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华  龙慧  郑艳芬 《人文地理》2015,30(5):106-110
以广东丹霞山断石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旅游发展成熟阶段,非少数民族、景区依附型乡村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及其增权途径。研究发现,断石村在依靠丹霞山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历程中,自下而上地自主构建了基于契约平等观的民主村治制度、土地征租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并基于契约信守观自主执行了这些制度,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了外部干预和内部冲突,确保了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增权,为我国社区旅游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契约主导型社区增权模式"。研究指出,断石村自我增权是嵌入于社区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制度环境下的行动结果,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以强化制度的强制性和制裁性,构建旨在促进社会增权的新制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左冰 《旅游科学》2009,23(2):1-8
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权力关系状态的实地调查,探索将旅游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旅游实践的框架和途径。研究表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利意识和管理技能,社区居民普遍处于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必须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增进社区的权能。其中,明晰资源产权,改革旅游资源租赁使用制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起点,同时也需要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社区增权是社区参与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是提升社区参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要使社区参与真正落到实处,使社区居民能够真正获益于旅游发展,亟需通过不同层面的增权,凸显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本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通过从经济、心理、社会和政治等四个不同层面实现增权,探索村落遗产地提高社区参与有效性的途径,以期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科学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民族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文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构建了社区增权、居民公平感知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支持关系的概念模型.以新疆喀纳斯社区的3个民族村落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收集363份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增权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社区增权是实现旅游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公平感知在社区增权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间起中介作用,公平法则是居民参与旅游交换的内在机制;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居民可持续发展支持.研究发展了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框架,为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申 《旅游纵览》2023,(4):45-47
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佤族翁丁村,从原始社会过渡至社会主义社会,其社区管理兼具民族特色与社会主义制度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失权现象,影响当地旅游发展。本文立足于二手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大量实践,引入Scheyvens提出的社区增权理论,从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4个方面了解影响其社区增权的因素,并进行翁丁社区增权的可行性研究,提出社区增权实现路径,以期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6.
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佤族翁丁村,从原始社会过渡至社会主义社会,其社区管理兼具民族特色与社会主义制度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失权现象,影响当地旅游发展。本文立足于二手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大量实践,引入Scheyvens提出的社区增权理论,从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4个方面了解影响其社区增权的因素,并进行翁丁社区增权的可行性研究,提出社区增权实现路径,以期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社区居民为代表的利益主体逐渐参与到旅游发展之中,如何与相关利益主体协调好利益关系进行社区旅游增权,是促进目的地合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桂林市雁山区草坪镇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现状出发,提出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增权路径与模型,为乡镇旅游开发中的社区旅游增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区旅游概念:误读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西方社区旅游概念在中国的4种误读进行了梳理,包括社区尺度模糊导致参与范围的变形、社区旅游是产品还是理念、参与的目的是否局限于经济利益、受益方应该主要是社区成员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中国学者要在社区旅游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既要排除以上种种误读的负面影响,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社区旅游本身在实施过程、适用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过往研究将社区旅游增长困境归因于权力关系不平衡导致的社区权益受损或冲突,并通过社区参与和增权解决。然而,社区参与和增权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外部条件和社区能力。本文试图从内卷化视角重新审视社区旅游增长困境,构建社区旅游内卷化分析框架,并用于解析焦作云台山案例。社区旅游内卷化是社区旅游发展到一定形态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变到新的形态,旅游产品或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导致社区内部权力和利益复杂化,社区总体边际收益或旅游效益相对下降。案例研究表明,云台山社区先后经历农业内卷化、去农业内卷化、社区旅游内卷化、以及社区旅游去内卷化4个阶段。各阶段交叠,并具有不同的背景、成因和特点。本研究在去内卷化建议中指出,提升社区内生能力是根本,破解外部条件限制是关键,而政府和核心企业应起示范或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旅游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西方国家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已渐趋成熟。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文献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希望能为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凌  王志章 《旅游科学》2014,(2):12-22,48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所创立的“制度嵌入性”分析框架,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两个典型的社区参与制度——即“家屋制度”与“人头制度”是如何嵌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从而发挥预期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影响社区参与制度的构建;行动主体通过社会网络开展社会交往,构建并维系社区参与制度;行动主体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社会网络受制于制度背景,两个社区构建出的社区参与制度有所差异.鉴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从借用社区的非正式制度、重视既有的社会网络、推动民族旅游社区的精英治理、发挥行动主体的积极性等4个方面更好地构建社区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2.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ourism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has generated attendant interest in tourism research in the country, among researchers both in the mainland and outside.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communiti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is also growing, but is as yet still limited, with insufficient contributions from Chinese mainland tourism research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world. China provides a rich field for examining the cultural,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in which tourism develops. Recent studies of village-based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an emphasis o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provide some insight on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changes of rural communities along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eneral, these papers show that village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growing, although examples of disempowerment are as rife as those of growing empowerment. Contested resources ar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is struggle,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ourism that the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since the 1980s. The papers in this special collection also demonstrate the distinct character of domestic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which engages the rich body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Chinese, but is generally less connected to broader international debates in the predominantly Anglo-American English publishing realm.  相似文献   

13.
李亚娟  虞虎  陈田  胡静 《人文地理》2018,33(2):1-10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的持续参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考察居民感知社区关爱对社区持续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心理契约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①感知社区关爱对社区持续参与旅游发展具有正向影响;②经济关爱和制度关爱正向影响交易型心理契约感,关系关爱和制度关爱正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感;③心理契约感正向影响社区持续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社区关爱、心理契约感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研究,也为旅游社区治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urism researchers hav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mpowerment of rural communities.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s reflect that tourism needs to seek localized empowerment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This paper, taking Furong Historical Vill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examines a special kind of Chinese historical village community in which the villager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rights is weak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nly in its initial stages.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s, this paper points out four roots of such a community's disempowerment: (1) the failur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o ensure the community's public interest; (2) accusations of historical villages ‘damaging protection’; (3)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leaders and villagers; and (4) a sense of powerlessness in the daily lives of rural resident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suggests several empowerment paths: (1) placing the enhancement of psychological power as the core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2) addressing villager empowerment nee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rather than generalizing a community as a whole; and (3) including a diversity of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empowerment. These empowerment paths would be a moderate extension toward increasing community empowerment, based on this empirical study.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的旅游需求,历史文化保护区(尤其是古城镇、古村落等)纷纷进行旅游开发,演化成旅游社区。社区居民以资产、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等不同的社区参与要素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获得不同利益,形成三种不同的社区参与模式。论文在对三种参与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历史文化保护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探讨其解决的途径,提出应激励投入增大总效用、认定和提高社区居民的分利能力以及构建"社区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韩慧林  邹统钎 《人文地理》2022,37(3):183-192
在旅游消费升级驱动下,目的地品牌化日益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制度理论,从游客的全新视角探究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目的地的相关制度性行为如何影响目的地品牌资产。数据显示,旅游目的地不但可以通过制度性行为正向影响目的地品牌资产,还会通过品牌合理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品牌资产;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不同于一般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适用机制,目的地制度性行为效应的大小独立于目的地熟悉度的高低,目的地熟悉度并不是目的地制度性行为发挥效应的外部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展现了制度效力对目的地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还能进一步丰富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并为目的地营销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Ethnic neighborhood tourism (ENT) has the potential to not only alter the identity of the ethnic landscape but to also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economic benefits from tourism between ethnic groups. Such unequal distribution may foster diverg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between minority residents whose culture is at the center of ENT and those of the majority population whose cultural heritage is being overshadowed. With this in mind,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and Brazilian residents’ perceived empowerment from tourism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NT destination of Oizumi, Japan. Results revealed that even though the Brazilians perceived themselves to be more psychologically and socially empowered from ENT, the perceptions of empowerment among the Japanese were slightly better predictors of support for tourism and Japanes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ourism's contributions within the communit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socio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 attitudes especially among those who do not perceive economic benefits from tourism. 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ombining social exchange theory with more holistic theories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ies influencing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