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征集到元延七年(1320)的"十方东天宁寺圆公之塔"塔身,近年又发现元至正九年(1349)的"真定府东天宁禅寺英悟大师和公监寺之塔"塔身以及元至元十九年(1282)的"敕赐十方天宁禅寺第二代传法住持月公长老寿塔"塔铭拓片。综合以上塔铭内容分析,天宁寺寺额为敕赐,元代中后期曾一度被称为东天宁寺,并建有下院黄岩山观音院。  相似文献   

2.
元代日本和尚邵元在中国所撰碑文、塔铭石刻数种,部分拓本于1973年曾到日本展出。1976年夏,开封地区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在登封少林寺发现一口元代铁钟,是邵元在该寺当书记时所铸(图一)。此钟悬挂在方丈室左侧廊檐下,铸造年代为至元二年(1336年)十月二十五日,重六百五十斤,通高118厘米,下口直  相似文献   

3.
宰兽簋铭略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8月,周原博物馆征集了1件西周铜簋。此簋是扶风县段家乡大同村农民于同年7月下旬在生产时挖出的。我们闻讯前往考察了铜簋出土现场。大同村的西侧是宝鸡峡主干渠南北流向经过的地方。这里有一西周文化遗址。干渠两侧的断崖上暴露着不少大小不等的西周时期灰坑,内含陶片、杂骨、碎石等。陶片中可辨认的有绳纹罐、鬲和素面束腰豆等。从器形看多具西周中晚期特征。主干渠的西侧断崖上还暴露着3座西周墓葬,从分布走向看,渠道内原来  相似文献   

4.
三年垣上官鼎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大学文物馆收藏有1件战国时期有铭铜鼎,传为解放前在洛阳市西工区一带出土。这件铜鼎的铭文,为研究战国晚期的量器制度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一铜鼎为敛口,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微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收成平底,三蹄形短足。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有乳状凸起。腹部饰粗弦纹一周。铸造工整精美,通  相似文献   

5.
白马寺,位于古都洛阳。创建于东汉,素享“中国第一名刹”之誉。两千年来绵历劫火,朝代更替之际,多是寺院废兴之时。其间高僧大德,修持寺院,奉佛诠经,传灯有属,或具载记。此将元朝白马寺龙川和尚生平略作勾稽,兼及其他释源宗主,以明统系宗嗣。一白马寺现存一批古代碑刻,其中两方为颂扬、纪念龙川而立。《扶宗弘教大师奉诏修白马寺,纪实而诗,聊为吸别》刻石,嵌于清凉台上僧院西院壁间。高56、宽60厘米,周饰忍冬卷草纹。为商挺①撰“七言古诗”32句及“请奉别龙川大土”七律一首。文21行,楷书清秀规整,为至元三十年(1293年)…  相似文献   

6.
《北齐书》有“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其中的西山大佛就是现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处的蒙山大佛。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南向。北齐高洋帝开始凿建,经历二十余年,后主高玮时凿成。并建成上、下二寺,“西山大佛”位于上寺之中。  相似文献   

7.
罗红侠 《文博》2002,(6):75-77
1993年秋末,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石家村砖场在取生产用土时,推土机推出石质墓志铭一合。周原博物馆在得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了解出土情况。墓志铭出土于墓葬。当了解人到达时,整个墓葬已基本推掉,现场已辟为道路,经初步钻探,墓室仅残存高不足1米,墓道为斜坡形,残长仅存2米左右。墓志铭原放于墓门口的墓道中。  相似文献   

8.
2015年7月14日,在正定南城门修缮工程施工中于瓮城外墙西侧墙基处发现一方元代"寓庵坚公禅师寿塔"石质塔铭。经初步分析,塔主有可能为元代临济大宗师海云之法嗣。为研究元代临济祖庭及临济宗法脉传承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日俄战争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积极扩张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影响力。日僧希望享有同西方传教士一样的传教权,向中国传输佛教。中国则对日僧在华传教权采取了谨慎强硬的态度,运用国际法,坚持认为根据条约规定,日僧不享有在华传教权。中日两国在光绪三十年(1904)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之间就传教事,特别是日僧有无在华传教权的条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直到清帝退位(1912)日本也没有取得在华传教权。  相似文献   

10.
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提供经典历史叙事之外的观察可能。这种可能,对于立体把握特定时期历史人物的本然状态,当有补益。  相似文献   

11.
有清一代,大批闽籍学官尤其是闽南漳泉七学的学官赴台任职,为台湾地区的开发、治理,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闽台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嘉庆年间出任台湾府嘉义县教谕的福州侯官人谢金銮就是赴台闽籍学官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介绍福州市博物馆藏谢金銮墓志铭,并对墓志铭涉及的谢金銮在台事迹略作考证和解读,以缅怀清代赴台闽籍学官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