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荔枝的地理分布及其贡地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三大荔枝分布区:岭南、四川和福建。荔枝原产于岭南地区,从汉代起便成为南方地区特色果贡之一,直至清末。笔者在全面考查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大荔枝分布区的形成,着重研究了荔枝种植及进贡的历史地理变迁。栽培荔枝约于汉初传入四川、隋以前传入福建;进贡则呈现出隋唐以前贡在岭南、唐宋贡在四川、元明清贡在福建的现象。通过分析得知导致荔枝种植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和人为原因(正反两种作用),荔枝贡地选择则随着政治形势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贵妃食荔自何来?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认为杨贵妃食涪州(涪陵)荔枝。唐代涪州盛产荔枝,《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图经本草》里有明确记载。此外: 元微之《论海味品》认为荔枝“天宝取之涪”。蔡襄《荔枝谱》:“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所称咏。”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自涪至长安有便  相似文献   

3.
朱燕英 《东方收藏》2024,(2):127-129
1964年龙彼得教授发现了《荔枝记》,随后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复印《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戏文,将其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带回中国。随之《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及《明万历荔枝记校读》等著作的整理出版,利于学界对《荔枝记》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文章通过二重证据法、历史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具体研究戏曲坊刻本《荔枝记》形式与内容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乡,是传说中何仙姑的故乡.被称为“荔乡仙境”。  相似文献   

5.
竺可桢论唐代气候较现代温暖 ,依据共有两点 ,一是长安宫廷苑宥内有梅花和柑桔 ,二是成都有荔枝。其前一依据之不能成立 ,已有研究 ,这里谈谈成都的荔枝问题。竺氏谓唐代成都有荔枝 ,所据为唐人张籍《成都曲》中“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的诗句 ,而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诋斥说张籍实“未尝至成都者” ,其所言自不能属实。唯今郭声波复据唐卢纶《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诗中“晚程椒瘴热 ,野饭荔枝阴”之句 ,谓“中唐时在长安士人之中 ,成都有荔枝确实已属常识” (《成都荔枝与十二世纪的寒冷气候》 ,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相似文献   

6.
韦金英 《风景名胜》2020,(3):0257-0257
现阶段,荔枝在发展前景方面十分广泛,具备极高的经济价值,促进荔枝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推广,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现有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推动荔枝质量和产品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荔枝是我国南方珍果。假种皮(俗称果肉)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苏轼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然而,荔枝“性最畏寒”,在北方不易生长。汉、唐、宋诸朝,建都于北纬34°以北的长安、开封、帝王、后妃要想吃到新鲜荔枝,只有取自南方。杜子美诗云:“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  相似文献   

8.
赤水荔枝     
荔枝,又名丹荔、离枝,是我国特产名果之一。荔枝属无患子科亚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于我国,其果肉每百克含磷34毫克、钙6毫克、维生素C36毫克、蛋白质0.7克、碳水化合物14克和大量的葡萄糖,营养价值在夏令水果中名列前茅。另外,荔枝树不仅是很好的风景树,而且荔枝的花是很好的蜜源和中药,核可以酿酒,果亮和树根可以提制单宁,树干是制作贵重家具的上好木料,真可以说它全身都是宝了。考荔枝名称的来历,据朱应《扶南记》载:“此木以荔枝为名者,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实,不可摘  相似文献   

9.
地段地理学应用范例报道1.深圳荔枝节石岩接待站荔乡山庄石岩荔枝场总面积2平方公里,自1994年成为深圳荔枝节接待站以来,已经名闻港深穗。为了迎接1995年6月28日开幕的深圳第八届荔枝节,修建了接待站荔乡山庄,并聘请海内外著名区域旅游开发专家,北京大...  相似文献   

10.
成都荔枝与十二世纪的寒冷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论说成都荔枝之始,人皆首推唐代张籍的《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然而陆游却以张籍未尝至成都游诋其失实(《老学庵笔记》卷五)。其实在张籍之前,约当肃,代之时,卢纶在《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一诗中也说过:“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看来中唐时在长安士人之中,成都有荔枝确实已属常识。不过南宋时成都确实已  相似文献   

11.
正唐代天宝年间开辟的"荔枝道",秦岭以南的南子午镇向北,用的是子午道新线路。南子午镇以南则离开子午道,经西乡、镇巴至四川涪州。唐代有说法记载,"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皇家物流,荔枝从何北上》一文推送出去后,我在体改委研究所的同事提醒我:杜牧有提示的。我怎么忘了呢?于是找了杜牧的《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似文献   

12.
又是荔枝飘香时节,校内幼儿园门旁有十余株荔枝树,结果累累,引得大人停步,孩子流涎,我也引起乡思。我家乡也盛产荔枝,私人的荔枝林在路边一片接一片,林主这时特别慷慨,允许过路人入林免费饱餐,只不准带走。因盛产荔枝,故如今县办诗刊,也取名《荔乡吟》,日前又收到赠我的一册。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网购的异军突起,快递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几乎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等着自己的快递。然而,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说,杨贵妃喜食荔枝,唐玄宗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动用官家的"快递公司",八百里加急,将荔枝从岭南送  相似文献   

14.
清代岭南学者仪克中的《剑光楼词》中有一阕《买陂塘》,作者的题记为"吴兰雪舍人[1]为罗浮、荔枝来粤,喜赋"。仪克中的朋友吴兰雪由岭外至粤,为罗浮和荔枝而来。这段题记固然是朋友之间的玩笑话,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罗浮与荔枝,是岭外人士对岭南印象深刻且甚感兴趣的一山一物。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和风俗习惯,使岭南这片热土一  相似文献   

15.
<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当大家读到上面这首千古名篇《过华清宫》时,脑海中可能会迅速浮现出雍容华贵的杨贵妃坐在长安兴庆宫里,看到从远方快递而来的荔枝发出会心一笑的场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成都、万州等地区长时段的历史文献记载和现在植物状况来看,唐代这两个地区是应该有荔枝生长的。三种分布类型都应有气候学的指示意义,只是在显现气候指示程度上有差异。所以,成都和万州荔枝的生长分布有一定气候指示意义。区域小气候是受大的气候背景变化影响的,只是由于小区域的自然差异会左右受大气变化影响的程度。所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是可以指示气候的。历史气候的研究应树立宏观、长时段的研究视角,重视田野考察,讲求逻辑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和研究,本文认为唐代长江上游地区的荔枝分布北界并非此前学界所普遍接受的成都和万州一线,而只到达忠州(今重庆忠县)和涪州乐温县(今重庆长寿区)。唐代该地区的荔枝分布呈现集中于川江两岸峡谷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与川江峡谷地区特殊的区域小气候直接相关,因此不能作为唐代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州荔枝湾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荔枝湾涌1940年代以来地方发展变迁与居民地方感的关系,进而挖掘居民地方感变化机制。研究发现:荔枝湾涌居民的地方感主要受生态环境、建筑与配套服务、集体记忆、活动类型、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起主导性作用;积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集体记忆的保留与延续;消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破旧的居住环境及落后的配套服务;此外,文章提出内向型地方感和外向型地方感的概念,认为随着城市发展,在地方发展变迁过程中,地方感由内向型地方感转变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相结合的地方感。两种地方感相互作用,互相调节,更有利于地方稳定、开放、包容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西关”是指广州城西门城外的地区,即今天荔湾区辖内大部分地域,荔湾区之名亦由当年西关的著名风景区“荔枝湾”演化而来,古人竹枝词所唱“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记录了当时荔枝湾的景况。明清以降,岭南文化逐渐形成为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相媲美的地区文化体系,而岭南文化因应各地地理条件和历史进程发展的不同,形成了一些更小地区的民系文化,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海南文化、客家文化等。西关文化则是广府文化的一个支系,它的形成可以上溯至古城产生之时。隋唐西关一带已逐渐形成街道,至明…  相似文献   

20.
吴峰 《福建史志》2006,(5):53-55
点校本《荔枝谱(外十四种)》系200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文献丛刊”之一。该书辑录自宋迄清有关福建荔枝、茶、海错等特产之谱录15种.作者14人(内蔡襄著作2种),每种书前均有作者简介或说明,然而读者仍难以看到作者生平,个别地方还有疏漏。其实这里有几位作者在地方志中就有小传.不难查考和补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