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旅居台湾的文化人陈人山先生,系贵州黔北绥阳县人。我和他是同乡又是同学,他的父亲风楼先生,是地方有名望的长辈。人山原名怀谦,后因在一次个人画展中,为取其签名的方便,嫌“谦”字笔画太繁,乃签名作“陈怀千”。后又又恐有攀附画家沈逸干、张大干之嫌,进号人山。据台湾李伯远先生的诠释:“先生取号人山,意在居中庸之至理。天山险峻,他山歧伏,唯人山坦荡平和,中道而立,不偏不倚。”这也是恰切之论。人山博学多才,早年即为已故学人梁寒操延为艺文幕友,现为国际大学美国太平洋国际学院哲学博士。又在台被先后受聘为中国电…  相似文献   

2.
一生历尽劫波,一生却乐乐呵呵。一生谦虚谨慎,一生严格治学,人称文史“活字典”。我把陈老先生的一生喻成一首深情之歌,时而低吟浅唱,如山涧溪流;时而高亢宛转,似九曲黄河。 陈福桐,字梧山,贵州遵义人,1917年生。他一以贯之的精神是无私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整育在雨中行车,破晓时我在妻子陪同下来到齐、鲁之乡的省会济南,又经过足足有半天的寻寻觅觅,才见到了我久所期盼一见的美国友人温纳瑞斯。一、话半世纪沧桑种种温纳瑞斯真称得起是一个真诚的人。他是1953年朝鲜停战后,拒绝遣返回美国,经过深思熟虑,毅然选择中国,又与中国人民一道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挥洒汗水,结成深厚友谊,至今矢志不移,并以“要洒骨灰于黄河中流”为最终归宿的人。美国罗得岛《普罗维亚斯星期日报》1981年12月13日在以《中国》为题的一篇文章中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当代史”,又说他“经历过…  相似文献   

4.
清咸丰九年(1859)曾国藩接到莫友芝的书信,请他为其父遵义府学教授莫与涛撰墓表。曾国藩允请,写了《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见《贞定先生遗集》。沙滩的文物中,只有著名的《郑母黎太孺人墓表》,以“邑中金石第一”列入郑珍墓范围,为省级保护文物。莫与俦的墓也在沙滩,曾国藩撰写的墓表,未曾刻石,因此,其事已接近湮没。曾国藩在墓表中记有莫与诗遗嘱:“贫不能葬,葬吾遵义可也。”府学教授相当今地区教育局长,但那时是冷官,俸禄微薄,仅够养家糊D。封建时代习俗;叶落归根。莫氏世居独山,虽说交通不便,但毕竟…  相似文献   

5.
李连泰 《文史天地》2003,(11):60-62
暮春黔北,群峦叠翠,风光诱人。应茅台集团之邀,一批海内外文化名人,纷纷抵达贵州遵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为期一周的“遵义茅台国酒采风活动”。始名于唐朝贞观年代的遵义古城,而今,已难觅其斑驳的“古”踪影,只见青山绿水掩映间,幢幢新楼隐现,透出一派浓浓的现代气息,俨然是一座秀色可餐的花园城市。新世纪的遵义,正按照现代化建设的蓝图装扮着自己。只有当我们在瞻仰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登临俯瞰全城的红军山时,才会领略其时代的凝固。回味那岁月如歌的年代,不由我驻足遐思:穿越如血残阳,沐浴历史的光辉,名城遵义显赫…  相似文献   

6.
3月28日,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在贵阳举办了“莫友芝学术研讨会”。莫友芝(1811年—1871年)字子偲,生于我省独山,成长于遵义,殁后葬于遵义。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也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术化开拓者之一。他与郑珍二人被称为“西南二巨儒”。他著的《韵学源流》一书,至今为语言学家称道。所著的版本目录学,部分译为日文,至今仍为研读我国古代学术著作、考证版本目录的津梁。他与郑珍合编的《遵义府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贵州“四圣”,也称“四硕儒”的遵义人郑珍、赵乃康,黔南人莫友芝,黔东北的廖袭华,除郑珍近年已有《巢经巢诗集》面世和研究莫友芝书法等一批论文发表外,其余二位尚未见其著作及评介文章发表。贵州省文史馆馆员、贵州省通志总纂陈福桐老先生曾为《印江自治县志》没有廖袭华的传而深感遗憾。廖袭华,字葆珉,号西山,又号海,印江自治县峨岭镇长坡村人。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廖袭华先生自幼熟读“四书”、“十三经”,尤喜读《周易》、《尚书》,重《礼仪》、《丧服》。青年时代,先生深受通经史的印江知县龚炳琳的赏识,便邀他随子龚藕田赴…  相似文献   

8.
叶永烈 《纵横》2013,(9):14-20
陈云是上海人。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他。并希望能为他写一本书。但陈云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在他生前,除了南新华社播发的千把字生平简介之外,几乎找不到多少关于他的报道。为此,我曾先后赴上海青浦陈云老家及陈云工作过的瑞金、遵义、延安等地采访;还两度赴南昌采访陈云在“文革”期间的“下放”处所;另外,在北京还采访过陈云的老秘书及老战友等人。  相似文献   

9.
藏族金石文献源流在传播史、文献史、艺术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的金石文献一直为国内外学者重视。李永明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四期上撰文,在厘清藏族金石文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藏族金石文献作了探讨。文章说在阿里地区发现的距今3000年的玛尔文岩画是...  相似文献   

10.
所谓“贵州事件”,就是发生在1959年冬1960年春饿死上百万贵州农民的恶性事件。遵义专区是重灾区,又是在遵义县的板桥发现并揭开的,所以又称为“遵义事件”。就县份而言,金沙、湄潭最严重,又因封锁不严漏到中央去了,是无法隐瞒的重灾区,所以又称为“金沙事件”“湄潭事件”等。  相似文献   

11.
鲁先圣 《文史天地》2008,(12):25-27
齐白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国画大师,他在山水、花鸟、人物、金石篆刻、诗文、书法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建树,被誉为“百年难现”的全能艺术家。他同时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其逸闻趣事广为流传,成为他杰出人生的另一道奇异风景。  相似文献   

12.
车丽华 《神州》2011,(2X):26-28,31
本文系对《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国语》、《史记》所载周穆王十二年北伐犬戎大获全胜,“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之战,和对《金石录》、《辞海》、《汉语大词典》等金石学著作中关于“吉日癸巳”,史称《坛山刻石》的考证和综述。文中论述该战战地在今河北省赞皇县,周穆王获胜后于此登瓒山封赞皇山,且驻跸檀山于山崖刻“吉日癸巳”四古字,成为千古佳话,以及赞皇县得名,《坛山刻石》成为中华刻石之最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3.
一、心惊胆颤地翻着“批判汪小川”的材料1966年6月上旬 ,遵义四清工作团团溪分团的政治部主任老陆通知我 ,要我去遵义南白镇总团开个会。我问开什么会?他说他也不太清楚 ,大概是什么文化方面的会吧!从1965年的10月开始 ,我一直在五龙公社四清工作队 ,时而下工作组 ,时而在队部 ,是一个忙中有闲的闲人 ,没有具体职责。到分团政治部后 ,同样是个闲人 ,去开个无关紧要的会正合适 ,而我也正好趁此机会放松一下。连日来 ,我走村串寨 ,去各工作队收集材料 ,方圆几十里 ,也够累的。我当天下午赶到遵义市区 ,先找家旅馆住下 ,然后洗了…  相似文献   

14.
1859年10月,《旧金山快报并发表了一封特别的“诏书”,一个名叫约书亚·诺顿的人,宣布自己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他在诏书里这么说:“我,约书亚·诺顿,宣布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皇帝。”诏书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这份荒唐的诏书被富有幽默感的美国人刊登在快报头版上。从此诺顿开始了他对美国长达21年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赵世芬 《山茶》2009,(9):141-149
车出贵阳向北,奔行在高速公路上,我望着窗外失神。两旁的景物如出一辙地出现、消失,让人感到一种寂寞的困倦,实任想不到自己身处“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我离开遵义客居贵阳已有十余年,虽然时常往返于两地,但大都事务缠身,不辨身后何处。这次让我写写自己的家乡,才恍然觉得,遵义之于我,已经是既熟悉又陌生了。  相似文献   

16.
黔山领袖梵净山,是横在于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武陵山脉的主峰,因其保有地球同纬度最完整的自然生态,早在198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而作为佛教圣地梵净山,早在四百年前的明代就已声名全国。 名岳之宗梵天净土 梵净山早在汉代,其名就见于史籍,有“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月镜山”、“卓山”等称谓。明人李之彦则称该山“璧立黔南之境,轴连楚蜀之间”,“此黔中间之胜地”,“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梵净山地质古老,是黄河以南最先露出海面的台地,距今有10~14亿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6,(3)
正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又作猨叟,斋号有东洲草堂、惜道味斋等。湖南道州人,故世称何道州。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有书名。他幼承家学,年少成名;他博学多才,勤奋刻苦;宦游之余,亦醉心金石书画收藏,他在诗文、考据、鉴藏等方面均有成就,且名噪一时。何绍基一生中以书法最为人称道,楷、行、隶、篆四种书体皆擅长,并在晚年打破四体限制,熔铸古今,形成独特的风格,书法修养如此之全面、精深,被誉为"有清二百年以来一人",曾国藩更是评价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消费的。书上说:美国人在花未来的钱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美国人“举债度日”,一旦出现了无赖的山姆小子,不肯还钱怎么办?后来,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书,这个谜团才解开。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所有的借款,此举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据说,某些罪犯不怕违反法律,却独独不敢得罪信用局。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问题。本来,中国是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  相似文献   

19.
这本曾国藩撰并书写的《莫犹人先生墓表》极为罕见,这是莫友芝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家刻本,时过境迁,存世稀少. 犹人是莫友芝之父莫与俦的字,与俦又字杰夫,贵州独山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嘉庆二年(1797)中举人,次年联捷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纪晓岚、朱硅门下学习.嘉庆六年(1801)出任四川盐源县知县,道光二年(1822年)改教职为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任遵义教授十九年,以许慎、郑玄为宗,兼采南宋理学,弟子中著名者有郑珍及其第五子莫友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莫与俦在遵义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葬于城东沙滩之青田山.主要著作有《二南近说》四卷、《仁本事韵》二卷,《喇吗记闻》二卷,诗文收在《贞定遗集》,另有《示诸生教》四卷.  相似文献   

20.
郑珍在其《遵义府志·赋税》中辑存一块重要碑文,叫作《通商碑》。据《遵义府志·金石》记载,此碑在今习水县土城镇,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月威远卫指挥袁立。袁重是明代播州的一位重要人物,惜郑珍《遵义府志》和《仁怀直隶厅志》均未为其立传,后人对袁宝事迹无从了解。新修《习水县志》虽为袁重立了传,但错误较多,史料也不齐全。今将袁重生平事迹介绍于下。袁重(音:“初”)字宝台,世居上城。袁氏为明代播州七大土司之一,其影响仅次于杨氏。袁里的生死年月均不详。袁宝大约于嘉、隆间袭任永宁宣抚司唐朝镇长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