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从威权政体转变为宪政民主,固然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但蒋经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亲手启动终结威权时代的政治工程"(马英九:《历久弥新的身影——蒋经国》)。一、政治转型的基本思想1.向历史交代,对历史负责1978年5月蒋经国当选"总统",成为台湾地  相似文献   

2.
观察台湾的政治转型,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是政党转型。国民党从一个执政的威权型政党,在民主政治条件下逐步向议会型民主政党转变,经历2000年丢失政权,并于2008年重新夺回政权,其间的遭遇和调适,以及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是台湾民主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参考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中产阶级在台湾转型时的政治文化变迁中的兴起原因,说明中产阶级在台湾政治文化从威权政治向自由化"软着陆"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熙年间清廷收复台湾后,举行科举考试,并在乡试中设立专门保障名额,清代台湾举人也随之产生。作为台湾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举人积极参与各种文教活动,推动了台湾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王艳梅 《黑龙江史志》2013,(23):241-241
面对阅读方式的转变,宾县图书馆积极应对,创新求变,拓展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寻求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华夏地理》2007,(7):102-107
2006年9月28日,台北孔子公祭由马英九市长主祭。台北市孔庙是19世纪末随着台北正式开府而落成。1949年以后,蒋介石为台北孔庙颁发“有教无类”匾额后,台北孔庙成为台湾地区举行祭孔大典的所在地,这里的祭孔大典是目前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祭典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开启了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地方志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面对地方志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志书编纂工作者必须积极适应、全力顺应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创新理念,把握时代脉搏,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努力推进地方志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清前期台湾野生鹿消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曾经是台湾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之一。明末以来,随着台湾贸易交流的活跃,鹿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土著居民由原先捕鹿作为民生用品逐渐发展至为市场服务;清前期大陆移民入台的农业垦殖又破坏了鹿原有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行为引发的环境变化,最终导致了野生鹿在台湾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9.
台湾见闻     
<正>应台湾湖北文献社汪大华社长的邀请,湖北省政协文史参访团于2013年秋冬时节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访问与考察。现将台湾一周行的见闻略抒己见,与大家分享。1.话语。落地先开口。国语是台湾强制学习的语言,因而,大多数台湾人讲国语。由于台湾过去很长时间是荷兰、日本的殖民地,且与美国交往甚密,因此,新生代台湾人学习外语的自觉性较强。他们一般都会讲国语、闽南语、英语、日语。台湾人说话轻言细语,文明谦和,街上、景点、公共场所听不见民众的大声喧哗。  相似文献   

10.
印象台湾     
<正>2013年的金秋十月,我们一行赴台考察了7天。当飞机冲上蓝天,朝着台湾飞翔时,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翻滚着台湾历史片断:162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紧接着西班牙人来到,随后,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1641年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实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统治。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台湾这个孤悬于海外的祖国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物周刊》2012,(13):12-12
喜欢到台湾旅行的朋友说,台湾看起来很乱,其实不然。因为台湾人民信奉其同的价值观念(民主自由),再怎么乱.由此信念维系的身份认同感及价值观念不会被撼动。这也是台湾社会争吵N遍了.还是hold得住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王伟 《神州》2013,(12):264-26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方式已从跨媒体多媒体的形式逐转变为全媒体的崭新方式,科技馆教育传播同样也面临着全媒体时代多元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考验和冲击。本文试图阐述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于科技馆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科技馆教育如何利用全媒体传播实现创新转型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北京出土的"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总兵官之关防",是一颗由清代礼部铸造成型的正式官印。虽然未能付之实用,却正好成为反映晚清台湾建省曲折过程的珍贵实物,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清代中央政权逐步加强台湾地区管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外记》为闽人江日异所,作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这部历史小说着重描述了明清易代之际,郑氏以台湾为据点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以及康熙帝派大军渡海收复台湾,将台湾收入清朝版图的过程。记事起于明天启元年(1621),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前后共63年。江日异根据他父亲的口传声授,秉史记载,故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台湾外记》史料的真实性是无可厚非的。其中对颜思齐、郑芝龙在日本举事、称雄闽海,南明政权抗清失败,郑成功举师北征,驱逐侵占台湾63年之久的荷兰殖民,康熙平定台湾,郑氏最后降清等历史事件的记载尤为集中、详细。  相似文献   

15.
从台湾社会的发展看台湾留美运动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台湾留学生运动的兴起、发展及衰落 ,与台湾现代化的萌芽、发展与成熟息息相关。 1 95 0年代至 1 960年代 ,台湾经济筚路蓝缕 ,到先进国家留学 ,成为一代青年的最高愿望。同时 ,台湾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悬殊使留美学生很容易做出滞留不归的抉择。从 1 970年代台湾开始经济起飞 ,到 1 980年代台湾完全脱贫致富 ,台湾留学生经济状况改善。同时 ,从 1 980年代起 ,美国劳工市场的不景气与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一部分留美学生返台工作。到 1 990年代 ,留美学生的返台率进一步提高 ,反映了台湾经济进入国际中心 ,劳工人才开始流向台湾。 1 990年代后期 ,留学美国运动开始衰落 ,许多台湾青年不再视留学为“正途”。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台湾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本土培养的研究人员已具有国际竞争力 ,也反映了台湾经济国际化、信息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唐晓 《福建史志》2012,(1):27-3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次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此后,闽台两地由于地缘、血缘的关系,经贸往来迅速发展,并出现两地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尽管它们的生产能力有限,但是庞大的数量、无所不包的涉足领域,创造出来的产值远高于公营企业  相似文献   

18.
台湾社会早已习惯"公民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透过这种模式来维权政治摇摆中的公民社会发展近年以来,台湾除了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阵痛,同时也随着统独争议摆荡,岛内各种难题左支右绌,搞得人心惶惶。外界也一度对台湾社会表示忧心。然而,台湾社会坚韧而经得起考验,证明这完全是人们的多虑。诚然,蒋经国主政时期  相似文献   

19.
进入日据后期(1931-1945年),附属于日本的台湾殖民地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台湾成为日本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经济侵掠的重要基地.与侵华日军的直接经济掠夺相比,日本殖民者利用近代垄断企业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较为隐蔽.为配合日本对中国经济资源的掠夺,台湾总督府于1936年推动设立了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简称"台拓").随后,在台湾总督府及侵华日军的共同支持下,台拓对中国广东、海南等地实施了一系列经济侵掠.日军占据广东、海南后,其经济侵掠的重点在于对广州、汕头等沿海地区近代工业的掠夺和物资的严格统制,以及对海南岛物产资源的"开发".在此一过程中,台拓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拓攫取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充当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经济帮凶,具有鲜明的殖民侵略性质.  相似文献   

20.
白纯 《民国档案》2005,2(3):118-123
战争前期,在台日本殖民政府在继续执行传统殖民掠夺政策的基础上,施行了生产力扩充与战时经济统制政策,竭力扩充与军需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业,并执行农作物增产计划,同时对物资与物价实行严格统制;战争后期,更强制执行了增发货币、发行公债、发起“储蓄报国运动”、加速日资兼并土地与产业独占、实行工业加班增产与农业垦荒增收等一系列残酷的掠夺政策。这些政策使得战后台湾的经济重建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