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古代中国边疆研究应建立起以区域史观、断代史观与整体史观三维度三变量相互联结的以时间与结构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体系。区域史观视阈下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长时段之规律、特征的抽象与断代史观视阈下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的短时段的内地族群与边疆族群互动与交融的特性之归纳,都属碎片化的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唯有以区域史观、断代史观为基础的整体史观视阈下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才能将碎片化的古代中国疆域史各种材料议题之问题意识与科学实证有机地统合起来,才能实现古代中国疆域史之特殊性、普遍性、规律性认知的可能性,达成中国学者话语体系下的具有“中国化”的古代中国疆域史的学术认知。  相似文献   

2.
历史已经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21世纪很快就要到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在20世纪的已往90年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但也留下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经验与教训,走过颇为曲折的道路,这是众所周知的。那末,在90年代,特别是紧接着90年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古代史研究,批判古史研究中的“黄金时代”说,侧重对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倡导用新的观点、新的研究视角、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新纪元。李大钊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4.
韩国近年来的中国史研究概况谢保成1996年9月,笔者来到韩国开始进行学术访问。10月-11月,结识了韩国东洋史学会、魏晋隋唐史研究会以及汉城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庆北大学和安东大学等校的许多朋友,对于韩国近年来的中国史研究概况有了大体的了解,特向...  相似文献   

5.
在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前辈学者进行了中国占代兵器史研究的开拓工作。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多方搜集资料,著文论述。例如马衡先生的《中国金石学概要》中有《占兵》一节,王献唐先生有《甲饰》一文,等等。特别是周纬先生,他收集了当时已发掘出土的资料,以及中外博物馆的藏品,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力图写成中国兵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城市史研究还是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都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城墙的问题,如对中国古代城乡差别的研究、城市起源的研究、宋代城市扩展的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模的研究等等。但是就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中国古代城墙史的研究无论是著作还是论文数量都相对较少,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墙起源的研究国内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城墙起源于原来聚落周围挖掘的壕沟,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如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钱耀鹏:《略论史前时期的环壕聚落》,载《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对中国史的研究近年有重大进展。《史记》、《汉书》等经典史籍的研究仍是一大重点,并且有新的创见。学者认为史学思想上的“华夷”的内涵,是随着历史与史学的发展而变迁的。历史分期问题不但是历史的也是史学的根本性问题。有的学者提倡重视全局性、关键性重大历史课题之研究,发挥史学严肃的社会功能。主张把中国史的研究放在世界史的总体与全局上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审计史概论方宝璋在探讨中国古代审计史时,首先必须明确审计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各家虽然对审计的内涵解释不同,但对最初、最基本含义的看法大体一致,即审计就是由原会计人员以外的第三者对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监督。中国古代对于审计没有十分明确系...  相似文献   

9.
赫治清研究员最近辑了一本集子,名为《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①,近日问世,有幸拜读,不禁感慨系之。首先想到的,倒不是对此书学术水平的评论,而是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研究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读了《研究》之后,依然让我掩卷深思。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问题在一部分人中间似乎丧失了思考价值的时候,我想费点笔墨说一下也并非多余。中国的历史学,自古以来就有“资治”、“经世致治”的传统。不管别人怎样想,我从来就认为它是一个好传统。历史研究并非与现实距离越远才是真学问。中国的历史学萌芽于史官的记事,史官秉笔直书,对现实政治的记录和干预就是一种“资治”。孔子笔削《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更是将历史学作为政治斗争和巩固政权的工具。后世多少儒生和士大夫孜孜于发掘《春秋》的微言大义,或警时世,或为己谋,以为帝王师,成治平之业,更成为一种传统。被后人视为“资治”扛鼎之作的《资治通鉴》,就是这种史学传统的弘扬。前近代思想家和学者提出并身体力行的“经世致用”,蔚然成风,更扩展了“资治”的内涵,对“资治”的史学传统和学术传统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资治”、“经世致用”是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中国古代史研究也同样经历着深刻变化。无论从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外在的社会环境看,这40年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和回顾的时期。《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以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先秦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隋唐五代史研究、辽宋夏金史研究、元史研究、明清史研究为专题,策划推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古代史研究专刊,回顾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呈现中国古代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何芳川 《世界历史》2006,(1):109-110
2000—2004年,我国亚洲史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蓬勃展开的基础上全面、持续进行,取得了一定成绩。近5年来,上个世纪60年代走上学术研究岗位的一代学人已经退休。但其中一些同志,如彭树智、王治来、林承节、陈君、戴可来、梁志明等,仍在笔耕不辍、贡献新篇;而20世纪八九十  相似文献   

12.
近五年来,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国内的俄罗斯史研究总体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俄罗斯史学科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郑家馨 《世界历史》2006,(1):111-112
非洲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往热点靠”的现象,如几年内撰写和出版五六本大同小异的《曼德拉传》,4本关于非洲明的作。其后研究非洲同行曾分别拟出研究非洲几个重点问题:殖民主义在非洲统治后果的评价、非洲民族主义问题、非洲国别史专题、中非关系史等问题。2000--2004年基本上未出现“往热点靠”,重复研究的现象减少。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和非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1998年成立)在引导、推动和调节非洲研究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现代史近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现代史近年研究综述马龙闪苏联崩溃飞溅起的烟尘,经过一阵阵风旋尘扬,现已尘埃落定,显现出了崩溃后的轮廓场景。俄罗斯学术界经历了90年代上半期的动荡、转轨和改组,近年已渐趋平静,开始进入冷静的思考阶段。这一局面,可以说是目前俄罗斯学术界的一个突出特...  相似文献   

15.
适合于大学历史系本科学生和中国古代史研究生及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中青年的读物《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以下简称《入门》),即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入门》对于准备报考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的人,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本书包括了各高等院校招收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的主要考试内容,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入门的必备知识。本书分上下两册,共六十余万字。上册有“指导编”、“工具编”、“研究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评介曹旅宁科学的每一步探索,总是建立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之上。在学术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新出版老一辈学者藏之名山的经典之作,对后学者无疑深具启迪作用,是一项极富社会意义的文化积累工作。由中山大学教授董家遵先生遗著汇辑而成的《中国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问题在中国传统史学中一贯受到重视 ,先秦诸子关于富国强兵、节用、薄赋敛等议论就是针对财政问题而发的。自《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以来 ,有关古代财政活动的记载更是史不绝书 ,从而构成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并为 2 0世纪中国学者研究财政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2 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的学术史大体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加以评述。第一阶段是 2 0年代至 40年代末即 1949年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近代史学转变 ,这种学术演变的时代特征在财政史领域同样有鲜明反映 ,即不…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多年以来在全国史学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未曾间断的趋势。2006年度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出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天津市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各种成果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出版了学术专著27部,古籍整理3部,教材2部,工具书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以下按各断代史,结合相关重要专题,对天津市2006年度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史学集刊》2004,(2):66-67
每读“国际关系史”作,总有一些困惑,印象是,国际关系似乎是17世纪骤然生成的一种历史现象,因为这些作往往都不涉及古代的相关问题。洋洋十册四、五千页的巨,对17世纪以前历史的概述也仅占十几页而已。更多作甚至书名就冠以“近代”、“现代”字样,悬起研究古史免进的牌子。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成果显著,专著和论文数量较为可观。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专题讨论较多,学科前沿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第二,史家和史著研究依然占据史学史研究的主导地位,尤以司马迁和《史记》、班固和《汉书》以及乾嘉史学为热点;第三,经史关系和民族史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史学批评受到重视,中外史学比较、中外史学交流呈发展之势;第四,两汉史学和明清史学继续得的关注,隋唐史学和宋元史学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