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春秋称霸的国家限定在“五”这个数字中,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战国至秦汉盛行五行学说,将万事万物都套在五行之中,如五方、五时、五兽、五色、五器、五德、五神、五帝等。我们有必要讨论这些概念吗?实际上也是讨论不清楚的。如五时:春、夏、(四方)、秋、冬,“(四方)”在字典上都查不出来。把人们的思想局限于封闭的、狭小的五行框子,此不足取。宋人郑樵反对这种研究方法,他讲:“《洪范五行传》者,巫瞽之学也,历代史官皆本之以作五行志。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若之何一虫之妖、一物之戾皆绳之以五行!……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相似文献   

2.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君子”、“大丈夫”、“大人”、“士”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愚不可及”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孟子》一书中“天时”一词,目前流行看法以为是指自然界的阴晴寒暑,是不确切的。《孟子》原书“天时”一词的本义,还应依从《孟子章句》作者赵岐的解释:“天时谓时日干支,五行旺相孤虚之属也”。“天时”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常用语,运用于战争,都作“天命”或命运之好是机”讲,是古人在战前或战争进行中占卜而趋吉避凶的迷信观念。  相似文献   

4.
何立民 《南方文物》2010,(3):29-39,43
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发现大量简牍文书之后,中国本土的简牍帛书的出土,此起彼伏,蔚为大观;7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开展,简帛实物出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贵、形制之丰,更是震惊世界。简帛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综合、从草创到成熟的过程。纵观一百多年的简帛研究史,不仅涌现王国维、劳干、陈直、陈梦家、裘锡圭、森鹿三、大庭修、池田知久、何四维等多位影响深远的学者,产生出像《流沙坠简》、《汉简缀述》、《居延汉简研究》、《汉简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等大批经典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甲骨学、敦煌学等显学比肩的重要学科——简帛学。同时,显学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人投入其中,逐渐成为简帛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文字考释、简帛整理等工作的坚实展开、各学科参与研究的深入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近百年来简帛整理与研究的得失,从方法论角度予以概括总结,为未来简帛学研究指明方向,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从新的视角重读经典名著,从前辈研究中汲取营养、借鉴思路、提炼方法,是拓展未来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鉴于此,本刊关注这一重要课题,拟连续刊载"经典重读——简帛部分"的文章,为初学者提供学术回顾,指点治学门径;为学术界简帛研究,提炼方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5.
根据出土简帛文献,《论语》中的“即戎”当为“節戎”;根据《论语》的一贯思想和“教”、“以”的用法,《论语》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当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简帛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帛的出土是中国 2 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所讲的简帛是从狭义的角度界定的 :就材质而言 ,它指文献记载中通常所说的“书之竹帛” ,即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有墨书文字的竹、木简牍和绢帛的总称 ;就文字而言 ,它仅指汉语言文字资料 ,而不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内。《尚书·多士》有“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的记载 ,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殷商时期便已有了记录史事的典册 ;根据王国维的考证 ,“以帛书写 ,至迟也在周季”(《简牍检署考》 ,云窗丛刻 ,1914年 )。从目前已出土的实物来看 ,简帛主要属于战国至魏晋时期的遗物。一个世纪以来 ,随…  相似文献   

7.
一,释“媵”楚简中有如下字:努《包山楚简》113,130,1611,164,180简劳劳(天星观上简。《简帛编》隶作“”见该书991面)。今按:《简帛编》的隶定是正确的,但此字不见于《说文》。我们认为从“释为。《集韵证韵》字古文作,《古文四声韵楚简字形变变,均〈古文四声韵〉引裕并由如上所述,字应该释为,字在简文中用途名,释出了字,见于楚简中的下列字也就可以认识了。(1)多《包山楚简》270简为两人名。有的还于人名前冠以“正”,有的又于人名后加上“识之”二字,有的既有“正”又有“识之”。对于“正”,注释者以“县正”作解…  相似文献   

8.
“以禅喻诗”是一种经验性的类比思维,“禅”与“诗”都是复杂的范畴,难以笼统论之。前者涉及禅语、禅法、禅理、禅趣、禅宗有关宗派、参禅的活动(态度、方法等)、禅家之妙谛和禅宗公案故事等;而后者则涉及诗人、诗派、作品、读者四大方面,进而包容构思、写作、赏析和评论等活动。”所谓“喻”则取譬喻之意,表现为一种通过将“禅”与“诗”进行类比,最后诉诸于“诗”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分“何以以禅论诗”、“何为以禅喻诗”、“如何以禅喻诗”和“从《沧浪诗话》看以禅喻诗”四个部分,分析了“以禅喻诗”的存在原因、意义内涵、思维方法和在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具体表象,以实现对其较为全面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三重道德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店楚简之《六德》《五行》等篇列有儒学的三重道德规范 ,它们组成了完整的儒家道德学说体系。那就是 :人伦道德 (六德 ) ,社会道德 (四行 ) ,天地道德 (五行 )。这个体系 ,始于对人的自然亲情的确认、尊重和人文化 ,所谓的“男女辨”“父子亲”“君臣义” ;然后乃由“亲亲而仁民” ,提升为以尊尊为标帜以善行为指归的理性的社会道德 ;更后再由“仁民而爱物” ,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 ,复归于大自然怀抱 ,民胞物与 ,参赞化育。  相似文献   

10.
明代谢肇浙的那段说《西游记》大旨为“求放心之喻”的文字,因经鲁迅引用,致被不少研究者奉为吴承恩《西游记》主题的正确表述①。但“求放心之喻”是否可称为《西游记》的大旨,并代表谢肇浙的观点呢?实值得仔细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抒管见,以期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文献》杂志今年第一期刊发了我几年前写的《再议&;lt;赵志集&;gt;》一文。原文原分三节,为一:关于《赵志集》的校录.二、关于《赵志集》诸诗的作者;三、《赵志集》作品产生于初唐补说,或许是因为版面原因.第三节在发表时被删去了。我觉得删去这一节.文章就不完整了.因为前面也已提到“作品的时代归属”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赵志集》的研究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这里借《古籍研究》一角将这一节发表出来。以与对这个问题尚有兴趣的同道切磋。  相似文献   

12.
周峨 《史学月刊》2024,(5):99-112
《史记·扁鹊传》所载有三种“扁鹊”:“秦越人”之扁鹊、“良医公名”之扁鹊、“借医喻政”之扁鹊。三则医案,所涉及者不皆为秦越人:“诊断赵简子”当出自后世之说,其中提及的“扁鹊”,乃良医之泛称;“救治虢太子”者,方为秦越人,其时在虢国未灭之前;“望诊齐桓侯”一则,病主当为“蔡桓侯”,其中提及的“扁鹊”存在是秦越人的可能。三则医案之记叙,非依据事件发生时间之先后,而是依据其背后之事“义”:抚脉知病、起死回生、论病及国,渐次深入。文中“六不治”之说来自司马迁对“借医喻政”之扁鹊故事的归纳总结,篇末行迹遍布各地、治病随俗为变的“扁鹊”即此一种“扁鹊”。司马迁将三种“扁鹊”合而为一,以“疑以传疑”“推见至隐”的笔法写作此传,乃欲寄寓其治国亦如诊疾、当有见微知著之智的微旨。  相似文献   

13.
对比《越绝书》异文可知,《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之“固欲”应当校读作“面谀”,“曳心”之“曳”当为“臾”字之讹,“臾心”读为“谀心”。相关现象可与汉代简帛、铜镜文字中的同类情况互相印证,对了解古书讹字形成过程,探索《吴越春秋》底本情况、写定时代皆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对于这个口号一般通俗的解释,都认为“苍天”指地主阶级的天,“黄天”指农民阶级的天。意思是说:地主阶级的天(指东汉政权)已经灭亡,农民阶级的天(指黄巾起义)应当建立,在甲子这一年(公元180年)起义,一定能够胜利。这种解释,当然既通俗,又具有革命性,但是对于“苍天”、“黄天”的确切含义并没有讲清楚。于是有的同志就企图利用汉代流行的:“五德终始说”来作解释。说汉代是“火德”,按五行相生说.火能生土,故代汉者必为“土德”,土色尚黄,故称“黄天”。并用《后汉书·公孙述传》的“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金)继黄”以及《汉书·王莽传》讲的“赤德气尽,黄德当兴”,“火德消尽,土德当代”为例证,说明代汉者必为土德。不错,在汉末确实存在着这种论调,故曹丕代汉,年号“黄初”,孙权称王,年号“黄武”,后称帝又改年号为“黄龙”,这些都是根据火能生土,黄必代赤的五行相生说创造出来的。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征引《博物志》、《太平御览》等多种传世文献,并辅之以出土简帛文献,详细论证了中国民间流传的检验女子贞洁的秘方——“戏”在秦汉时期是一种风行的方术,而在魏晋时期却逐渐转向了隐秘,并对其原因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简、帛《五行》的差异之处往往隐藏着简本的独特用意,分析后可以发现,简本的思想不仅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与帛本的思想有着重要不同.简本的主要内容是讲“德之行”与“行”及其两者的关系,前者论述了仁、义、礼、智、圣从“形于内”而显诸于外,从而成德的天道过程,后者则论述一个人见贤人而反观内省,扩而充之,以完成仁、义、礼、智之善的人道过程.“五行”思想最终所追求的“有德者”是人道向天道的复归.此外,简本《五行》还保留了一些孔子和子思思想的古义.  相似文献   

17.
《管子》书中的“幼官”本指祭官,“幼官图”就是为官方四时祭祀及相关生产、政教活动而绘制的图式。《幼官》和《幼官图》是四时节令制度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即所谓“播阴阳五行于四时”。综合考察《管子》书中的时令诸篇及其他载籍中的时令文献,可以考见古代四时节气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栾书缶释疑 李学勤…………………………………………………………………………历组卜辞武丁 (晚 )祖庚时代说质疑 谢 济……………………………………《尧典·羲和》章研究 刘起……………………………………………………………商代玉石人像的服饰形态 宋镇豪……………………………………………………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梁 涛……………………………………………《礼记》“草工”钩沉———略论先秦两汉时期主管漆器制作的工官赵平安……………………………………蜀都考 曲英杰……………………………  相似文献   

19.
栾书缶释疑 李学勤…………………………………………………………………………历组卜辞武丁 (晚 )祖庚时代说质疑 谢 济……………………………………《尧典·羲和》章研究 刘起……………………………………………………………商代玉石人像的服饰形态 宋镇豪……………………………………………………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梁 涛……………………………………………《礼记》“草工”钩沉———略论先秦两汉时期主管漆器制作的工官赵平安……………………………………蜀都考 曲英杰……………………………  相似文献   

20.
<正>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想,即“玄远之学”。玄学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专门讨论远离具体事物的“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正如老子《道德经》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许慎《说文》说:“玄,幽远也。”据此可知,“玄”指的就是幽深玄远的微妙之道,因此,玄学力图体现天地无穷奥妙的运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