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     
《风景名胜》2012,(8):176-176
新加坡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和佛教共有的一个节日,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为“鬼节”。新加坡“鬼节”被誉为东方万圣节,今年从8月13日到9月4日,每个周末都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其中最大的看点,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0,(7):35-35
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喜气洋洋的,唯独七月十五是阴风渗惨的“鬼节”。因为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道士要诵经做法事,佛教徒要供养十方鬼灵。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土家族的“牛王节”.“牛王节”是土家人祭祀牛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文史天地》2008,(10):I0001-I0004
吃新,即吃新收获的农作物。“吃新节”是贵州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意在庆祝丰收。节日这天,现到田间地里采来成熟的农作物做成饮食供参加节日的人们享用。这样的食品不仅极其新鲜,而且风味独特。此外还有祭祖、唱歌、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而敬酒时给客人“打花脸”,更别具特色。仡佬族的吃新节,已经成了旅游者们非常喜爱参与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谓盂兰盆节,民间俗称“七月半”“鬼节”。历经上千年积淀,盂兰会、放焰口、烧包袱、放河灯……一系列流传至今或嬗变消逝的传统习俗,使武汉中元节俗既显丰富多彩又不断变迁。让我们走进历代文人笔下的文献著述,从中追寻武汉中元习俗的文化脉络,勾勒异彩纷呈的历史图景。中元节由来在古代,中元节被称为“秋尝”“尝新”“荐新”。荐新祭祖可谓中元节最早的节俗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上到下,没有考证过是从何年何月开始,除国家法定的节日外,又连接不断举办各种名目繁多的“节”,大有相互攀比,遍地开“节”花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程阳花炮节     
到程阳的第二天是正月初七。本来,程阳的“花炮节”应该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三举行,不知何故今年推迟到了我们到来的这一天。这使得我们能够巧遇上了侗家一年一次的传统节日“花炮节”。  相似文献   

8.
吴景军 《旅游》2004,(3):25-27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都将举办花炮节。我与一群影友结伴一路转车前往富禄拍摄花炮节,拍摄下来,深感民间赛场上的拍摄并不比世界杯场子里老记们轻松。南方农历三月份的天本是多雨的,可三月初三这天却晴空万里。人们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天气,来自三省(区)五县的6万多各族男女老少汇集在这里,喜气洋洋的就是为看这场被人称之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大赛。如今的花炮节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花炮节了,已成为依托传统节日的物资流、信息流、游客流等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9.
森林 《神州民俗》2010,(3):26-27
在山西习惯把清明节叫做“鬼节”或“冥节”,与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一日的寒衣节总称为“三冥节”。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世界旅游日”,“四川客家龙”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和中央电视台荧幕上第一次亮相,就博得满堂彩,使客家龙开始崭露头角。千禧龙年春节,以客家龙为“主角”的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的隆重举行,使其再一次大展风采。有关媒体频频专版、专题报道,更使这一客家文化和中国龙舞艺术的奇葩成为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客家龙如此精采,为什么过去鲜为人知?它从何而来,它的发祥地、起源、演变和发展的情况又如何?客家龙与北龙、南龙比较,有何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日节与"鼠嫁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红一 《民俗研究》2000,(3):86-105
人日节,中国“人”的节日。盛行于汉魏至明清时期,节俗丰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重要节日之一。“鼠嫁女”又叫“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是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以“鼠婚”为母  相似文献   

12.
“七夕节”     
《文史月刊》2010,(8):F0002-F0002
<正>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10,(5):55-55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已节”,又称“女儿节”。在济南某酒店,举行一场着汉服、习笄礼的女子成人仪式,济南一所学校高三学生在众人的祝福中,行三拜大礼,谢父母养育之恩,长大成人,开始承担一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二月二”又叫做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春龙节、青龙节等,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相似文献   

15.
一、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我国各族人民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祖先崇拜,后来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某些思想,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为我们今日的民俗活动——中元节。由于中元节同佛教的盂兰盆斋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盂兰盆”由梵文UIIambana的音译而来,为“救倒悬”之意,原系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据《盂兰盆经》载:释迦弟子日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如处倒悬,要求释佛救度。释迦要他在“夏安居”结束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准备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的西藏热振河畔升腾起浓烈的节日气氛:漫山古柏掩映中的热振寺下方,千余座五彩藏式帐篷绵延两三公里,来自海内外众多的信徒和游客云集于此,欢庆12年一度的“帕邦塘廓”节。  相似文献   

17.
辽东王姑祠庙会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娜 《民俗研究》2002,(1):86-96
众所周知,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都在农历七月十五,两个节日有一种共同的民俗功能,即祭祀神佛,超度亡灵。在民间,人们常将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将这一天称为“鬼节”。“鬼节”必然要祭鬼,这种祭祀风俗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其宗教色彩始终未能泯灭,至今仍是俗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1,(6):22-27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首清代诗人蔡云写下的诗句,描述的就是当时花朝节的盛况。“花朝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目,在古人眼中,它甚至与元宵节、中秋节同等重要。2011年4月9日,这一沉寂多年的传统节日“花朝节”在杭州西溪湿地隆重举行。在经历了42天的祭花、看花、品花、赏花之后,2011首届中国杭州西溪·花朝节于5月20日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19.
徐伊 《风景名胜》2014,(5):23-23
2014年4月2日至5月11日期间,一年一度的西溪盛事,“西溪·花朝节”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办. 花朝节旧称“花神节”、“百花生目”、“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旧时每逢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姑娘们剪五色彩纸黏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20.
丁福昌 《古今谈》2002,(1):61-61
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千百年来沿袭着一个古老的习俗——花朝节。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俗称“花朝节”、“花神生日”。这一天,杭州人要为庭园中一切已开、未开的花木挂红着绿,即用红绿绸布条系挂在花枝上,或系于木棒上插在花盆里,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