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了安丙家族墓群,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一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安丙相关遗迹的广泛关注。安丙曾担任过四川制置大使、四川宣抚使,先后置司开府于兴元(今陕西汉中)、沔州(今陕西略阳)和利州(今四川广元)三处,因而川陕一带与安丙相关的遗迹较多。在这些遗迹中陕西省汉中市境内的三段题刻,即“石门题诗”、“石门题名”和“玉盆题名”,与安丙关系最为直接,亦最有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拟对这三段题刻略加考释,以期准确解读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四川华蓥市东郊南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现、发掘过程,指出它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墓主身份最高、墓区规模最宏敞、墓室雕刻最精美的南宋古墓群;所出土安丙墓志、“嘉定元宝”“折十”铜钱、宋三彩陶俑及其墓室建筑、石刻等均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价值及很高艺术价值,为南宋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南宋安丙有关石刻索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宋安丙(1148-1221),字子文,号然.卒后赠少帅,谥忠定。四川广安人,南宋晚期抗金将领。《宋史》卷四○二列传一六一有传。1996年初.四川省华蓥市有关部门在该市双河镇昭勋村然山营建陵园时,发现大型石室墓两座。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墓内出士墓志记载.该墓地为安丙及其家族墓地。国家文物局为此于1996年6月25日,特将《四川华蓥市发现宋代安丙墓》简报,作为该局《文物考古工作动态》第一期内容.报送中央及国家各部、委、局。同年7月21日.《中国文物报…  相似文献   

4.
蔡东洲 《文献》2004,(4):244-260
1996年,五座安丙家族墓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宋史界的广泛关注.安丙家族是南宋巴蜀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在安丙及其弟安涣、子安癸仲领导参与平定吴曦叛宋降金的"武兴之乱"后,安氏家族更是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5.
四川华蓥市南宋安丙墓地出土的钱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敏 《中国钱币》2000,(4):21-25
安丙墓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东南华蓥市 (隶广安市 )双河镇然山山腰,地属华蓥山麓中段。 1996年 2月下旬至 7月,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会同广安、华蓥两市文物部门对墓地抢救发掘清理,共发掘南宋大、中型石室墓 5座,地面附属建筑遗址千余平方米,出土文物 600余件,其中钱币 400余枚。据出土墓志和清光绪本《广安州新志》记载,该墓地系南宋四川宣抚使、少师安丙及家族墓。   安丙,字子文,四川华蓥永兴镇人,生于南宋绍兴四十八年 (1148),卒于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终年 73岁。官历大足县主簿,新繁、隆庆府通判,四川宣抚副使、宣抚…  相似文献   

6.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胡方平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3庙,嘉庆《四川通志》卷77记载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庙址原在城西育贤门外育贤坝上。明洪武间沫水为害被毁。明嘉靖安磐《修城记》云:“尝闻父老云,永乐中,州学在津南数十步,以今计之,正当中流,决啮迁徒可知矣。”...  相似文献   

7.
安丙家族墓地因其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倍受世人关注,安丙其人也引起人们注意。安丙是南宋四川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宋史有传,但其家族成员少见于史载。安丙墓出土了一方墓志,对安氏世系家族有所记述。本文结合墓志与相关史料,对安氏生平、世系、家族成员做了考述。  相似文献   

8.
华蓥褒先寺     
褒先寺位于华蓥市永兴镇(旧名甘溪场),原为南宋资政大学士,少师安丙故宅,后施以为寺,现为永兴镇小学校。《宋史·列传》载:“安丙,字子文,广安军人,淳熙进士。嘉泰三年(1203年),随军转运使,开禧三年(1207年),晋资政大学士,嘉定初年任四川安抚使和利州西路宣抚副  相似文献   

9.
恩施古城寺庙多,素有“24宫”、“48庙”及“二词十宫十八庙”之说,但随着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大多成为遗址遗迹,有的甚至难以查考。文昌词是恩施历史文化名城现存较少的寺庙中保存较好,并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被列入重点文物抢救维修项目的古代寺庙建筑。文昌词又名文昌宫、文昌庙,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恩施市解放路103号鳌脊山顶。词托城景,城壮调现。旧有“城为舟形,调为桅,桅必举,船始通”之句形容。调后为奎星楼遗址,饲下为城隍庙,共同组成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保护区。文昌词是州城内中心文物景…  相似文献   

10.
<正> 清王朝为推行“神道设教”的民族政策,故在避暑山庄之外,以百川归海、众星捧月之势,肇建了与山庄和谐的承德“外八庙”,这样就形成一个空间的整体。其中:有汉式常规建筑“伽兰七堂”;也有仿新疆固尔扎庙的安远庙;还有仿西藏山地寺院建筑,但这些建筑的仿建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以藏式为兰本结合汉式的精巧建筑手法:如普宁寺是仿西藏三摩耶庙、普乐寺是仿萨迦寺、普陀宗乘之庙是仿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是仿扎什伦布而建。承德“外八庙”(实际有十二座喇嘛庙)均有创新和改进,却都保留了藏式的特色。其因由来已久,因为蒙、藏都尊崇藏传佛教。早在崇德七年(1642年),四  相似文献   

11.
1950年.四川省第一次向外省大规模调粮。四川再次大量外调粮食是1959年、1960年及1961年。这三年恰恰又是四川因“大跃进”而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年,此时发生了饿死人的现象.所以调粮问题成为四川人民议论的焦点之一。四川的调粮是“大跃进”全局性错误中的一个局部性错误.不能离开全局来单独强调这个局部。  相似文献   

12.
古夜郎国,居蜀之激外,黔中之方外,华夏之化外;东接交,南有滇国,北有邓都国,位于今贵州、四川、云南之交。唐、虞、夏之三南,商、周之鬼方地,秦、汉以来泛称之为西南夷;属于劳、瑶族系,亦有谓属氏、羌族者。其地方千里,侯国以百十数,夜郎最大。夜郎创始有一则神话,相传初有一女子.洗于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问·闻其中有号胄.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胜。神话固无足信.但西南夷与华夏发生关系为时甚早;如唐尧以“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乃“近三苗子三危”。虞舜征服三苗.夏…  相似文献   

13.
今日的广安,热情荡漾。一到广安,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亲热的氛围和向上的激情。车站码头,干净整洁,车来人往,秩序井然。 广安,位于四川东北部丘陵地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华蓥山以它伟岸的身躯护卫着广安;嘉陵江、渠江犹如母亲的双臂怀抱广安,并以它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广安儿女。汉代有抗击匈奴的名将庞雄,南宋有功勋卓著的丞相安丙,明朝有刚直不阿、一生清廉的户部尚书王德完,近代有“四川保路同志会”首领浦殿俊,至于墨客文人,更是不胜枚举。 史料记载,广安一名取自“广土安辑”之意,南宋时建县,元朝升为广…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汉魏故都许昌灞陵桥关帝庙修葺时,发现了一块清代同治十年刻立的《移集呈稿》碑刻,高37厘米,宽82厘米,小楷书写,全文共360个字。这一小小的碑刻,吸引了中外游客,受到了三国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为研究清代的税收制度和市场管理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建庙立调,大都源于宗教信仰。然而有两大庙调,却是出于崇拜,这就是遍布华夏祭扫孔丘的“文庙”与祭扫关羽的“武庙”。关公曾以武圣人之崇高封号与文圣人孔丘齐名,关夫子和孔夫子并列。其实尊奉关公的人远比孔丘多,关庙的数量超过了孔庙。据《民间新年神像画会·附录六》记载…  相似文献   

15.
“世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家”——世世永祭之庙。西周以来,礼制规定诸侯五庙——始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后四者为亲庙,前一庙为始庙。亲庙每世一迁,四世之后即行毁轶,不再祭祀;而始庙则世世永祭,因此得称“世家”。孔子受世世祭祀、陈涉被明令置守冢三十家,因此他们均享有世世永祭之庙,他们都被列入了“世家”。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史料记载中,张献忠被描绘为一个凶残无比的杀人恶魔。“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以至于造成整个四川省一片荒芜。康熙十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逐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非笔舌所能形容”(古洛东《圣教人川记》);费密《荒书》记载:“盖自甲申为乱以来,已三年矣。州县民皆杀戮,一二孑遗皆逃窜,而兵专务战,田失耕种,粮又废弃,故凶饥至。此时米皆出土司,  相似文献   

17.
贵州历史上的“安奢之乱”,叛军围攻贵阳长达10月之久,以至城内百姓“人相食”。本文讲述了这一事件,可谓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8.
唐末五代,中原混战,四川僻处西南,社会安定。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唐僖宗因黄巢起义,都曾由长安相继逃到四川,成都两次作为唐朝的临时首都,中原士大夫随驾入蜀。其后唐室衰落,藩镇割据,中原士人又流寓而来,从而促进了四川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在这些从游入蜀的士人中,有不少的人是画家,《益州名画录》记载的唐末五代蜀中画家五十八人,有二十一人都是由外地寓居于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绘画艺术的发展。宋人李畋就说:“唐二帝播越,及诸侯作镇之秋,是时画艺之杰者,游从而来,故其标格模楷,无处不有”,致使“益都多名画,富  相似文献   

19.
明代庙制建立于洪武时期,以后屡有变革。而藩王继统是引起庙制变革的主要因素,如永乐、嘉靖二朝,尤以嘉靖朝的庙制变革为巨。永乐篡权夺位的政治斗争,反映在庙制变革上首先是永乐皇帝排除建文一系,重构宗庙象征的帝系传承,明代宗庙帝系残缺由此开始;其次,永乐迁都也造成“一国二庙”的双庙制出现。嘉靖时期庙制变革以“大礼议”为起点,持续了二十多年。嘉靖庙制变革包括两个阶段:世庙与太庙并存;兴献帝“称宗入庙”。与此相联系,宗庙形制经历了“都宫之制”和“同堂异室”的轮回。  相似文献   

20.
赵尔巽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尔巽曾在东三省任军政要职。武昌起义前,以“贵密、贵速、贵周、贵细”的策略,镇压辽南人民起义。武昌起义后的一个月时间,赵采取“频繁会商,维持治安”、“实行戒严,以防不虞”等十项措施,竭力阻挠革命势力的扩大。自保安会建立到民国成立,他制定了“乱未起,预防之;乱初生,力制之;乱既起,痛剿之”的十八字方针,镇压革命党人,剿杀民众起义。自民国成立到赵离职,则实施“剿抚并用”的反革命手段,残杀张榕等革命党人,痛剿、遣散民军。赵尔巽忠于清王朝,维护专制统治,仇视民众,镇压革命,残杀革命党人的一系列政治行为,说明他并非“世界伟人”、“天下所共钦共仰者”,而是逆历史潮流发展的封建卫道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