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力 《丝绸之路》2002,(3):20-21
在我,黄河岸边是一个很大也很宽泛的地域概念。当我一次次在黄河岸边独自漂泊的时候,我的目光总是静静地关注着黄河岸边那些树,那些古老的有情感的有灵性的树,那些或挺拔或蟠曲或生机蓬勃或苍老衰朽的树。那些树只要还活在那儿就是一道活着的风景,一道活生生的历史的化的民俗的生活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新力 《丝绸之路》2004,(4):4-16
一条大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2000年夏天的一次黄河文化采风,使一直在不停地抒写黄河的我对于“中华民族摇篮”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沿着黄河行走的人,黄河都称得上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在这次沿黄河采风中,我时常看到一些中外艺术家、旅行家、企业家和观光客徜徉在沿黄河的名山大川和古城荒村中,这是一种充满了意趣也包含着危险的人类活动。这也使我意识到,全世界有多少人渴望了解我们的母亲河,有多少人渴望通过了解我们的母亲河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3.
回忆三门峡     
20世纪50年代前期,在黄河上中游查勘选择坝址时,我第一次来到三门峡。这里优异的地形、地质条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坐在岸边的巨石上,幻想着一座大坝巍然屹立在黄河三门峡之上,却完全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竞能在几年之后就开始建设,而且自己还有幸亲自参加了施工。亲身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我国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能成为现实;同样,也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这些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真正得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多少次听《黄河大合唱》,心潮都与黄河一同澎湃。拥着新年的北风,我终于走在了追寻壶口、追寻黄河咆哮的路上。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公里黄河之中。这里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因形如巨壶沸腾,故名。  相似文献   

5.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多少次听《黄河大合唱》,心潮都与黄河一同澎湃。拥着新年的北风,我终于走在了追寻壶口、追寻黄河咆哮的路上。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公里黄河之中。这里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因形如巨壶沸腾,故名。  相似文献   

6.
黄河岸边行     
《沧桑》1994,(5)
受省招办的委托,今年全国高校招生统考,我校承担了保德县检查巡视的任务,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工作.保德县紧临黄河,而县城就在黄河岸边.能够倚偎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不只从理念上认识黄河,而且在生活中感受黄河,这是我梦魂萦绕的事情.我虽同黄河有过不止一次的接触,但那都在行色匆匆之间,甚至是一掠而逝一的结缘;我曾经领略过大西北“黄河落日圆”的奇观,目睹过禹门口黄河奔涌倾泻的雄姿,  相似文献   

7.
正鸟瞰河渭为参加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活动,2016年7月17日下午,我搭乘MU2354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兰州,恰好坐在第二排窗口位置,得以饱览2000公里的大地风光。从空中俯瞰渭河与黄河交汇的壮美景致,无形中给我们这一次渭河道的实地考察,揭开了一个始料不及的神奇序幕。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但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黄河长期得不到治理,致使中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洪水泛滥。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在2540年间,黄河共计溃决了1590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三年就有两次决口,一百年就有一次大的改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对治理黄河极为重视。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离京,就亲临河南,到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实地考察黄河的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古时的黄河,水量很是丰沛。“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縵诸崖之间,不辨马。”(《庄子·秋水》)50年前,关中农村一位在兰州打过仗的退役老兵告诉我,兰州冬天常冷,黄河上结了厚厚的冰层,载货运兵的轮大卡车三九天就从封冻的冰上直接渡河。使神差,也属命运安排,70年代,想不到我然也从戎西上进入兰州,而且在这座黄河自中心穿过的城市待了30多个春秋。记得是1980年,黄河发过一次洪水,每流量超过6000立方米,河两旁垒满沙袋,涌的洪水翻不上岸,就从下水道往城里倒灌广武门窄窄的街道变成了一条突突冒水的河。那是我生活在黄…  相似文献   

10.
当北约轰炸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黄河大合唱》又一次响彻在神州大地上。《黄河大合唱》的词作光未然,真名张光年,是从家乡走向延安、走向世界的。我作为他家乡的一名艺工作,有必要把他在家乡鲜为人知的一段革命生活撰写出来,让世人知晓。  相似文献   

11.
徐冰 《民俗研究》2001,(4):175-177
1998年夏秋,我被上级安排沿宁夏、内蒙、陕西、山西境内的黄河流域采访,歌颂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中游所取得的成就。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西园乡的大板湾古渡口不远的牛滩村,我采访了老船工汪希玉。汪希玉老人18岁起就在黄河上做船工,曾将两付羊皮筏子绑在一起,独自载着货物从青海顺流而下,在滔滔黄河中搏浪行驶数天,过兰州,穿宁夏,直到包头,将羊皮筏子卖掉,逆河而上,再买上两付筏子,又开始新一次航程。几十年里,老人划过羊皮筏,当过黄河高帮木船的舵手,现在又同村里人搞起了钢索渡船。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玛曲,我早有敬仰,一是因为它的高度,二是好奇它的神奇传说,三是憧憬那里美丽的风景。玛曲,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东与甘肃省碌曲县、四川省若尔盖县接壤,南与四川省阿坝县相邻,西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玛曲,藏语的意思是"黄河",玛曲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直接命名的县城。黄河九曲十八弯,在玛曲拐了第一道弯。黄河在这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从西南入境,又从西  相似文献   

13.
古老的河     
刘琼 《文史天地》2003,(7):58-59
兰州是个狭长的城市。虽然它又干又热,但跟别的城市一样它也很摩登很现代,体现着一种奢繁风貌。而且,它同时有着别的城市难有的景致:古老的黄河打城里穿越而过。一大早,我便背包上路,去看黄河。我急匆匆的样子,像是个与母亲离散了多年的孩子。朋友们奇怪:怎么不坐车?我摇头。在我心目中,黄河是一条无出其右的圣河。它以它的神秘,凝结着蓝田后裔的万般憧憬,半坡儿女的千世向往,尧舜子孙的代代呼唤。它那些炳蔚华瞻的神话,伴我度过了人生多少美好的时光。因此,无论多少次,无论在黄河所经过的任何一个省份,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以步代车,去重温这…  相似文献   

14.
陶涛 《丝绸之路》2011,(23):21-23
早晨,清澈的阳光洒遍草原大地的时候,我从甘南玛曲县城向黄河走去。玛曲,藏语为黄河的意思。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玛曲县境内迂回,形成了一个433公里长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又流回了青海。在这里,有300多条河流注入了黄河,被誉为黄河母亲的“蓄水池”和“中华水塔”。  相似文献   

15.
龙湾遐思     
第一次听到黄河石林的说法,我很是惊讶.在我的印象里,黄河流经的地方,不是草原就是黄土,从未有过石林的概念.有人说去游黄河石林,我便想看个究竟. 一路行走在戈壁荒滩,远处,一个个山头掠过眼帘,一群群的山连绵向后飞走.山虽不是很高大,但雄浑健硕.裸露的岩石骨骼坚硬,崚增奇伟,显得桀骜不驯.山脚下一列黑色的火车呼啸而过,冲向高荒大野,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由陕西热血青年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后扩编为第四集团军),奉命开赴山西最南端的芮城、平陆两县,布防中条山,严把黄河北岸,阻击日军南渡西进。日军曾先后发动“扫荡”21次,补充兵员19次以上,都未能越过黄河一步。这支铁军与日军浴血奋战,以伤亡2万弟兄的代价,保卫了中条山根据地,摧毁了日军从晋南穿越黄河沿陇海铁路南下,援助华中、华南战场的战略企图,同时也使陕西几千万人民免受日军的蹂躏。其功勋名彪青史,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7.
4月底的一天,我和朋友夜行在兰州的黄河边,他告诉我,甘南玛曲高原上的黄河甘美而清澈,号称黄河第一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是个环保主义者,走遍了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和甘肃兰州的黄河,所见尽是浑水滔滔,清水黄河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决定到玛曲走一趟,顺路还可拜访一下甘南大名鼎鼎的拉卜楞寺。第二天,我只带了毛巾和照相机便登上了南上高原的汽车。车内旅客大多是穆斯林,男的戴着白帽,妇女们都披着黑头巾。游者打扮的只有我和一个大鼻子老外。坐在我身后的是一位披着紫红袍的和尚,满身的酥油味顺着风向我阵阵扑来,令我…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84年岁了,要说我祖父张嘉荣的事,那还真是红火过一阵子呢。他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先是清军绿营的管带,退役后即落脚在今黄河河套地区的内蒙五原县城开镖局。光绪九年(1883年),一次巧遇,他把天津的英国洋行从黄河水路引进甘肃、宁夏、青海的西北产毛地,从此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外国羊毛买办,拥有上百万  相似文献   

19.
尹克升 《百年潮》2014,(4):10-14
正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又是一个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的地区。在1980年、1983年、1986年,胡耀邦先后三次到青海考察。我也先后多次面对面地聆听胡耀邦的亲切教诲。胡耀邦第一次到青海,我当时在柴达木油田;第二次到青海,我为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第三次到青海,我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从祁连山下到昆仑山前,从青海湖畔到黄河岸边,胡耀邦和干部群众一起,谈改革,论发展,话致富。他十分关心青海的经济发展,十分强调青海的民族团结,十分关注青海的干部队伍。他热爱人民的  相似文献   

20.
东乡缅古渡     
马自祥 《丝绸之路》2003,(12):14-15
夏天以来,我接连四次到过故土东乡,且又是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走过达板桥,渡过洮河;从刘家峡祁家渡口跨过水波浩淼的库区;从折桥穿过大夏河;从儿松口的小桥走过那勒斯溪,对故乡的桥梁和舟筏,突然有了一种新奇的感觉,由此不禁缅忆起东乡临依黄河、洮河、大夏河上的古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