政院院长一职,为胡婉拒。不久,蒋便派专机到北平将胡接去台湾。新近公开的胡适致蒋介石的一封信,为人们了解、研究胡适…  相似文献   

3.
《神州》2007,(7)
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深受蒋介石宠信,曾经统领40万大军,有着最现代化的美式装备,坐镇西北,一直是蒋介石手中的一张王牌。但在1949年国民党大溃败的形势下,他也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4.
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曾是国民党政权中权势显赫的人物,但到台湾后,却被蒋介石政权抛弃,政途黯淡。 1948年底,国内形势朝着不利于国民党的方向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完成了三大战役,随时准备渡过长江,直捣国民党政权中心南京。蒋介石政权临近灭亡,陈果夫的病情也一天天加重,亲友们都纷纷劝他以养病为由  相似文献   

5.
徐庭瑶传略     
马俊如 《江淮文史》2001,(2):153-162
徐庭瑶(1890-1974年),原名其瑶,字月祥,安徽无为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内战时期,作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一员战将,参加了新军阀混战和对工农红军的“围剿”。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曾先后率部在华北长城和桂南昆仑关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并初创了国民党军机械化部队一解放战争时期,他所创建的机械化部队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殆尽。1949年,他逃往台湾。1974年在台湾病逝。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日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制订的<中华民国宪法>采取内阁制,实权在行政院,总统虽位居元首,但只是"虚位".蒋介石追求实际权力,对"虚位"不感兴趣,曾拟退出竞选,推荐胡适参选总统,自己改任参谋总长或行政院长,从而改变政府形象,赢取美国好感,以利于争取美援.蒋的提议受到国民党高层的普遍反对,以增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办法扩大总统权力,蒋介石遂接受提名,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此举与美国政府的期望相反,国民党政权仍然是"独裁的政权",司徒雷登批评蒋介石"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国家".  相似文献   

7.
谁能想到身为国民党中将军长的覃异之曾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共产党。谁又能想到当蒋介石万分青睐于覃异之,准备着手培养提拔他的时候,他却舍弃高官厚禄,参加“香港起义”重踏归途“八十七年路不平,身经百战庆余生”正是《覃异之走过的曲折“之”路》所娓娓道来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奉化溪口镇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故乡。蒋介石有很强的家乡观念,发迹后虽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但来家乡的次数依然很多。得意时回乡,荣宗耀祖;失意时回乡,谋划再起;生日回乡,名日“避寿”;清明回乡,祭扫祖宗。正由于蒋介石频频回乡,所以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多曾来溪口“朝拜”。据已有资料记载,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三次到过这一地图上并不显眼的集镇,从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蒋阎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3月底,国民党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蒋介石曾拟退出竞选,推荐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蒋介石长期追求权力,他为何在此时有此考虑?关于此事,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向国务卿马歇尔报告说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1945年10月的昆明事变,是国民党中央政府与云南地方当局为争夺省政控制权而多年博弈的结果,也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和"云南王"龙云强势个性碰撞的产物.事变以龙云解职离滇、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获胜而结束.惟衡以实情,龙云解职后,云南仍未完全听命于国民党中央政府,蒋介石亦不能不表示向现实的妥协,且事变对其后云南政局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故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解决龙云之举,其得失非断然可判,未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1.
郭汝瑰,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既是前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参谋长、军长、兵团司令。又是陈诚的爱将。深得何应钦、顾祝同倚重和蒋介石信任。他在官运亨通的时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的董必武取得联系,自此,将国民党及军队的核心机密源源地传递给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他率国民党第七十二军官兵在川南宜宾起义,把中国历史化名城宜宾完好地交给了人民。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团级干部、模范共产党员。由他主编的宏篇巨——《中国军事史》,陆续出版、发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曾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等职。由于他热衷效仿德、意等法西斯政权“领袖第一,领袖至上”的作法,以致在众多场合一提到“蒋委员长”、“总裁”称谓,党、政、军官员必要肃然立正。更有甚者,蒋的一些忠实信徒在数人交谈间言及此称谓,也要起  相似文献   

13.
项德颐 《古今谈》2002,(1):22-22
1943年,陈明仁任国民党第71军军长时,曾奉命率所辖部队开往缅滇边境,参加远征军抗日。出发前,他曾到重庆来晋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4.
赵映林 《文史春秋》2008,(10):16-18
国民党警察系统的最高学府是设在南京的中央警官学校,蒋介石本人亲自兼任校长,警校的日常工作由教育长李士珍主持。李士珍是浙江宁海人,黄埔二期毕业生,蒋介石曾保送他到日本留学,专攻警政教育。李士珍曾一度出任过中将军长,不过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5.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2,(11):20-24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杨天石 《炎黄春秋》2013,(10):46-49
1942年抗战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为整顿吏治,曾以严刑峻法和军法审判两手,从重、从严惩办贪官污吏。他不顾姻亲、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说情和反对,毅然判处孔的两个亲信,一死刑,一五年徒刑,并不许缓刑,企图由此祛除贪污,修明政治。此后,蒋介石也曾多次、多方设法,甚至企图开展"肃清贪污运动",借以解决普遍弥漫于国民党官场的严重贪污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虽曾命令自己的儿子蒋纬国退回非法取得  相似文献   

17.
陈光甫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银行家,江浙金融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创建了两个重要企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旅行社,都卓有成就。他曾以财力支持过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抗战的关键年代里,曾受命赴美谈判,争取援助。在战后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之际,他又曾出任国府委员。他的档案  相似文献   

18.
宣侠父是被蒋介石开除的黄埔军校唯一的最"牛"的肄业生,蒋介石曾亲授他少将参议,他"一张嘴能顶两百门大炮"是令国民党西北行营最头痛的人,终于蒋介石"忍无可忍"下达了密裁宣侠父的手谕,宣侠父是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杀害的中共最高级别领导人。满怀报国志向、才华飞扬的年轻将军,在抗日战场硝烟正烈的时候,没有死在对日作战的沙场,却倒在特务的枪口下。  相似文献   

19.
从蒋介石日记可看出蒋介石常存忧党之念,他所关注的国民党弊端包括组织分裂、党员腐化和人才缺乏等,在忧党方面蒋介石所言与所思基本一致。由于蒋介石以构筑个人权势为目标,所以他对国民党弊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可以说,蒋介石忧党的背后,其实在忧己。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警察系统的最高学府是设在南京的中央警官学校,蒋介石本人亲自兼任校长,警校的日常工作由教育长李士珍主持。李士珍是浙江宁海人,黄埔二期毕业生,蒋介石曾保送他到日本留学,专攻警政教育。李士珍曾一度出任中将军长,不过时间不长。调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时为简任一等警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