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克松时期,美国政府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经历重要转变。尼克松在执政初期,专注于全球性冷战议题,交予伊朗处理海湾地区事务,遂无意干预伊拉克库尔德问题。随着1970年代初中东局势趋于复杂,苏联意图将伊拉克扶植为地区代理国。出于地区策略的考量,尼克松政府决定援助伊拉克库尔德人,旨在削弱伊拉克复兴党政府,防止苏联在中东扩大影响力。在实施援助行动期间,基辛格无视伊拉克政府有意改善与西方关系的行动,坚决执行援助政策,同时又始终遏制库尔德人的建国倾向,避免其自治行动引发地区动荡。在美苏关系趋于平缓与中东形势日渐紧张的背景下,尼克松政府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体现海湾地区对冷战形势的特殊地位,成为美国对中东地区策略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特点评析(1850—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5 0— 1945年间 ,英、法在其殖民地所建立起的行政管理体制 ,集中地体现了其他各类殖民帝国的统治特色。英属殖民地内的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两类 :在白人移民垦殖殖民地中 ,英国主要是通过建立自治政府来稳固其统治 ;在皇家殖民地内 ,英国则是依赖于专制政府 ,并以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为手段 ,来维护它在这些地区的殖民权益。在法属殖民地中 ,由于不存在建立自治政府的殖民地 ,所以其行政管理体制大都以专制政府为特征。通过这样的统治体制 ,法国在殖民地内大力推行“同化”政策 ,企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对殖民地实行更全面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伊本·沙特复国初期,沙特国家安全受到阿拉伯邻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伊本·沙特选择主动向英国寻求"保护"。《卡提夫条约》的签署不仅使沙特摆脱了孤立局面,也使英国在战时的阿拉伯半岛获得了一位可靠的盟友。一战结束之后,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面临着挑战,伊本·沙特在对待泛阿拉伯主义及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这两个问题上与侯赛因截然不同的态度促使英国选择伊本·沙特取代后者。1927年《吉达条约》的签订是英国对战后阿拉伯半岛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这不仅有助于维护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及未来在阿拉伯半岛的战略平衡,而且标志着现代沙特国家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4.
张达明 《日本学论坛》1991,(3):66-68,69
过去长期鲜为人知的库尔德人,现在引起全世界关注。库尔德人是个相当大的民族,有近2000万人:在土耳其约有600万,在伊朗约有400万,在伊拉克约有350万,在叙利亚约有65万人,在阿富汗、黎巴嫩、约旦、苏联等目也有。库尔德人聚居的西亚多山高原地区历史上称“库尔德斯坦”,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意为“库尔德人之地”,主要具有民族地理涵义,并无精确边界,包括土耳其东部、叙利亚东北角、伊拉克北部、伊朗东北部、苏联亚美尼亚西南角,总面积达55多万平方公里,与法国差不多。这一地区盛产石油,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新宪法草案所确立的国家联邦制结构,对国内库尔德人问题的解决乃至西亚地区库尔德人问题的走向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联邦制虽然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但也容易刺激少数民族的分离欲望,而且少数民族与居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对联邦制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因而联邦制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灵丹妙药;伊拉克的民族、教派冲突根深蒂固,国家构建任重道远,联邦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相似文献   

6.
敏敬 《民族译丛》2004,(6):17-24
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除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之外的最大民族,人口近30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其中,土耳其境内库尔德人的数量最多,有1800多万,约占该国总人口的20%,绝大多数居住在该国东南部各省。库尔德问题是中东众多热点问题之一,对上述四国以及地区安全具有重大潜在性影响。尤其是在土耳其,自1923年起,  相似文献   

7.
一战后初期,库尔德人为实现民族自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涌现出一批民族主义者,但库尔德人的抗争以失败告终。文章认为,此时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尚处于部落反抗阶段。其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谋求建立、巩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实现现代化的土耳其政府不能容许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二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库尔德人失去了西方国家的支持;三是与库尔德人自身的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库尔德问题一般是指库尔德人为建立民族国家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库尔德人由于历史原因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之中,其中分布于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最多,也属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最为突出,土耳其的历史在一战后发生了剧烈变革,土耳其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一新时期的创造者是被尊为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的凯末尔。他的诸多政策对之后的土耳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延绵至今。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文章试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央  相似文献   

9.
陈祖洲 《史学月刊》2002,7(12):68-72
作为英国在福利思想方面的一个重要流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对20世纪英国国家福利的产生和发展、战后国家性质的变化、国家权威的来源、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福利的功能和目的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基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在福利思想方面又分为体系决定论和相对自治论。相比较而言,相对自治论更符合战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特有的民主化进程遭遇了库尔德问题的挑战,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库尔德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和库尔德工人党的建立。库尔德族裔政治最初表现为与左派的联合,其后形成以建立库尔德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土耳其民主政治运作的艰涩与库尔德人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反抗有着密切的关系。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案例表明,族裔政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民主未必能够解决族裔问题,处理不当还有可能成为国家分裂的动因。后发国家民主政体的构建需要格外谨慎,尤其是国内存在重大族裔问题的国家。因为民主的本质是通过获取选票的方式来分享政治权力,如果这种分享权力的潜在趋向与族裔政治结合在一起,却无法有效管控族裔冲突,就有可能使民主异化为一面合法的分裂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特有的民主化进程遭遇了库尔德问题的挑战,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库尔德人身份认同的强化和库尔德工人党的建立。库尔德族裔政治最初表现为与左派的联合,其后形成以建立库尔德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土耳其民主政治运作的艰涩与库尔德人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反抗有着密切的关系。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案例表明,族裔政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民主未必能够解决族裔问题,处理不当还有可能成为国家分裂的动因。后发国家民主政体的构建需要格外谨慎,尤其是国内存在重大族裔问题的国家。因为民主的本质是通过获取选票的方式来分享政治权力,如果这种分享权力的潜在趋向与族裔政治结合在一起,却无法有效管控族裔冲突,就有可能使民主异化为一面合法的分裂的旗帜。  相似文献   

12.
闫吉森 《神州》2013,(1):152-152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欧洲东南、非洲西北,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纽带,被称为中东跳动的"心脏"。从地图上看,叙利亚周边都是敏感的国家,包括伊拉克、约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北部的土耳其和隔着伊拉克的伊朗。同时,中东地区的几个重大热点问题,如阿以和谈、伊拉克问题、反恐问题、以伊朗核问题为中心的核不扩散问题、库尔德民族问题等,无不与叙利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占领美索不达米亚、控制波斯湾本来是英国一个多世纪的追求,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帝国由占领者变为受任国,这并非英国人的初衷和意愿。战时英国在巴士拉的军事管理搬用印度经验;委任统治的第一步则是创建伊拉克政权,扶持汉志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王子管理伊拉克。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中引进英国式宪政,但并没有触动美索不达米亚和摩苏尔地区的社会基础,甚至保护和强化了当地的部落制。英国较早地允许伊拉克国家独立,但一直从军事和财政方面控制着伊拉克。伊拉克革命彻底赶走了英帝国主义,但英国在伊拉克委任统治的影响并未在短期内消除,相反,给伊拉克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美国已经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该政策的初衷虽然主要是分割列强在华利益,但很快就发展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全方位指针,当然也包括其对外石油政策。为了打破英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美国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先是鼓励本国石油企业积极夺取海外石油,进而又确立了政府主导的"美国对外石油战略",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夺得了中东石油利益的主导权,为战后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经济命脉、统治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洪霞 《世界历史》2003,1(2):45-52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早期 ,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英国社会兴起 ,它对传统的种族主义观念进行了修正 ,其主要观点是土著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 ;英国的殖民统治应致力于保存殖民地的传统社会、政治机构。而当时英国对广大附属殖民地采取了新创建的“间接统治”制度 ,它较好地解决了维护英国权威与尊重土著种族的权利之间的平衡问题 ,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这一制度的形成有赖于诸多因素 ,但不可否认 ,它与文化相对主义在兴起背景及主要主张与目的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是英国人对殖民地看法转换的结果。可以说 ,间接统治制度是根据文化相对主义理论而发展演进出来的统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居鲁士和冈比西斯时代,米利都是一个基本自治的共同体,其地位与吕底亚时代并无明显变化;大流士时代,米利都的内部政治虽然可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干涉,直接造成了公元前499年它的首倡起义,但事实上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对小亚细亚其他地区、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等地历史的回顾表明,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在统治策略上并无本质区别。波斯国王采取控制帝国上层政治、重点保证对高级官僚和行省总督的控制,而让地方共同体自治的政治策略,也反映了波斯人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7.
海湾战争刚一结束,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迅即掀起反萨达姆政权、争取民族自治的武装斗争。伊政府动用军队进行镇压,二三百万库尔德难民逃亡到土耳其、伊朗。几乎与此同时,土耳其库尔德人的反政府游击活动日逞频繁。库尔德问题再次为国际社会所瞩目。库尔德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政府推行的内外有别、军民不同、官兵迥异即根据对侵略战争的态度和“贡献”大小予以差别对待的战争补偿政策,明显具有战争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影响,不容忽视。日本政府内外有别的战争赔偿政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思想根源;2.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政治基础;3.部分日本国民持错误的战争史观,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社会土壤;4.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要总结清末英国对中国新疆传统政策的基础上,认为杨增新时期英国与中国新疆关系可分为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三个阶段。文章详细论述了各阶段英国对新疆政策,并分析了各政策的历史及国际背景。文章指出此期英国对新疆政策既体现出其传统的对新疆政策的特点,也昭示出其在国际政治剧变中对新疆政策的变化和走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土耳其奉行亲西方,尤其是亲美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土耳其中东外交服务于其西方战略,长期以中立和不介入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得土耳其必须重新调整其中东外交政策,海湾战争为土耳其重新实践其外交政策提供了机遇,土耳其在中东开始采取积极、主动的新型外交政策。海湾战争成为土耳其中东外交的分水岭。海湾战争中,土耳其积极介入中东事务的政策与土耳其亲西方的外交政策恰好吻合;伊拉克战争则表明土耳其中东外交与其亲西方外交之间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