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庞文龙岐山县博物馆历年来征集入藏了一大批商周青铜器.多为墓葬、窖藏所出.少数拣白废品收购部门。现将未曾著录的青铜器藏品选录如下:一、成组出土的青铜器(一)1974年.京当乡贺家村出土铜器3件,纹鼎(岐28)1件。通高21、...  相似文献   

2.
张婷  刘斌 《四川文物》2006,(5):68-7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会见到圆涡纹,也叫涡纹。涡纹形制简单.不像兽面纹、龙纹或鸟纹这些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纹饰引人注目,所以有关涡纹的研究前人虽有所涉及却来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圆涡纹进行归纳梳理,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皖南商周青铜器》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皖南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所收录的150件青铜器,是从这一地区已经发现的约500余件青铜器中挑选出来的。长江流域所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遗存,重要的有  相似文献   

4.
从商代早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可以在青铜器表面铸造出成熟的纹饰。如果当时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青铜器纹饰的发展就应该与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相一致。但从出土的情况看,玉器纹饰落后于青铜器,始终显得与其不同步。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制作工艺的研究,以及做相应的范铸模拟实验后,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一般属于几何造形,是普通人较容易操作的,基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本文以商周青铜器中乳钉纹的制作工艺为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工艺属于几何造形。  相似文献   

5.
张懋镕 《文博》2006,(2):4-14
20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青铜器的大型图录书籍,诸如《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 (以下简称《精华》)、《中国青铜器全集》 (以下简称《全集》)、《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 (以下简称《河青》)、《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以下简称《陕青》),对于宣传、研究中国青铜器,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影响巨  相似文献   

6.
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最繁荣的时代,这是一段跨越上千年的历程,其间青铜器的纹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与商周千年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1月23—26日,西南大学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在西南大学召开。一、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严志斌考证了巴蜀符号的时代、种类及组合等问题。苏辉考释了越南出土铜鼓自名"金甗"的缘由,为西南地区铜鼓与铜釜的同源关系提供了文字学依据。陈英杰总结了唐兰关于象形字和象意字特点的研究。谢明文认为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9—21日,西南大学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所承办的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60余位青年学者围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一、金文研究。吴良宝对4件三晋有铭铜戈的器铭、国别、铸造地、年代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江小角 《安徽史学》2007,(3):123-124
安徽所辖的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宣城六市,习惯上称作皖南地区,也即长江安徽段以南地区.从考古调查和发现来看,这一地区商周时期大规模开采铜、冶炼铜和铸造青铜器,成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出土商周青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青铜器是商周贵族社会政治、伦理、宗教等礼仪制度的器用标志,同时也是贵族阶层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青铜器的使用遍于贵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政典官仪、册封赐命、庆赏宴飨、聘使盟会、婚丧嫁娶、车马出行等各种礼仪场合,无有例外。可以说,青铜器是商周时期贵族生活须臾难离的物质依托。流传到今天的青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