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的美国新闻记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曾记述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神秘的王牧师”。是他,1936年曾陪伴这位美国记冲破国民党设置的层层封锁线,进入中国红军的大本营。1960年9月,斯诺先生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客人应邀参加国庆检阅,斯诺向毛主席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想见见当年的那位王牧师。经多方查寻,才得知王牧师的真实姓名叫董健吾,在董健吾老人的一生中,除在上海配合陈赓剪除叛徒白鑫、照料毛岸英等毛氏三兄弟、在西安为张学良将军与共产党的合作穿针引线外,1931年4月在武汉从叛徒顾顺章的眼皮下脱险,也是坎坷经历中堪称奇绝的一章。  相似文献   

2.
1930年10月,杨开慧烈士牺牲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到上海避难,不久,毛岸龙因病去世,毛岸英、毛岸青被董健吾牧师收养,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红色牧师     
王一美 《风景名胜》2020,(1):0107-0108
董健吾是我党出色的地下党党员,被人们称之为党内怪人。他是“特科”人员,帮助陈赓等人清除了叛徒杨鑫;他是牧师,利用公开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他是园长,曾救助、抚养过毛岸英兄弟三人,却一度被人们误会;他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受命宋子文,千里奔波去陕北送一封重要信件,在西安游说张学良,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宋庆龄等人称赞;他为生活发愁,却拒收重金,以此将毛岸英兄弟送去苏联,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最终和父亲毛泽东团聚。董健吾还是斯诺笔下的人物,曾冒着危险护送斯诺由西安前往西北。新中国成立后,来到中国的斯诺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想见董健吾一面,但因董健吾此时已经重病在身不幸去世,斯诺最终没能见到这位红色牧师而遗憾离去。  相似文献   

4.
程牧师名嘉禾,是夏威夷华人第一基督教会的牧师。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基督教会开办的神职学校。改革开放后,他一直担任专职牧师。1991年定居美国后,被聘为该教会的牧师。 张学良到美国后,在夏威夷第一华人基督公理会上,也是感恩节  相似文献   

5.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曾记述过一个陪同他进入延安的“神秘的王牧师”。这位牧师,便是当年在中央特科工作过的董健吾。本文撷取了这位传奇式人物汉口历险的一个片断,展现了当年在白色恐怖下从事革命的艰险。  相似文献   

6.
<正>鲍忠(1892—1964),原籍浙江省永嘉县。从小受其父传教影响,读书后历经教会学校熏陶,1920年进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毕业后在南京长老会母堂传道。1927年,中华基督教会宁镇区会委派前南京堂会牧师孙喜圣和上海清心堂牧师李恒春,于南京四根杆子路(今莫愁路北段)老礼拜堂内举行主礼,授封鲍忠为南京中华基督教会汉中堂(即今基督教莫愁路堂)牧师。1929年6月1日,鲍忠牧师代表南京基督教会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  相似文献   

7.
何福堂是中国第一位基督教(新教)牧师。他是英国名的传教士兼汉学家理雅各的高足,也是中国第一个接受过完整新教神学训练的人。他早于中国第一个基督教宣教士梁发,被英国伦敦传道会按立为基督教(新教)牧师。  相似文献   

8.
(1)侵华先锋伯驾彼得伯驾(Peter Parker)是美帝侵华的先锋。公元1804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兰明罕城,他的父亲是农民,全家信奉基督教,18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10日复被封立为牧师,于10月26日乘“马礼逊”号轮船抵广州,为美国基督教医师奉国外宣教会派遣来华的第一人。他先到星加坡学习华语,次年便到广州,在新荳栏厂地开了一间眼科医局,到了1856年,这所医局被毁于火,乃迁地方重建新院,这所新院,即日后远近闻名的博济医院的前身。又曾组织“广州医药传道会”,在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0.
王晓红 《民俗研究》2005,(1):241-248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1.
周振基(1900—1968),原任洪洞中华基督会长老、牧师、基督教山西省晋公会负责人。他从牧50年,热爱祖国,虔诚基督,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政府法令,为基督教山西晋公会所辖38个县的三自爱国运动贡献了一生,是山西省基督教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一周振基,山西省忻州市人。1900年2月20  相似文献   

12.
王晓红 《民俗研究》2005,(1):241-248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3.
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经过了辗转奔波之后,登陆广州,开启了基督教新教在广州传教之序幕。以后各国差会不断派遣传教士来华,企图使中国国民皈依基督教。经历了不断的挫折之后,传教士们意识到要使“天朝大国”的老百姓接受基督教就必先改造其思想,于是他们选择了办学作为传教  相似文献   

14.
创办日知会 黄吉亭和胡兰亭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著名的中国籍牧师,二人早年就读于武昌文华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院学习,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授会吏职,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最早的一批中国神职人员.作为教牧,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将上帝的福音传播给国人,而是更关注基督教与本土的融合,更关注祖国的命运,"胡黄均有心革命".1900年复活节,黄吉亭、胡兰亭牧师在武昌高家巷教堂组织"中华圣公会",希望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教会.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影响,在当时山西辽县感召了基督教友爱会,该教会的美、中牧师、教师、教友们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月,宋庆龄应宋子文之托,安排董健吾前往陕北,向中共中央传递国民党寻求与共产党接触谈判的信息。3月,董健吾从陕北带回中共方面的五项答复条件。由此,中断了近十年的国共两党中枢的直接联系开始得以沟通。宋庆龄以她特殊的身份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为国共两党接触谈判牵线搭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有一则人们未知的重要情节,即董健吾从陕北带回了林伯渠1936年3月3日写给宋庆龄的一封重要信函。信文如下:庆龄同志:不通音问弹指十年,每从报纸得悉言动,知耿耿此心虽海角天涯,而如在一室也。正值红军东进抗日之时…  相似文献   

17.
陈观海字赐昌,又名泗昌,号贡川(1851~1920),广东归善县荷坳村(今属深圳市龙岗区)人。他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生(表1),也是基督教信义宗最早的华人牧师。  相似文献   

18.
新安县实安慈惠孤儿院,是由基督教内地会瑞典籍牧师鲍跃渊创建的。现根据孤儿院院长邵修德的子女邵喜灵、邵如兰和孤儿院炊事员王敦、学生邓爱光等人的回忆,整理成此文。  相似文献   

19.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英、德、俄、法、日等帝国主义,除了用洋枪洋炮掠夺武汉领土,划分租界以外,还用鸦片烟和传教来麻痹武汉人民.这时,英国派出了杨格非(Reogirf-feth John)牧师来汉传教.不久,杨又把在上海《循道会》当牧师的同事郭修礼找来汉口,两人经过商量并作了分工.杨在长江一带传教,他将汉口、武昌教会工作安排妥当后,于1878年进入汉阳教区活动;郭在汉水一带传教,整个湖北省及武汉市控制在其基督教教区势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一、早期博学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创办博学书院,校址在汉口后花楼居巷(今交通巷).创办筹划人——杨格非牧师,故英文校名为杨格非学院(GriffithJohn College).第一任院长马辅仁牧师.1907年伦敦会同人,借杨格非牧师来华传教五十周年纪念而募款,经汉口教会的教师李家兴先生介绍,以1800串钱购买韩家墩李姓地皮约200余亩,并协助马院长筹建新校舍.1908年新校建成后,博学书院迁入现址.花楼街旧址则让与汉口大同医学院.新校校园宽广,运动场地宏大,西式教学大楼中耸立着钟楼,悠扬的钟声,响彻周围农村,是当时颇具规模的洋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