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贵州内河有水运活动记载的,开始于战国,当时贵州大部为夜郎。夜郎北与巴、蜀两国为邻。巴蜀领土也包括今黔北部分地区。巴、蜀以北为秦国。今黔东一带,则属于楚国的黔中地。列国中秦、楚较强。两国的对外扩张,对贵州东部及北部河流水运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公元前三一八年,秦先后灭蜀和巴。此后几次东向伐楚,都利用水运优势。特别是公元前三○八年秦将司马错率师向楚进攻,共出动了巴蜀民众十万人,米粮六百万斛,载以巨舟万  相似文献   

2.
正郭子章做贵州巡抚10年,所著《黔记》洋130万字,为研究明代贵州最重要的文献。贵州史家的记述明清以来,贵州史家关于建文帝的记述不多,最值得重视的有明朝郭子章的《黔记》。《黔记卷三十二帝王事纪》中记载:建文君自逊国后,即祝发为僧。之蜀,未几入滇,常往来广西、贵州诸寺中。一日,至贵州金筑长官司罗永庵,尝题诗壁间。已,由贵州之粤。天顺中,出自粤西。呼寺僧曰:我建文皇帝也。  相似文献   

3.
贵州历代人才地理分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历代人才地理分布变迁杨斌贵州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自然条件十分差,所谓“黔居西南,介楚、蜀、滇、粤,据南条之脊,地高寒而瘠薄”①;有的称其地“尺寸皆山,欲求所谓平原旷野者积数十里而不得轰丈”②。在这样的条件下,贵州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
(一)、徐霞客贵阳日记简略的疑义明季大游历家徐霞客(宏祖)游黔,始於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三月二十七日进入黔境下司,五月初九日离黔境而入云南,复於是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云南罗平州的三板桥渡江底河再入黔境,经步雄而至黄草坝(今兴义市),於九月初三日渡黄泥河离黔而再入滇。《徐霞客游记》:由都匀至贵州(明人称贵阳为贵州),行程八日,每日只记里程与宿站,不言其他;到省会贵阳为四月十一日,十四日离贵阳南行,是日记云:“晨饭於吴,遂出司南门,度西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慈)桥。……”遂经岜堰塘(今甘荫塘),水边寨、大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于桂柳作战之后,侵入贵州独山、荔波、八寨(今丹寨县)、三合(今三都县)等县,前锋进逼都匀姬家桥,造成贵阳危急、重庆震动。十几天后日军就退出黔境。这一事件人称“黔南事变”。它是豫湘桂战役结束后的插曲,也是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大陆攻势的终止。本文拟就日军进攻贵州的战略意图及其迅速败退的原因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诗、志、禅是文学、学术、宗教等观念文化的载体。贵州历代的诗歌、方志和禅学论著,是贵州文化的三大物质形态,在贵州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贵州文化的三大主流。拙认为贵州文化应分为前黔文化、贵州文化和贵州新文化三阶段。明代建省前,省境分属蜀楚滇粤,少数民族分氐羌、苗瑶、百越、濮四大族系,未形成有合力的地域文化圈,属前黔文化。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然终占籍此邦非彼族所愿”。经一段时间的交流融合,至明中叶,始产生文化上的互相认同意识,形成贵州文化…  相似文献   

7.
清初学邵廷采在《思复堂集》卷3中云:“至明之季,故臣庄士往往避于浮屠,以贞厥志”,“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始也。”贵州安隆(今安龙)曾为永历帝驻跸之地,贵州一度为南明永历之畿辅,且时间最长,故南明衰亡,其故臣为全其志节多于黔地出家为僧,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处偏远,发展本来就滞后.一个“黔驴技穷”.更给贵州泼了一盆污水。“黔驴”本非贵州驴.而且是被贵州凶猛的老虎吃掉了。我们深信.“黔虎”终将一展虎威.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9.
清代到贵州任官吏咸丰中较有名望的为胡林翼,同光中较有实绩的则是黎培敬。黎氏历任黔省学政、布政使及巡抚,所负责的是全省文教军政事宜,前后达14年,一生精力几尽瘁放贵州一省,故他的实绩较为显著。他治黔的建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回顾。一、振兴文教1.恢复考试:黎氏放同治三年(1864年)以翰林院编修授贵州学政,莅任以前,贵州文教废驰,清廷因困放省内苗民起义,停考试,“以致一般读书人朴鲁的老死岩阿,武生梁黠的流为寇匪。”盗贼四起·地方不靖,州府有陷放贼手者。黎氏认为治黔应首先恢复考试收拾人心,致友人书日“黔省…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四川省叙永县城南七十公里处的雪山关,海拔1700多米,濒临遐迩闻名的赤水河,与贵州隔河相望,素有“黔蜀分疆第一关”之誉。它是川滇古道上的一座历史雄关,也是一处护国战争纪念地。 雪山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调兵征云南,在川滇古道上修筑了一道道军事关隘,雪山关即是其中一座。清代诗人祝万年所题:“岩关形势压天雄,磴道蛇盘依碧  相似文献   

11.
明初,在黔蜀边界设立永宁卫、乌撒卫,分别与永宁宣抚司、乌撒土府同城而治,卫所隶黔,土司隶蜀。明后期,永宁和乌撒地区出现了疆土纷争、土官日益骄纵不法、土司拖欠协济粮饷、黔蜀矛盾突显等问题。地方官将其归因于两地"司卫同城分隶"之旧制,不断有官员提出将永宁宣抚司和乌撒府改隶贵州的建议,但均未得行。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隶事关多方利益,牵涉重大,明廷难以轻易决断;此外,祖制不可违也是未能实现改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庆熹 《文史天地》2003,(11):49-50
原在彝区地带的地名,随着历史演变至今,彝语和汉语相互以谐音取用甚多,又多以汉文记载,沿袭流传,却不知谐音取用来自彝语是什么意思。就今黔西城关的地名,在未启用“黔西”二字之前,汉语取谐音于彝语的就有:觚著、个仲、郭张等名。启用“黔西”二字的时年,是清康熙五年(1666)二月。由于对水西改土归流,将包括今金沙县境部分辖地在内的三个则溪范围,划编成为一个府,取名黔西府。按“黔西”二字的含义,其所在方位应该是在黔(贵州)省辖地内西方,可是实际位于黔西北而又偏正北度。但是又为何取名“黔西”呢?这要从卑鄙无耻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顺…  相似文献   

13.
1413年3月3日,京都,永乐皇帝诏告天下:“今设贵州布政使司,列为第13个省。”这一年是明永乐十一年,贵州以一省的名分列人中央王朝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位于今天四川盆地的巴蜀之国就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文化曾对巴蜀文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商周文化又是从何时、于何处入蜀的呢?本文试图借助一定的史籍资料和考古成果,对其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 关于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问题,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在殷墟出土的大量卜辞中,就有关于“蜀”的记载。但胡厚宜先生认为,殷墟卜辞中的“蜀”在鲁地,“自今之泰安南至汶上,皆蜀之疆土”。而郭沫若、董作宾和顾颉刚诸先生认为:“蜀的地望在今之  相似文献   

15.
东山,又名栖霞山,相传此山原有苗王墓,故俗称“老王山”,海拔约1200米,位于今贵阳市东里许,与贵阳黔灵山东西遥相对。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载:“东山,在治城东,山颇高大,而林木丛茂。俗名老王山。本朝郡人知县陈昌归隐于此。”嘉靖《贵州通志·山川形胜附》也载:“东山·在治城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一年夏,黔军响应孙中山“援桂”的号召,以两混成旅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战争,并参与孙中山在桂林筹备北伐的义举。这一事件,曾为贵州军阀捞取了“坚持护法”、“奠定西南”的政治资本。但“援桂”之役,既促成旧桂系军阀的瓦解,也使贵州军阀兴义系内部发生纷争和黔军将领派系间形成的重新组合。因此,剖析这一军事行动复杂的政治背景,以澄清黔军在“援桂”中的某些历史是非,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封建军阀投  相似文献   

17.
《宋史》卷三七○《刘子羽传》(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载:“自金人入梁、洋,四蜀复大震。张浚欲移潼川,子羽遗浚书,言己在此,金人必不南,浚乃止。”在点校者看来,“蜀”如同梁、洋,俱为地理名词。实误!“四蜀”为南宋时的专有名词,有其特定的内涵,当连标专名线。南宋“四蜀”,首先继承了北宋以来“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即《元丰九域志》卷七、八中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等四路的地域。其范围如《宋史.地理五》所载:“盖《禹贡》梁、雍、荆三州之地,而梁州为多……南至荆、峡,北控剑栈,西南接蛮夷。”辖地相当于今川渝、贵州大部、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乐嘉藻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参加过戊戌变法,办过教育,创办过《黔报》,任过贵州咨议局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清朝覆亡后,他出任贵州大汉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由于不满“滇军入黔”屠杀“自治党”人,遂退出政坛,  相似文献   

19.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11,(12):50-51
水族先民是“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秦统一后,水族先民即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宋代设“抚水州”,即今贵州境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当时以蒙氏为首领的水族曾与宋王朝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元、明两朝,水族也和众多西南少数民族一样。经历了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清时,政府在当地置“三脚州”,1914年民国政府改“三脚州”为“三合县”,后又改称“三都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