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河南信阳县大庙畈与界河铁砂矿冶遗址调查及初步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信阳地区文物科Onthebasisofhistoricaldocuments,therearesomeironsandsmeltingsitesinXinya...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冶金考古仍是手工业考古的热点之一。冶金技术在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冶金技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研究,以及对矿冶遗址和金属文物的保护研究,始终得到学界的重视。矿冶遗址是研究古代金属技术最直接的实物证据。长期以来,各地对众多矿冶遗址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和发掘,近年来,也屡有新发现,并开展了较多的主动调查和发掘工作,从而对出土冶铸遗物的整理、分析也愈加深入和广泛。对于金属文物,当前的  相似文献   

3.
<正>"冶金考古"是考古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2011年10月~2014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北京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及3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3650平方米,并开展了文物保护及相关科技考古研究工作。大庄科矿冶遗址群反映了北京地区在辽代接收、运用中原生铁冶金技术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冶金遗址的考察和发掘,取得了重要成就,特别是解放后对铁生沟矿冶遗址、铜绿山矿冶遗址和古荣冶铸遗址的发掘,引起世界考古界的重视。考古学家对冶金遗址的文物研究较充分,对冶炼工艺研究相对地差一些。冶金遗址包含大量有价值的课题,有待于深入探索: 首先,冶金设备的生产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对当时的设备能力如能做出科学地、定量的估价,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一种生产力的水平,而且可以和历代以及当代类比,从而反映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生产能力变化和经济变化。其次,椎算冶金过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一方面反映冶炼工艺特征,构成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内容;而且由此可以推算出当时的供求关系、区域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配合上武高速公路南段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并调查了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发现各类冶铁遗存,其时代从战国中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是一处大型冶炼与铸造并存的"大铁官"作坊遗址.它的发现对中国冶金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禹县吴湾遗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禹县境内颍河两岸古文化遗址的内涵和分布情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同禹县文管会于一九七九年对颍河上游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十三处,并对吴湾遗址进行了试掘。参加这次试掘工作的有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姜涛、方燕明,禹县文管会教之忠等同志。试掘工作得到中共禹县县委及吴湾群众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八月,冶金工业部和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黄石市召开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保护座谈会”。根据会议纪要精神,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力量,在铜绿山矿区进行考古发掘。参加这次发掘的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博物馆、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湖北省博物馆、黄馆市博物馆等。发掘从七九年十一月开始,共进行了两期。到目前为止,已对七号、四号矿体古矿井遗址;十一号矿体冶炼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  相似文献   

8.
禹县瓦店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禹县瓦店遗址是1979年进行颍河两岸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后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同志进行试掘,获得了一批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1981年由省文物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1982年秋又作了第二次发掘。现将试掘及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制陶作坊遗迹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韩故城制陶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乡大吴楼村东北,即郑韩故城的外廓城(东城)东部靠近东墙处(图一)。在制陶遗址的南部即是铸铜遗址。 1964年下半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前身)根据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指示,在郑韩故城进行文物钻探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将郑韩故城遗址划  相似文献   

10.
长葛县裴李岗文化遗址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葛县位于河南省中部,西是伏牛山的余脉,东部为豫东平原,境内河流密布,两岸散布着许多古文化遗址。近几年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不断有新的重要文物和古文化遗址被发现。一九七九年七月和一九八○年十月,在省博物馆文物队同志的协助下,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我们对新石器时代遗址做了调查,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四处,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河三”遗址的铁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三”遗址是河南省文物工作队1958-1959年在巩县铁生沟发掘的汉代冶铁作坊遗址。这个遗址出土的某些铁器如铲和铧铸有“河三”二字(图-A),说明它是当时河南郡官营第三冶铁作坊,简称“河三”遗址。1962年该发掘报告正式发表后,受到国内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镇平县楸树湾的古铜矿冶遗址,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三队发现的.1982年由镇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镇平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秋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和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现将调查概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郸城段寨遗址试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段寨遗址位于河南省郸城县西南八公里巴集公社段寨村西北角(图一)。遗址是一处约十亩大的台地,台高约五、六米。一九七四年在遗址北边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可能是墓葬的随葬品,有镂孔豆、高足杯、白陶絮、罐等,征集后存郸城县文化馆。一九七九年十月,河南省博物馆派王润杰、安金槐等同志对段寨遗址进行调查,采集了一批文物。同年十二月派人前往试掘,周口地区文管会、郸城县文化馆也派  相似文献   

14.
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达庙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部的洛达庙村东北的丘陵上,西临贾鲁河,东有金水河。遗址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地势为北高南低(图一)。为配合遗址所在地的基本建设工程,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即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前身)曾于1956年至1958年期间,对该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现将三次发掘资料报告于后。壹遗址的调查与发掘经过  相似文献   

15.
一、遗址的发现及发掘经过解放后于1950年秋韩维周同志第一次发现了郑州商代文化遗址,接着河南省文管会及郑州市文教局就以韩维周为首连续作了全面的调查。1952年秋中央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首先郑州二里(?)作了实习性的发掘。1953年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在中央文化部文物局裴文中处长的亲自领导下,由河南省文管会派员开始发掘。同年并成立文物工作组。1954年扩大为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继续发掘工作。截至1956年终,就调查发掘所知,以郑州城为  相似文献   

16.
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编著的《淅川下王岗》一书,己由文物出版社于1989年10月出版。本书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很高。下王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宋湾乡下王岗村,属于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现存面积约6000平方米。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于1971年5月至1974年6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7.
1960年3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水库区进行古文化遗址调查时,在河南省灵宝县西闵底乡的北万回头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分布在北万回头  相似文献   

18.
前言河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为了切实配合治淮工程,搞好文物保护,并顺便进行一些文物调查工作,于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派我同郝天真、张汉傑、韩维周三同志,道经郑州、偃师、巩县、登封、前往禹县白沙水库、舞阳石漫滩水库、及泌阳板桥水库作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除了发现并调查有史以后的许多古蹟古物暂不叙述外,这里只把有关史前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报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等矿冶遗物的系统科学分析,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矿冶文化内涵解读。初步梳理了该遗址所代表的喜鹊沟类型人群在有色金属手工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特点。研究结合区域内矿冶考古成果及地质矿产信息,从矿冶技术遗产的角度对辽西地区大兴安岭南端多金属矿带的青铜文化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该遗址所反映的矿冶技术面貌由于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锡青铜冶金技术影响而单独进行了锡金属的冶炼活动。在对多金属矿冶炼获得青铜的同时,还可能对矿石中的锡石进行了分离,这种技术的产生可能与锡石矿源短缺及外部锡料资源需求的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20.
洪山庙遗址位于汝州市西北约2.5公里的骑岭乡洪山庙村东,焦枝铁路由东北向西南从遗址东部穿过。1989年10月,汝州市博物馆在配合焦枝铁路复线工程勘查时发现了该遗址,同年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焦枝铁路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发掘,开2×4平方米探沟4条,5×5平方米探方2个,发掘出仰韶时期的残房基1座,灰坑8座,大型瓮棺合葬墓1座;发掘出东周时期灰坑3座。1993年6~7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钻探,又开挖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