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拉木伦河上游考古调查与试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拉木伦河属西辽河水系,源出于浑善达克沙地东缘的巴彦特莫,由萨里克河与沙里漠河交汇后始称西拉木伦。向东流经克什克腾旗南部自林西县双井乡以西的西拉木伦河上游段,河间谷地狭窄,两岸多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600~800米之间。其流域北倚大兴安岭东南麓,南靠昭乌达高原,左岸山脉基本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右岸山脉主要呈东北方向延伸,平行的山岭与陷落的盆地交错分布,所汇支流均依山间走势,形成狭长的河川I谷地,构成了西拉木伦河上游特殊的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2.
1996~2000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的赤峰考古队,在对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进行重点发掘的同时,围绕着大山前遗址群对半支箭河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的遗址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田野调查.调查结果在<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中做了详尽的报导①.  相似文献   

3.
西拉木伦河流域位于北纬43°-44°,西自大兴安岭南段东麓,东至科尔沁沙地北缘。这里主河道及支流沿岸有固定或流动的沙丘与甸子地相间分布,稍远的山地沟壑纵横。由于多旱少雨,地表极易受风力降水侵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现在村落多分布于河谷平原,生业状况表现为农业与畜牧业兼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林西和阿鲁科尔沁旗采集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①,先后又有汪宇平、李逸友、郑隆、吕遵谔等诸位先生赴西拉木伦河流域进行过考古调查②。以此为开端,开始了我国考古学者对该地区史前文化的探寻工作。1960—1961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GIS,对敖汉旗汉以前诸考古学文化遗址的分布与地貌、土壤以及地质等环境因素不同类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与不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地区史前环境考古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典型的冲积低平原与浅湖沼地貌形态的白洋淀地区,是研究全新世环境变迁及古环境与古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地域。全新世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白洋淀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影响着史前人类的生存模式。多年来该区域考古发现的资料证实,全新世气候暖湿与冷干的交替变化,直接影响到遗址分布的数量和所处的地貌位置,亦即影响到人类对居住点的选择,与此同时也影响着史前文化的经济生活类型。  相似文献   

6.
平地松林的变迁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沙漠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平地松林的分布范围平地松林又称作松漠,最早见于北魏时代。《魏书》称:“库莫奚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者窜匿于松漠之间。”又称:“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松漠之间。”“松漠”之“漠”,不是指沙漠。“漠”有繁茂的意思,见《广韵》。“漠”又有寂寞的意思,见《文选》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冶铁遗址群为例,对空间结构及其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通过GIS工具进行分析。根据对冶炼活动有显著关系的影响因子,建立遗址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模拟小区域范围内的遗址预测。研究发现,该区冶铁遗址群对地理位置中的坡度和高程因素展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遗址的坡度(7°以下)和高程(650m以下)数值均相对较小;遗址与水系间联系明显,冶铁遗址主要集中在河流交汇处,方便冶炼过程及相关活动水源的供应;而随着冶炉容积(即冶铁产量)的增加,小范围内的冶铁遗址选择,并未以铁矿资源距离就近为最佳选取原则,表明了人类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减低。  相似文献   

8.
孙周勇 《文博》2002,(6):53-61
“河套”一词,最早见于《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北有大河,自宁县卫东北流经此地,西经旧丰洲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近现代所称的河套,大致地域包括了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黄河两岸平原。按照现今通行的地理区域概念,  相似文献   

9.
河南颍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颍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人类学系ThisarticleintroducesmethodsandmajorgainsofasurveyprojectintheUp-perYingRiv...  相似文献   

10.
GIS技术在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平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主,本工作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将Arc GIS Desktop作为技术平台应用到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中。首先,通过对规划区的实地踏勘,采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规划区数据库建设;其次,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GIS技术构建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实现规划区景观的三维可视化;最后,利用三维景观模型对现实地理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及虚拟场景飞行。不同于传统CAD的二维工作平台,本工作借助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处理功能及其三维景观可视化模块,为实现内蒙古鄂尔多斯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的科学规划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1.
任冠  魏坚 《江汉考古》2020,(4):102-11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考古研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借助遥感技术,在识别遗迹的基础上,首先可以对城址开展地图测量,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可以获取不同精度的地形地貌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城址的空间环境和布局结构,最终可以为城市复原研究提供线索,提高田野考古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本文提出了"城市圈"的概念,将城址与周边遗址和自然环境纳入同一个空间集合进行考察,可以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行之有效的剖析城市空间属性所反映出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环境考古中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春青 《东南文化》2001,(11):14-17
地层学研究是从事环境考古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从事环境考古地层学研究时,既不能硬套地质学方法,也不能照搬考古地层学方法,而是应当选择典型地层,采用地质地层学与考古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另外,还需引进相关学科的科学方法从事地层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信息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鲁中南山前平原西部9处史前文化遗址动植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获得了有价值的史前环境信息。作者还根据史前遗址的分布复原了史前海岸线与鲁西地貌;介绍了对胶东半岛贝丘软体动物的研究状况;并对上述史前环境信息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木炭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考古发掘出土的木炭可以重建考古遗址周围的环境,重建植物群,探索遗址的居民与自然界植被的关系,寻找有关古人类的信息。该对木炭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取样与鉴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以研究实例进一步说明木炭的鉴定过程,对拓宽我国科技考古研究方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新世(Holocene)是第四纪最后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冰后期(Postglacial)。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最后一次冰期不可能是统一的,国际第四纪委员会将全新世的起点确定为距今10000±300年。一般将全新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各地就自身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南亳地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文献有关南亳的记述,目前尚不可完全相信,也不可完全否定,重要的是努力寻找考古证据.如果南亳确实存在,其文化应是漳河型一类先商文化.  相似文献   

18.
Radon (Rn) is a potentially toxic gas in soil which may affect human health. Assessing Rn levels in soil gas usually requires enormous efforts in terms of time and costs, since the sampling protocol is very complex. In most cases, the variable under study is sparsely sampled over the domain and this could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patial predictions. For this reason, it is useful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 some auxiliary variables, correlated with the in soil gas Rn concentrations (primary variable) and more densely available over the domain. On the basis of this latter aspect, it is even better if the covariates are derived from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n this article, the Rn sampling protocol used during a measurement campaign planned over a risk area is described and the process of deriving GIS covariates considered as secondary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primary variable is clarified. Then, multivariate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Rn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domain of interest are discussed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regar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diction procedures is presented. Rn prone areas are also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urban and school density. All these aspects can clearly support decisions on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safeguar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免疫学的分析可以鉴定不同来源血液的种属。对古代器物表面的血液残留物进行种属鉴定,在石器用途研究、动物区系重建以及古人类食物来源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免疫学在考古学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对国外学者运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考古学研究的概况做了综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