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适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个人及其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以及他命运中所凝聚的现代文化移植的困厄,都是令人回味并有着现代启示意味的。而其母在他成长中的独特作用,对于研究胡适,无疑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非常不情愿,他却与混乱不堪、黑暗无比的中国现代政治结下不解之缘。随着中国现代政治争斗的中心由军阀混战逐步转为国共之争,任何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都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胡适自不能外。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反对共产党,但对并不符合他的自由、民主观念的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  相似文献   

3.
胡适,堪称为世界级的化大师一他倡导学革命,开拓新化运动的历史功绩,已彪炳史册,光照千秋。但是,他的东西方化观,尤其是他痴迷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观点,始终不能为中国的国情所吸纳。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待人处事的方式,留下了很多令人称道的美谈。他是一个很有故事情节的历史人物。笔有意摭拾其生平的几个片断,连撰成,但愿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显现其人品和风范。  相似文献   

4.
胡适家书选     
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整理出版的《胡适来往书信选》,《胡适的日记》之后,《胡适家书》也已整理就绪,准备付梓。在此书尚未面世之前,应《安徽史学》编辑室之约,挑选一部分先予公布,以飨读者。这部分家书,上起1908年,下迄1946年,以胡适在美国留学和任驻美大使期间的为多,内容大都为向家人报告他在外的学习、生活、工作、见闻等情况。但从中可以看出胡适的世家观念以及他对政治有极大兴趣。他以后步入国民党营垒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民党联在一起,同他年青时所受的家庭教育及留学时的思想动机是分不开的。从家书所反映的胡适思想的一个侧面,对我们了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他是胡适1917年在北京大学执教的第一届学生,他对胡适有较深切的理解,与胡适有着非同一般的师生关系;胡适对他也颇器重与关怀,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1916年夏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  相似文献   

6.
胡适喝酒     
晓文 《纵横》2005,(10)
胡适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有一次朋友结婚,请他证婚,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不到一巡而壶告罄。胡适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释,说新娘是Tem perance Lesgue(节酒会)的会员。胡适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说:“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不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事实上胡适从不闹酒。某年,胡适由沪赴平,途经青岛,应邀去青岛大学演讲,下榻万国疗养院。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高明之至,对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  相似文献   

7.
胡适与抗战     
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胡适一直反对对日作战。为此,他曾长时间担着“卖国”的罪名,受到舆论的谴责。但“七七”事变后,他却受蒋介石的委托,为抗日的事出国奔走,不久并出任驻美大使,成为国民党政府战时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那末,胡适是怎样从反对抗战转变到拥护抗战的呢?他在抗战时期,尤其在担任驻美大使时期,做过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抗战有何意义?他对中国抗战发展前途是如何估计的?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过去一向不很为人注意,都有加以研究的必要。一“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胡适在北平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他同他的朋友丁文江、  相似文献   

8.
胡适喝酒     
胡适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有一次朋友结婚,请他证婚,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不到一巡而壶告罄。胡适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释,说新娘是TemperanceLesgue(节酒会)的会员。胡适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说:“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事实上胡适从不闹酒。某年,胡适由沪赴平,道出青岛,应邀去青岛大学演讲,下榻万国疗养院。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高明之至,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嬗,…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儒学     
胡适与儒学杜蒸民胡适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也就是胡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胡适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归纳提出者。但是,在晚年,他又宣称“并不要打孔家店”①。究竟胡适是反孔还是尊孔?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和意义上理解他的“打孔家店”言论和行动...  相似文献   

10.
胡适是1946年7月29日到北平出长北京大学的,到他1948年12月15日离开北平为止,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当时作为《世界日报》教育版的编辑兼记者,与他有过多次交往。如今,随着40多年时光的流逝,不少事情已从记忆之海里被淘汰,但有些却难以忘怀,即使片言只语也记得清清楚楚。胡适于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世,被安葬于台北南港旧庄墓园,享年72岁。在他的墓碑上有这样的话:“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  相似文献   

11.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病逝。当天,胡适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中国最大的一个损失!孟真天才最高,能做学问,又能治事,能组织。他读书最能记忆,又最有判断能力,故他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史上的研究成绩,都有开山的功用。……国中今日何处能得这样一个天才最高的人!他对我始终最忠实,最爱护。他的中国学问根底比我高深的多多,但他写信给我,总自称‘学生斯年’,三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2.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是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他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和三联书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邹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出版奖"和"长江韬奋奖"分别是我国出版界和新闻界的最高荣  相似文献   

13.
胡适在广西     
胡适为了接受香港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欣然由北平南下,1935年1月4日,从上海乘“哈里森总统号”轮首抵香港。在港五日.一面观赏迷人景色;一面接受荣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中所接受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所赠之三十六个荣誉学位中的第一个;一面应香港教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在当时的社会上曾引起争议,但胡适在他的《四十自述》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重视母命,这是伟大的孝道,他重视一个女子的毕生幸福,这是伟大的仁心。“五四”以来,社会上有很多知名人士,视糟糠如敝  相似文献   

15.
胡适是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生于1891年,安徽绩溪人。19岁赴美留学,是著名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倡导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16.
胡适打假     
胡适的学术和政治成就多为人们熟知,但胡适一生中的打假之举就鲜为人知了,本文谨作一简单介绍。 商业打假:拒做虚假广告1929年10月,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因引发“人权与约法”之争遭教育部警告,也就在此前后,胡适收到族叔胡近仁所递家书。信中告诉他,有一个经营茶叶的裕新公司想利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将茶叶命名为博士茶,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声称:“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胡适接信后立即回复胡近仁,请他迅速与裕新联系,加以拒绝。那么,胡适为什么坚拒这名利双收的名人广告呢?首先,平生不喜好出风头的胡适认为,…  相似文献   

17.
陈旭 《文史春秋》2003,(4):50-50
在我国现代史上,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的文学创作也在我国现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曾经在国内、国外及港澳地区,先后获得过52个博士头衔,尽管这些头衔“名誉”的成分很大,但也可以看出他在文化方面的造诣和影响。“五四”时期,胡适曾大力提倡白话文,攻击文言文是“半死文学”,“可读而听不懂”。为了推行白话文,他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哩!1934年秋,胡适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这时,一些醉心于文言文的学生不免对他的讲课生出抵触情绪。就在胡教授讲得最得意之时…  相似文献   

18.
周军 《文史精华》2011,(6):38-43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旗手人物,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之一,一生治学从政,著书立说,大名赫赫,也褒贬多多。胡适还是"中央研究院"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为他做过院长,其贡献不可磨灭。早就听说台北市有为纪念胡适而建的胡适公园,这里有他的墓地,是其生命的终点。此次赴台,当然就很想近距离了解这位"中国自由主义先驱"的人生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19.
胡适有个族叔叫胡近仁,只年长他四岁,两人关系却十分密切。后来,胡近仁到上海开设了一家裕新茶叶店,可是生意欠佳,于是想借当时已经成为博士的胡适来替他作促销广告。  相似文献   

20.
胡适在谈及自己生平为人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王元化先生说他最欣赏胡适这句话。一个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胡适是"五四"一代人物中,唯一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致,一以贯之,而没有太大改变的人。他晚年在纽约向唐德刚口述自传,谈到"白话文运动"时,所持观点和三十年前几乎一字不差。直到逝世前,他谈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时,仍旧是他在"五四"后不久提出的那十五个字:"拿出证据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终其一生没说过太违心的话、没做过太违心的事,这在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