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为唤起广大农民的觉醒和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名义,于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在广州先后开办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这是广东农民运动的第一个步骤,为以后广东农民组织自卫军和农民协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庆刚 《纵横》2009,(2):39-43
在中共历史,特别是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历史上,罗绮园曾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广东省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是和彭湃、阮啸仙齐名的广东农民运动领导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届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等要职,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武昌农讲所创办于大革命高潮之中,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6年下半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急需大批农运干部到乡间去领导农民革命斗争。1926年11月毛泽东到上海就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后,即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三大”是我党在建党初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也是唯一一次在广东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批著名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陈潭秋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这次大会。中共三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实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最初尝试。回顾中共“三大”的历史贡献和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汪精卫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就汪精卫这个历史人物来说,其一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又正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因此,关于汪精卫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国共合作特点新论张伟,酆张翼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全民抗战发动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相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新的历史特点。本文就其中两个问题展开我们的观点。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形式方面。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终因距离太大没有达成...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新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生机勃勃,遍及全世界,就在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于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等问题,没有因循惯例,按照常规,而是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来  相似文献   

8.
陈光 《民国档案》2004,(3):74-77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国民党“一大”,但在这之前,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关注马克思主义,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同,在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国共两党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意,并且在许多方面有过合作实践,这一切都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有原则有条件地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同志说:“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同中国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没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北伐战争的胜利: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0.
谢璋 《羊城今古》2002,(1):59-60
广州芳村区花地街有三间古老的祠堂——谢氏大宗祠、碧溪谢公祠、(俗称北便祠)和观潮谢公祠(俗称南便祠)。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首先在芳村中市的观潮谢公祠成立,成立那天,当年的《民国日报》有详细报道:“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经过筹备多日,已于8月15日成立开幕,是日假芳村谢家祠举行开幕典礼。”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辉煌的历史画卷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晶。但是,1927年春夏之交,正当大革命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以残酷的“清党”运动,使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社会后果。 第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革命被葬送。 中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第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改组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左派的延续.在南京政府实施压制左翼思想与民众运动政策时,改组派提出恢复国民党的民众运动,并帮助工人发动罢工,帮助农民抗租抗税,曾改善过一些工农的境遇,扩大了国民党的群众基础.但改组派反对阶级斗争,无意改变社会结构,无视工农作为"阶级"在国家战争动员与经济建设中的根本意义.其工农运动只体现为一些软弱的社会政策,而非一种民族民主政治,这是改组派与国共合作时期工农运动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3.
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相互联系,而又各有其不同发展道路的,发展演进的过程。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揭示出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也并不排斥各自发展道路上的差异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这个历史”。①所以,在谈到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②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文明社会中…  相似文献   

14.
李颖 《百年潮》2013,(6):30-36
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第一个法宝便是统一战线,它的最早运用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源头,是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  相似文献   

15.
张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经盛鸿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与破裂过程中,再没有一个人像张继那样富于传奇色彩了。他先是奔走联络,积极倡导,继而带头发难,肆行破坏,前后判若两人。本文试对张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表现与功过以及影响其思想言行的社会历史动因作一剖析。(一...  相似文献   

16.
方宁 《文史天地》2009,(12):28-31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国民党中央在上海设立了执行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中共中央对此也十分重视,为加强执行部的工作,派了大批重量级的共产党员参加进去,担任重要职务。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里协助和参加了多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发展和国民革命运动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时期,是以国共合作的建立、发展、斗争和破裂为其历史特征的。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到破裂,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期间,国共关系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和工作部署,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中心议题。党明确指出:“我们能胜利与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局面,在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的“党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编导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1937年4月间,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在甘肃省邑县共和镇王家禄村,邓小平同志当时任政治部主任。他亲自编写了一个十幕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在“五·一”节全军团运动大会上演出。该剧时间跨度,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写到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论述,国内学界一种观点解释为: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资本主义道路或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线性或多样性问题的认识。实际上,马克思这里只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问题,而马克思要将其“‘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运动“,也只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起源之时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对农民的痛苦的、可怕的剥夺运动,或者说是指这种以“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运动,而非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