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国外贸易和国防的关系前面已经说过,封建社会时期,国外贸易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欧洲十一世纪十字军东征打开了对外贸易交通之后,对于西欧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曾起了很大影响。奥斯特罗维强诺夫在前资本主义形态一书中把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归结为三点。“第一、十字军东征认识了东方技术上的成就,并且从东方各民族那里剽窃了许多东西,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传播到西欧并对其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为较公正的西方史学家所承认。但关于传播的主要过程和途径问题,则存异较大,谬见颇多。有人错误地将传播的媒介归为十字军东征,有人稍显客观,认为在十字军东征之前,西欧已通过西班牙与西西里两地与阿拉伯文化有了接触,但却认为那只是零星和少量的。真正的长期密切接触,打破西方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发动的军事征伐。阿尔伯特的《耶路撒冷史》对这场战争有着翔实可信的记述。十字军为应对塞尔柱弓骑兵以及迥异的战场环境,在武装、战术层面上做出了各种调整和改变。在技术和装备层面,十字军的马匹得到了改善,远程武器价值凸显,他们甚至逐渐采用了突厥人的武器装备。在战术层面,十字军强化了阵形、组织和纪律,重视骑步兵间的协同配合,甚至频繁使用伏击战术。尽管十字军的本质特征仍旧是西欧封建军事的,但他们从东方的对手身上确实获益良多,形成了不少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军事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方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界长期赞美十字军、贬抑穆斯林。然而,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史与记忆史的影响下,这种"对立"评价得到修正。西方学界在重新审视拉丁语史料的同时,借助阿拉伯语史料以及视觉、语言等新材料,证明穆斯林能够自觉认知欧洲的社会与文化,解构了穆斯林负面的"他者"形象,揭示了西方基督徒与穆斯林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频繁互动,由此"交流"与"适应"取代"对立"成为新的研究主题。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创造了"粗陋的宽容"这一新术语,引进文化学理论以及"文化适应"和"经济实用主义"等概念,十字军东征的研究出现新动向。它是当前西方学界反思欧洲中心论和重构十字军东征历史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实际上,在上甘岭战役之前,还有过一场更为艰苦和惨烈的鏖战——长津湖之战。有军史学家把它与持续征战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一战凡尔登战役和伤亡人数超过200万的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并称为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十大战役之一。美国战史评价这场战役是"最艰苦的战役""被遗忘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十字军东征时期(1096-1291)是基督教对犹太人大规模屠杀和迫害的开始。但是,在这期间,因为西欧犹太人特殊的经济地位,基督教会和世俗统治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犹太人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态度,或者保护,或者利用,或者驱逐……,对犹太人的经济和西欧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国人最早知道契丹,应源自1141年西辽契丹王耶律大石率部打败了塞尔柱突厥人之役.耶律大石由于此役被西欧十字军国度神化成了拯救基督徒和协助十字军东征的“约翰长老”,其所建立的西辽契丹也成了基督教的圣地.15世纪末,具备了远航能力的信奉新教的英国航海者梦想通过东北或西北海域以找到一条通往东方契丹的捷径,打破天主教势力对通往东方航道的垄断.这种寻梦型的海外探险持续了三个世纪,虽未打通去东方的新航路,英国人却因寻找契丹而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和领地,最终认识到了所谓的契丹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享有耶路撒冷的主权是犹太复国主义的灵魂,是基督都教十字军东征的追求,也是伊斯兰阿拉伯世界圣战的目标,原因只有一个,耶路撒冷同时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是上帝湖涂了吗?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     
世界上的第一份地图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之手,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在哲学家们眼里,地图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借助几何学和天文学,地图确定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希腊人殖民地中海、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小亚细亚、罗马人扩张、十字军东征、大航海时代来临,直到近现代,伴随着人类的探索和发现,地理学延伸和扩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将学科的视线,超越了古希腊时代"有人居住的世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十字军东征,是包括欧洲冼多国家的各个阶级向东方回教国家的一个范围很大、历时很长久的远征。表面上看,它好像是以夺回在耶路撒冷的「主的墓地」为目的的、是宗教性质的「十字架反对弯月」的斗争.,实际上它是欧洲封建领主长朗的军事殖民的远征。关于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意义我不在这里叙述。兹将其经过情形简略说明如下:一○九五年,教皇乌尔班第二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召集宗教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僧侣阶级、商人、封建领主及附近的农民。他想乘机统一东方宗教,号召东征夺回聖地耶路撒冷。允诺参加远征者,得到家属和财产的保护,欠债者延期偿还债务,农民可以得到自由。他的欺骗演说,得到热烈欢迎。出席者宣誓参加远征,参加远征者衣服上缝以「红十字」,以作徽号,故称「十字军」。第一次东征(一○九六至九九年):一○九  相似文献   

11.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6,(3):143-145
无论在西方学术界还是中国的世界史领域,十字军东征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论证其起因、进程以及对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骑士品格的塑造等方面的文章很多,但绝大部分作者都是着眼于欧洲问题。《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彭广恺译,河中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则是从阿拉伯人的视野中追寻这一历史事件。本书作者阿敏·马洛夫(Amin Maalouf)是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家,他本人又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时代就读于贝鲁特的耶稣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亲眼目睹了黎巴嫩内战之后,为摆脱政治动乱与同胞相残的苦…  相似文献   

12.
人地关系     
世界上的第一份地图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之手,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在哲学家们眼里,地图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借助几何学和天文学,地图确定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希腊人殖民地中海、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小亚细亚、罗马人扩张、十字军东征、大航海时代来临,直到近现代,伴随着人类的探索和发现,地理学延伸和扩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将学科的视线,超越了古希腊时代“有人居住的世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十字军东征是由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的基督徒对穆斯林国家的军事征伐,其目的是把圣城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并且趁机抢掠财富。从1095年到1291年,  相似文献   

14.
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一度兴旺的圣殿骑士团,最终的命运相当悲惨。它的衰亡同十字军东征的失败有直接关系,但真正的原因是王权对教权的挑战和进攻。本文将分析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颠覆圣殿骑士团的真实动机,力图展现近代欧洲集权国家兴起的过程即是政治与教会的冲突过程,借以说明政教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位于以色列西北部的海港城市阿卡,历史悠久,是18—19世纪穆斯林的防御城堡,同时完好保留了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历史遗迹,生动再现了中世纪耶路撒冷十字军王国的城市规划和结构。现在的阿卡城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文化熔炉,不管是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不管是建筑还是文化,不管是人种还是语言,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融汇集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970年4月22日,当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示威发生时,有人曾骂它是“自十字军东征以来的一次由一群乌合之众支持的马戏表演”,是“生态狂”;然而,到了1990年,在“地球日”20周年的时候,4月22日已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这一天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性活动。在美国,仅纽约一地,就有20万人参加了在中央公园的庆祝集会。1970年的地球日,被公认是在1962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拉开序幕之后,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走向高潮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7.
试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宗教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宗教原因高福进TheReligiousCausesoftheFirstCrusade¥GaoFujingDuringtheMiddleAges,theFirstCrusadewasoneofthemostimportanteve...  相似文献   

18.
时间回溯至12世纪,当十字军东征的点火在地中海东轰轰烈烈地燃烧时,意大利圣哲圣方济各给天主教带来的变革就像一道爱与人性的微光,渐渐照亮黑暗的中世纪,让阿西西的教堂、修道院成为意大利重要的天主教朝圣地与艺术发展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9.
10世纪末由基督教会在西欧大陆发起的“上帝的和平”运动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原因共同促成的。它包括“上帝的和平”和“上帝的休战”两个阶段 ,主要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活动 ,力求限制贵族的私战和骑士的暴力行为 ,从而保护社会各阶层免受其害。这一运动使西欧的社会秩序有所好转 ,有利于西欧的经济复兴。它提高了教会的权威 ,促进了西欧骑士制度的形成 ,产生了划分三个等级的社会理论 ,并为十字军东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世纪下半叶国际学术界有关波罗的海十字军的英语文本,择其荦荦大端,做文本学述析。由于波罗的海十字军研究领域相对冷僻,而其文本载体的学术史又相对清晰,文本自身与历史逻辑的对应辨识度相对较高,因此,按照文本学—问题域集成模块,首先辑录书目,这是学术基础建设。接着,对世界第一面国旗即丹麦国旗进行文本学辨析。在近代丹麦民族主义及其史学兴起后,波罗的海十字军运动中天降十字旗的传说与祈祷丹麦获胜的大主教安德斯·斯诺森,被视为丹麦民族认同的神圣象征,揭示了西欧史学的后喻性,亦即使历史服务于现实需要的史学范式。最后,对《普鲁士编年史》进行的文本学解析表明,波罗的海十字军的重要一支条顿骑士团,不但征服了普鲁士,而且还使普鲁士人成为西欧基督教世界的他者和"心灵的边民",从衣食住行到习俗风尚,无不突出其异教徒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